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石墨双极板喷胶固化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034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石墨双极板喷胶固化的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喷胶组件、固化组件和移载平台;所述喷胶组件设于喷胶工位上,包括可自由移动的胶阀夹持杆、以及设于所述胶阀夹持杆末端的喷胶阀;所述固化组件设于固化工位上,包括升降气缸、以及与所述升降气缸连接并随其上下升降的UV灯罩,所述UV灯罩内壁还设有用于固化胶膜的UV灯;所述移载平台包括用于放置待喷胶零件的平台板、支撑所述平台板的滑块、以及与所述滑块连接并用于驱动其在喷胶工位和固化工位来回移动的驱动气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石墨双极板四周喷上光固化胶,并固化,避免石墨双极板在后续工序中出现掉屑的问题,从而避免燃料电池堆出现短路问题。现短路问题。现短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石墨双极板喷胶固化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石墨双极板喷胶固化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双极板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表面的流场运输气体,收集、传导反应生成的电流、热量和水。根据不同的材料类型,其重量约占PEMFC电堆的60%

80%,成本占比约为30%。根据双极板的功能需求,同时考虑PEMFC电化学反应环境为酸性,因此要求双极板对电导率、气密性、机械性能、耐腐蚀性等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双极板根据材料主要分为石墨板、复合板、金属板三类,石墨双极板是目前PEMFC最常用的双极板,导电性、导热性、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较好,但机械性能相对较差、性质较脆、机加工困难导致成本较高等问题困扰着厂商。石墨双极板已实现产量化,多数采用机加工的方法,出现的问题无法避免。也可以直接采用压铸成型或膨胀石墨成型的生产方式,目前一种柔性模压石墨板的技术即柔性石墨板成型,但经过模压的石墨板裁切后边缘会有碎屑掉落,通常使用刷子将碎屑刷除,但出现的问题在于用刷子刷除的工作效率低,且在后续工序中仍会产生碎屑并掉落,引起整个燃料电池堆出现微短路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因石墨板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掉屑而引发整个燃料电池堆出现微短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石墨双极板喷胶固化的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石墨双极板喷胶固化的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喷胶组件、固化组件和移载平台;
[0006]所述喷胶组件设于喷胶工位上,其包括可自由移动的胶阀夹持杆、以及设于所述胶阀夹持杆末端的喷胶阀,所述喷胶阀还连接有输送胶原料的喷胶管道;
[0007]所述固化组件设于固化工位上,包括升降气缸、以及与所述升降气缸连接并随其上下升降的UV灯罩,所述UV灯罩内壁还设有用于固化胶膜的UV灯;
[0008]所述移载平台包括用于放置待喷胶零件的平台板、支撑所述平台板的滑块、以及与所述滑块连接并用于驱动其在喷胶工位和固化工位来回移动的驱动气缸。
[0009]进一步地,所述胶阀夹持杆包括依次接连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二连杆通过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带动所述喷胶阀在水平面内移动;所述第三连杆通过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带动所述喷胶阀在竖直平面内移动;所述第四连杆通过与第三连杆铰接带动所述喷胶阀在竖直平面内移动。通过所述第二连杆在水平面的移动,带动所述喷胶阀水平摆动喷涂所述待喷胶零件的侧壁,通过所述第三连杆在竖直平面内的移动,带动所述喷胶阀竖直摆动喷涂待喷胶零件的侧壁,通过第四连杆在竖直平面内的移动,
微调整所述喷胶阀,最终实现对待喷胶零件的四周侧壁进行全方位的喷涂。
[0010]进一步地,所述UV灯设有4个。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UV灯分别安装在所述UV灯罩的四周内侧壁上。实现对石墨双极板四周侧壁上的胶膜进行全方位的光固化。
[0012]进一步地,所述待喷胶零件包括至少一片石墨双极板。
[0013]进一步地,当所述待喷胶零件包含多片石墨双极板时,所述装置还设有堆叠组件组装所述石墨双极板。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堆叠组件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和盖板之间堆叠放置所述石墨双极板。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盖板通过螺栓固定。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和盖板之间堆叠放置的所述石墨双极板至少有50片。
[0017]进一步地,所述胶原料为光固化胶。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多片石墨双极板同时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2)本专利技术将石墨双极板四周喷上光固化胶,并通过UV灯固化,避免石墨双极板在后续工序中出现掉屑的问题,从而避免燃料电池堆出现短路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识如下:
[0024]1‑
胶阀夹持杆;101

