一种抗拔桩与支护桩组合的斜直桩无内撑基坑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127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抗拔桩与支护桩组合的斜直桩无内撑基坑支护方法,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包括:场地整平,然后确定预制矩形支护桩的垂直打设点位,按顺序依次打设预制矩形支护桩,并保证垂直度;在相邻的两个预制矩形支护桩中间通过高压旋喷杆喷射高压水流切削斜向孔,斜向孔包括前端的圆形孔以及后端的扩径孔;将中空锚杆组件穿入圆形孔、扩径孔内部;注浆形成斜桩;形成斜直桩支护体系;土方开挖。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方便、简单,方案可根据需要打设任意长度的斜向抗拔桩,避免了预制桩作为抗拔桩在长度上的限制,适用面广、施工方便快捷,可大大降低斜直桩支护体系费用,并显著节省工期,降低工程成本。低工程成本。低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拔桩与支护桩组合的斜直桩无内撑基坑支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的
,尤其涉及一种抗拔桩与支护桩组合的斜直桩无内撑基坑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及市政工程中,基坑支护往往需要设置内支撑结构,但内支撑结构经常会与主体结构发生冲突,需要进行倒撑或者换撑后才能继续施工,导致工程支护费用高、工期长。无内支撑的基坑支护体系不存在与主体结构发生冲突的问题,目前虽然有预制斜直桩支护结构体系,但打设斜桩设备大、费用高,占用场地面积大,因此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充分发挥旋喷设备成孔施工灵活、预制桩刚度大抗弯性能好的优点,而提供一种抗拔桩与支护桩组合的斜直桩无内撑基坑支护方法,其施工方便、简单,方案可根据需要打设任意长度的斜向抗拔桩,避免了预制桩作为抗拔桩在长度上的限制,适用面广、施工方便快捷,可大大降低斜直桩支护体系费用,并显著节省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0004]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拔桩与支护桩组合的斜直桩无内撑基坑支护方法,具体步骤为:S1、场地整平,然后确定预制矩形支护桩的垂直打设点位,按顺序依次打设预制矩形支护桩,并保证垂直度;S2、在相邻的两个预制矩形支护桩中间通过高压旋喷杆喷射高压水流切削斜向孔,斜向孔包括前端的圆形孔以及后端的扩径孔;S3、将中空锚杆组件穿入圆形孔、扩径孔内部;中空锚杆组件包括中空锚杆,中空锚杆内端部设有顶板,顶板侧面中部设有撞针,顶板、撞针呈T形结构,中空锚杆内端的内壁上圆周铰接有若干个倒刺,倒刺底部中间位置铰接有弦杆,中空锚杆侧壁上设有供倒刺、弦杆安装的通缝,弦杆另外一端铰接有活塞杆,活塞杆背向顶板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活动安装在中空锚杆内,活塞杆内部中空且靠近顶板的一端内壁上铰接有封闭板;S4、水泥浆通过中空锚杆内部的注浆通道压入,水泥浆推动活塞板向上滑动,活塞板带动活塞杆一起向上滑动,活塞杆通过弦杆将倒刺扩展开,直至倒刺的尖部刺入孔周土体,拉拔中空锚杆,将倒刺刺入孔周土体内,并形成撕裂带,继续从中空锚杆的注浆通道注浆,撞针将活塞杆顶部的封闭板顶开,浆液从活塞杆顶部冒出,并从通缝处进入圆形孔、扩径孔内直至充满,等待水泥浆液固化;S5、在预制矩形支护桩顶部浇筑冠梁,将中空锚杆端部与冠梁进行连接,将预制矩形支护桩与中空锚杆组件连成整体,形成斜直桩支护体系;S6、中空锚杆锚固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土方开挖,随挖随做预制矩形支护桩
的桩间土防护,铺装钢筋网片,喷射细石混凝土面层;挖土至坑底设计标高,施作完结构底板与基础后,随着结构侧墙的施工,肥槽密实回填,回填土体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直至结构出地表。
[0005]步骤S1施工前,需要确定施工肥槽预留宽度,确保斜桩在设计坑底标高部位不能与结构基础、墙体发生冲突;根据基坑深度确定预制矩形支护桩的型号。
[0006]步骤S1中,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确定预制矩形支护桩的垂直打设点位,并用木桩做好标记。
[0007]步骤S2中,高压旋喷杆喷射高压水流的入射角为20
°‑
45
°

