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凸型基坑阳角支护与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施工
,具体来说是一种凸型基坑阳角支护与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基坑工程的发展,基坑的平面形状越来越不规则,不同情况的阳角大量出现。基坑阳角由于形状的突变和临空面的增加,导致该处土体和支护结构的内力十分复杂,属于应力集中的部位。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基坑阳角一定范围内的土压力和水平位移均大于基坑中部,基坑阳角是变形控制的不利位置,稳定性较差,很容易发生过大变形或整体倒塌,从而对周围建筑物产生严重影响。
[0003]基坑阳角部位发生的垮塌具有明显的连续倒塌特征,即先局部失稳,部分支护结构失效,而后破坏继续发展,导致局部倒塌,最终阳角整体倒塌。
[0004]目前,基坑阳角大多采用与正常基坑侧壁相同的支护方式,支护效果不理想。如果在基坑阳角采用加强支护或特殊支护方式,使基坑阳角的支护结构具有足够的冗余度,当基坑局部失稳时能够将阳角处的冗余荷载传递到基坑其他部位,让阳角处过大的荷载由整个支护体系共同承担,基坑便不会发生大面积的失稳坍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型基坑阳角支护,其特征在于,桩的排列方式为一根素砼桩和一根钢筋砼桩间隔布置,形成无缝连续的桩墙,在基坑阳角45
°
内角3
‑
5米的位置设置固定桩,所述固定桩通过锚索与桩墙连接,所述桩墙上设置有冠梁。2.一种凸型基坑阳角支护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咬合桩施工桩的排列方式为一根素砼桩(A桩)和一根钢筋砼桩(B桩)间隔布置,施工时先施工A桩后施工B桩,B桩施工时,切割掉相邻A桩相交部分的砼,实现咬合,形成无缝连续的桩墙;(2)固定桩施工在基坑阳角45
°
内角3
‑
5米的位置打设一根固定桩;(3)冠梁施工所述桩墙顶设置冠梁,通过测量放线,定出冠梁及钢筋混凝土支撑的中心线、边线和标高,当护壁成桩后,开始进行冠梁施工,第一步∶挖地槽、凿除桩顶浮浆、支模;第二步∶布筋钢筋在槽内绑扎成型、支模;第三步∶浇筑砼、砼养护;(4)锚索施工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后,通过锚索将桩墙与固定桩连接起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凸型基坑阳角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泽华,彭青川,叶旭,张勇,魏子尧,何松轩,杨璇,覃贵敏,杨杰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