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91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顶部设置有集水槽,所述坡体底部设置有排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所述排水槽之间通过第一排水管连接;砖体,所述砖体铺设于所述坡体坡面,相邻所述砖体之间水平方向形成有凹凸匹配的自锁结构,相邻砖体之间垂直方向通过固定栓加固,所述砖体与所述排水槽之间连通有第二排水管。通过在砖体上设置第二凹槽和凸块,砖体的凸块能够嵌合到相邻砖体的第二凹槽中形成拼接的自锁结构,能够增强相邻砖体之间的稳定性;相邻砖体之间通过固定栓在垂直方向进行加固,能够使砖体固定于坡体上,增强砖体的稳固性。增强砖体的稳固性。增强砖体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护坡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生态护坡有人工种草护坡,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上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的边坡植物防护措施,该方式施工简单但是播撒的草籽在初期容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且植物生长初期对地面土壤的抓力不足,遇到连雨天气,坡面容易出现冲沟,造成坡体水土流失,极大的降低了边坡的防护功能。
[0003]公开号为CN21532994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水网格生态护坡,该透水网格生态护坡包括透水网格,所述透水网格在坡面上呈方形或“人”字形布置;所述透水网格材料为无砂混凝土。所述透水网格呈方形布置时,透水网格断面为“L”形,所述“L”形断面透水网格上部一侧凸出部分为导水坎。所述透水网格呈“人”字形布置时,透水网格断面包含“L”形和“U”形;所述“L”形断面透水网格上部一侧凸出部分为导水坎,所述“U”形断面透水网格上部两侧凸出部分均为导水坎。该网格透水生态护坡采用网格的形式分布在边坡上,在网格内种植植物,虽然能够防止植物种子被雨水冲水,能够防止坡面出现冲沟,但是该网格透水生态护坡中的网格缺少固定结构,遇到连雨及暴雨天气,网格受到雨水冲刷会出现滑移现象,还是会造成边坡水土流失。
[0004]鉴于此,如何使边坡具有稳定性防止边坡水土流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通过在砖体上设置第二凹槽和凸块,砖体的凸块能够嵌合到相邻砖体的第二凹槽中形成拼接的自锁结构,能够增强相邻砖体之间的稳定性;相邻砖体之间通过固定栓在垂直方向进行加固,能够使砖体固定于坡体上,增强砖体的稳固性。
[0006]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顶部设置有集水槽,所述坡体底部设置有排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所述排水槽之间通过第一排水管连接;砖体,所述砖体铺设于所述坡体坡面,相邻所述砖体之间水平方向形成有凹凸匹配的自锁结构,相邻砖体之间垂直方向通过固定栓加固,所述砖体与所述排水槽之间连通有第二排水管。
[0007]进一步的,所述砖体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空腔,所述砖体相对的两侧向所述空腔方向内凹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空腔之间连通有通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砖体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空腔的一侧设置有凸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自锁结构由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凸块构成,所述凸块能够嵌合到所述凹槽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砖体四角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栓相适配的穿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砖体与所述排水槽之间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呈三角体结构,与所述砖体契合,所述挡块内设置有第二排水管。
[0012]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呈梯形结构,所述集水槽与所述第一排水管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水管设置于所述坡体内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栓为U型结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①
坡体的坡面铺设有砖体,砖体相对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凹槽和凸块,砖体的凸块能够嵌合到相邻砖体的第二凹槽中,相邻的多个砖体之间通过第二凹槽和凸块形成拼接的自锁结构,能够增强相邻砖体之间的稳定性,能够防止砖体之间滑移、错位。
[0017]②
砖体四角位置处垂直开设有穿孔,相邻的砖体之间垂直方向通过固定栓插入穿孔进行加固,固定栓能够将相邻的砖体固定于坡体,增强砖体之间的稳固性,进一步防止砖体发生滑移,避免坡体发生水土流失。
[0018]③
砖体中第一凹槽与空腔之间开设有通孔,砖体与集水槽之间设置有第二排水管,便于疏通砖体内的雨水,减小雨水对砖体的冲击;设置有排水槽和第一排水管,便于对坡体顶部的雨水进行及时疏通,减小坡体顶部雨水对砖体的冲击,增强砖体之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是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的正视图。
[0022]图3是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的侧视图。
[0023]图4是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中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中砖体的俯视图。
[0025]图6是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中固定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坡体;2、砖体;201、空腔;202、第一凹槽;203、通孔;204、第二凹槽;205、凸块;206、穿孔;3、集水槽;4、排水槽;5、过滤网;6、第一排水管;7、第二排水管;8、固定栓;9、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具体实施例:
[0029]如图1

图3所示,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包括坡体1和铺设于坡体1坡面上的砖体2,如图4和图5所示,砖体2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空腔201,空腔201内用于种植植物,空腔201构成闭合的空间,能够防止植物种子被雨水冲走,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植物的根系具有
抓地力,形成天然的锚固结构,有助增强砖体2的稳固性,同时能够稳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砖体2相对的两个侧边向空腔201方向内凹形成第一凹槽202,空腔201与第一凹槽202之间设置有通孔203,通孔203用于疏通空腔201内的雨水,防止雨水对空腔201内部造成冲击导致砖体2发生滑移;与第一凹槽202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204,第二凹槽204远离空腔201的一侧设置有凸块205,第二凹槽204与凸块205能够形成拼接的自锁结构,砖体2的凸块205能够嵌合到相邻砖体2的第二凹槽204内,多个砖体2之间相互嵌合能够使砖体2之间的稳定性增强,避免砖体2之间出现滑移现象;相邻砖体2的第一凹槽202拼接形成闭合空间,在闭合空间内能够种植不同的植物,增强边坡的观赏性;砖体2四角位置处开设有穿孔206,与穿孔206相适配的设置有固定栓8,如图6所示,固定栓8为U字型结构,固定栓8顶部横跨两个砖体2,底部长度大于砖体2厚度,固定栓8底部为锥形结构,便于插入到坡体1内部,起到锚固作用,增强砖体2之间及砖体2与坡体1之间的稳固性,使砖体2固定于坡体1上,防止坡面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0030]坡体1顶部设置有集水槽3,集水槽3呈梯形结构,集水槽3侧边与砖体2契合,集水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1),所述坡体(1)顶部设置有集水槽(3),所述坡体(1)底部设置有排水槽(4),所述集水槽(3)与所述排水槽(4)之间通过第一排水管(6)连接;砖体(2),所述砖体(2)铺设于所述坡体(1)坡面,相邻所述砖体(2)之间水平方向形成有凹凸匹配的自锁结构,相邻砖体(2)之间垂直方向通过固定栓(8)加固,所述砖体(2)与所述排水槽(4)之间连通有第二排水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2)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空腔(201),所述砖体(2)相对的两侧向所述空腔(201)方向内凹形成第一凹槽(202),所述第一凹槽(202)与所述空腔(201)之间连通有通孔(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2)与所述第一凹槽(202)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204),所述第二凹槽(204)远离所述空腔(201)的一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龙白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朔州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