[0008]步骤S2中,相邻的两个斜向孔的圆形孔长度一致且扩径孔的长度不一致,长短交错布置。
[0009]步骤S3中,中空锚杆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钢筋杆。
[0010]步骤S3中,通过导向装置将中空锚杆组件穿入圆形孔、扩径孔内部。
[0011]步骤S6中,铺装直径为6mm、网格间距为200mm的钢筋网片,喷射厚50mm的C20细石混凝土。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高压旋喷成孔,然后注入水泥浆形成斜向抗拔桩,内部插入带有倒刺的中空锚杆组件,增强斜桩的抗拔能力,并通过局部扩径,增加桩体的侧阻及端部阻力,提高斜桩的抗拔承载力,为预制矩形支护桩提供可靠反力;高压旋喷设备小,斜向成桩比较方便,比大型的专用打设斜桩的桩基设备操作简便、效率高、成本低,且需要的施工空间小,适用范围更广,是一种新的无内支撑斜直桩支护方法。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斜直桩无内撑基坑支护体系的立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斜直桩无内撑基坑支护体系的平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中空锚杆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中空锚杆组件注浆的步骤图;图中:1

预制矩形支护桩;2

圆形孔;3

扩径孔;4

中空锚杆组件;5

撕裂带;6

冠梁;7

建筑结构;401

中空锚杆;402

顶板;403

撞针;404

倒刺;405

弦杆;406

活塞杆;407

活塞板;408

封闭板;409

钢筋杆;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1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1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抗拔桩与支护桩组合的斜直桩无内撑基坑支护方法,具体步骤为:S1、施工前,需要确定施工肥槽预留宽度,确保斜桩在设计坑底标高部位不能与结构基础、墙体发生冲突,预留肥槽宽度需综合考虑斜桩角度、结构基础类型及周边环境条件等条件后确定;根据基坑深度确定预制矩形支护桩1的型号,在弯矩作用平面内,可增加预制矩形支护桩1截面高度来提高抗弯刚度,且预制矩形支护桩1是在工厂内加工制作后运至现场,桩身质量有保证,预制矩形支护桩1的高度、宽度应根据基坑深度、支护结构变形限值等通过计算确定;场地整平,然后确定预制矩形支护桩1的垂直打设点位,按顺序依次打设预制矩形支护桩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拔桩与支护桩组合的斜直桩无内撑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S1、场地整平,然后确定预制矩形支护桩(1)的垂直打设点位,按顺序依次打设预制矩形支护桩(1),并保证垂直度;S2、在相邻的两个预制矩形支护桩(1)中间通过高压旋喷杆喷射高压水流切削斜向孔,斜向孔包括前端的圆形孔(2)以及后端的扩径孔(3);S3、将中空锚杆组件(4)穿入圆形孔(2)、扩径孔(3)内部;中空锚杆组件(4)包括中空锚杆(401),中空锚杆(401)内端部设有顶板(402),顶板(402)侧面中部设有撞针(403),顶板(402)、撞针(403)呈T形结构,中空锚杆(401)内端的内壁上圆周铰接有若干个倒刺(404),倒刺(404)底部中间位置铰接有弦杆(405),中空锚杆(401)侧壁上设有供倒刺(404)、弦杆(405)安装的通缝,弦杆(405)另外一端铰接有活塞杆(406),活塞杆(406)背向顶板(402)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板(407),活塞板(407)活动安装在中空锚杆(401)内,活塞杆(406)内部中空且靠近顶板(402)的一端内壁上铰接有封闭板(408);S4、水泥浆通过中空锚杆(401)内部的注浆通道压入,水泥浆推动活塞板(407)向上滑动,活塞板(407)带动活塞杆(406)一起向上滑动,活塞杆(406)通过弦杆(405)将倒刺(404)扩展开,直至倒刺(404)的尖部刺入孔周土体,拉拔中空锚杆(401),将倒刺(404)刺入孔周土体内,并形成撕裂带(5),继续从中空锚杆(401)的注浆通道注浆,撞针(403)将活塞杆(406)顶部的封闭板(408)顶开,浆液从活塞杆(406)顶部冒出,并从通缝处进入圆形孔(2)、扩径孔(3)内直至充满,等待水泥浆液固化;S5、在预制矩形支护桩(1)顶部浇筑冠梁(6),将中空锚杆(401)端部与冠梁(6)进行连接,将预制矩形支护桩(1)与中空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敏焦莹宋立伟葛隆博朱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