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光透镜及透镜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100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7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眩光透镜及透镜模组。上述的防眩光透镜,防眩光透镜背离光源件的一面形成有出光面,出光面的中心设有提前折射部,提前折射部开设有深孔,防眩光透镜内设有入射部,入射部形成有与深孔相对应的入射孔,入射部设有底弧面,底弧面位于入射孔与深孔之间,提前折射部邻近入射孔的一面形成有第一出光折射面,出光面设有第二出光折射面,第二出光折射面环绕提前折射部的开口处设置。通过内置深孔,令第一出光折射面与第二出光折射面之间形成有较大的遮光角,使得穿过第二出光折射面的光线直接由提前折射部的开口处射出,从而减少了余光的扩散,进而达到防止眩光的效果。进而达到防止眩光的效果。进而达到防止眩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眩光透镜及透镜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眩光透镜及透镜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现今,随着LED行业的日渐成熟,人们对LED灯具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照明效果,同时还会关注光环境下的健康与舒适。
[0003]然而,在传统的技术中,比如LED二次配光的TIR透镜(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如图9所示,为了强化照明效果,通常将透镜的透射面设计为凸面结构,以更好地用于聚光。但是,当光源分配到透镜的透射面的光较多时,也会导致透镜表面亮度过高,使得余光的扩散较大,进而会产生明显的视觉眩光,引起人眼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保持较高的中心光强并具有防眩光的防眩光透镜及透镜模组。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防眩光透镜,所述防眩光透镜背离光源件的一面形成有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的中心设有提前折射部,所述提前折射部开设有深孔,所述防眩光透镜内设有入射部,所述入射部形成有与所述深孔相对应的入射孔,所述入射部设有底弧面,所述底弧面位于所述入射孔与所述深孔之间,所述提前折射部邻近所述入射孔的一面形成有第一出光折射面,所述出光面设有第二出光折射面,所述第二出光折射面环绕所述提前折射部的开口处设置,且所述第二出光折射面与所述第一出光折射面均为珠面结构,所述底弧面用于将经过所述底弧面的出射光线折射至所述第一出光折射面以及所述第二出光折射面。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射部还具有入射侧面,所述防眩光透镜的内侧壁形成有反射面,所述入射侧面用于将经过所述入射侧面的入射光线折射至所述反射面,所述出光面还具有第三出光折射面,所述第三出光折射面环绕所述第二出光折射面设置,所述反射面用于将来自所述入射侧面的出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三出光折射面。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射侧面设置为斜面或弧面。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出光折射面为凹面结构。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面为鳞片结构。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鳞片结构的层数为多个,且每层所述鳞片结构由多个相互连接的鳞片组成。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弧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出光折射面呈内凹状。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弧面为弧面或自由曲面。
[0014]一种透镜模组,所述透镜模组包括所述光源件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防眩光透镜,所述入射部罩设于所述光源件。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镜模组还包括底座,所述光源件安装于所述底座。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优点:
[0017]1、通过内置深孔,令第一出光折射面与第二出光折射面之间形成有较大的遮光角,使得穿过第二出光折射面的光线直接由提前折射部的开口处射出,从而减少了余光的扩散,进而达到防止眩光的效果;
[0018]2、第一出光折射面与第二出光折射面均为珠面结构,使得经过第一出光折射面和第二出光折射面透射出的光线均匀发散,进而形成均匀度较高的光斑;
[0019]3、提前折射部设于出光面的中心,提前折射部上形成有第一出光折射面,第二出光折射面环绕提前折射部的开口处设置,第三出光折射面环绕第二出光折射面设置,因此,在第一出光折射面、第二出光折射面以及第三出光折射面中,此三者的口径依次增大,从而使得由此三者射出的光线得以相互叠加,进而使得防眩光透镜的中心光强较高,且形成的光斑质量较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图1为一实施例中防眩光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的防眩光透镜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所示的防眩光透镜的俯视图;
[0024]图4为图1所示的防眩光透镜的剖视图;
[0025]图5为图4所示的防眩光透镜的光路图;
[0026]图6为图1所示的防眩光透镜的实物图;
[0027]图7为基于图6所示的防眩光透镜所形成的光斑图;
[0028]图8为基于图6所示的防眩光透镜所形成的光斑的曲线图;
[0029]图9为传统技术中TIR透镜的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
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3]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眩光透镜,所述防眩光透镜背离光源件的一面形成有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的中心设有提前折射部,所述提前折射部开设有深孔,所述防眩光透镜内设有入射部,所述入射部形成有与所述深孔相对应的入射孔,所述入射部设有底弧面,所述底弧面位于所述入射孔与所述深孔之间,所述提前折射部邻近所述入射孔的一面形成有第一出光折射面,所述出光面设有第二出光折射面,所述第二出光折射面环绕所述提前折射部的开口处设置,且所述第二出光折射面与所述第一出光折射面均为珠面结构,所述底弧面用于将经过所述底弧面的出射光线折射至所述第一出光折射面以及所述第二出光折射面。
[0034]为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35]请参阅图1至图6,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防眩光透镜10,所述防眩光透镜10背离光源件(图未示)的一面形成有出光面100,所述出光面100的中心设有提前折射部200,所述提前折射部200开设有深孔201,所述防眩光透镜10内设有入射部300,所述入射部300形成有与所述深孔201相对应的入射孔301,所述入射部300设有底弧面3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透镜背离光源件的一面形成有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的中心设有提前折射部,所述提前折射部开设有深孔,所述防眩光透镜内设有入射部,所述入射部形成有与所述深孔相对应的入射孔,所述入射部设有底弧面,所述底弧面位于所述入射孔与所述深孔之间,所述提前折射部邻近所述入射孔的一面形成有第一出光折射面,所述出光面设有第二出光折射面,所述第二出光折射面环绕所述提前折射部的开口处设置,且所述第二出光折射面与所述第一出光折射面均为珠面结构,所述底弧面用于将经过所述底弧面的出射光线折射至所述第一出光折射面以及所述第二出光折射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部还具有入射侧面,所述防眩光透镜的内侧壁形成有反射面,所述入射侧面用于将经过所述入射侧面的入射光线折射至所述反射面,所述出光面还具有第三出光折射面,所述第三出光折射面环绕所述第二出光折射面设置,所述反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锐何陈实周扬柳保林兰刚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西顿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