第一连杆;102

第二连杆;103

第三连杆;104

第四连杆;2

移栽平台;201

平台板;202

滑块;3

堆叠组件;301

底板;302

盖板;4

固化组件;401

UV灯;402

升降气缸;403

UV灯罩;5

喷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6]以下各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的功能部件或结构,则表明其均为本领域为实现对应功能而采用的常规部件或常规结构。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2所示,为一种用于石墨双极板喷胶固化的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喷胶组件、固化组件4和移栽平台2。喷胶组件设于喷胶工位上,其包括可自由移动的胶阀夹持杆1、以及设于胶阀夹持杆1末端的喷胶阀5,喷胶阀5还连接有输送光固化胶的喷胶管道;固化组件4设于固化工位上,包括升降气缸402、以及与升降气缸402连接并随其上下升降的UV灯罩403,UV灯罩403四周内壁还设有用于固化胶膜的UV灯401,共有4个,实现对石墨双极板303四周侧壁上的胶膜进行全方位的光固化;移载平台2包括用于放置1片石墨双极板303的平台板201、支撑平台板201的滑块202、以及与滑块202连接并用于驱动其在喷胶工位和固化工位来回移动的驱动气缸。
[0029]胶阀夹持杆1包括依次接连的第一连杆101、第二连杆102、第三连杆103和第四连
杆104,第二连杆102通过与第一连杆101铰接带动喷胶阀5在水平面内移动;第三连杆103通过与第二连杆102铰接带动喷胶阀5在竖直平面内移动;第四连杆104通过与第三连杆103铰接带动喷胶阀5在竖直平面内移动。通过第二连杆102在水平面的移动,带动喷胶阀5水平摆动喷涂石墨双极板303的侧壁,通过第三连杆103在竖直平面内的移动,带动喷胶阀5竖直摆动喷涂石墨双极板303的侧壁,通过第四连杆104在竖直平面内的移动,微调整喷胶阀5,最终对石墨双极板303的四周侧壁进行全方位的喷涂。
[0030]本装置在使用时,将石墨双极板303置于平台板201上,启动气缸,滑块202滑动带动平台板201移动,将石墨双极板303转移到喷胶工位上,通过喷胶控制器控制喷胶阀5的喷胶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石墨双极板喷胶固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喷胶组件、固化组件(4)和移载平台(2);所述喷胶组件设于喷胶工位上,其包括可自由移动的胶阀夹持杆(1)、以及设于所述胶阀夹持杆(1)末端的喷胶阀(5),所述喷胶阀(5)还连接有输送胶原料的喷胶管道;所述固化组件(4)设于固化工位上,包括升降气缸(402)、以及与所述升降气缸(402)连接并随其上下升降的UV灯罩(403),所述UV灯罩(403)内壁还设有用于固化胶膜的UV灯(401);所述移载平台(2)包括用于放置待喷胶零件的平台板(201)、支撑所述平台板(201)的滑块(202)、以及与所述滑块(202)连接并用于驱动其在喷胶工位和固化工位来回移动的驱动气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石墨双极板喷胶固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阀夹持杆(1)包括依次接连的第一连杆(101)、第二连杆(102)、第三连杆(103)和第四连杆(104),所述第二连杆(102)通过与所述第一连杆(101)铰接带动所述喷胶阀(5)在水平面内移动;所述第三连杆(103)通过与所述第二连杆(102)铰接带动所述喷胶阀(5)在竖直平面内移动;所述第四连杆(104)通过与第三连杆(103)铰接带动所述喷胶阀(5)在竖直平面内移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军韩支富杨绍军苑文好李振徐俊甘全全戴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