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合多源数据生成全国1km碳排放空间分布图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空间化
,尤其涉及联合多源数据生成全国1km碳排放空间分布图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现有的碳排放估算方法多基于能源消费清单对碳排放量进行统计,获得碳排放统计数据,该类方法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但是更新比较滞后,且以行政区域为基础统计单元,其仅能得到该行政区域的一个整体碳排放量,即一个行政区只有一个碳排放值,至于行政区域内部更小尺度区域的碳排放量则无法获得,难以提供行政区域内部的碳排放空间分布信息。一些国际机构提供的碳排放网格数据在碳排放空间分布模式上是合理的,但是其在计算碳排放量时常采用IPCC指南中给出的缺省排放因子,该值是依照全球平均水平给出的参考值,并不适合所有国家,因此,导致碳排放估计值与中国机构提供的碳排放估计值存在差异,不利于准确分析中国CO2排放的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制定各省的减排政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缓解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得到中国小尺度区域碳排放空间分布信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联合多源数据生成全国1km碳排放空间分布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将ODIAC的月度数据合成ODIAC年度数据并进行碳排放转换,生成ODIAC年度碳排放网格数据;S2:对所述ODIAC年度碳排放网格数据中的点源碳排放进行排除,获得ODIAC面源碳排放网格数据;S3:利用CEADs省级碳排放统计数据对所述ODIAC面源碳排放网格数据进行调整,获得按照ODIAC碳排放空间分布模式分布的CEADs网格化碳排放数据;S4:对获取的多源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多源遥感数据,使用预处理后的多源遥感数据和步骤S3中的CEADs网格化碳排放数据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其中,所述CEADs省级碳排放统计数据、所述ODIAC的月度数据以及多源遥感数据的时间年份相同,预处理后的多源遥感数据和CEADs网格化碳排放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均为1km
×
1km;S5:利用训练好的随机森林模型生成CEADs全国1km
×
1km碳排放空间分布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多源数据生成全国1km碳排放空间分布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将ODIAC的月度数据中每一年份12个月的数据累加合成ODIAC年度数据;基于碳排放系数将ODIAC年度数据转换成以CO2表示的排放形式,并进行投影和裁剪处理,生成覆盖中国的ODIAC年度碳排放网格数据,空间分辨率1km
×
1k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多源数据生成全国1km碳排放空间分布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根据ODIAC年度碳排放网格数据的数值和频率分布,基于箱线图排除异常值原理,将大于上须值的像元用0值替换,当作点源排放排除,获得ODIAC面源碳排放网格数据,其中,上须值是箱线图中的最大观察值,表示非点源碳排放的最大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多源数据生成全国1km碳排放空间分布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对ODIAC面源碳排放网格数据以省份为单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兆聪,林炜华,方瑞欣,梁楠,宋晓辉,岳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