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025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包括玻璃泡、螺纹壳、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分别安装在螺纹壳的外壁和底部,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分别安装有导电丝和金属丝,玻璃泡内设有纳米陶瓷管,纳米陶瓷管竖直设置在玻璃泡内,导电丝从纳米陶瓷管的上端开口伸入到纳米陶瓷管内,金属丝从纳米陶瓷管的下端开口伸入到纳米陶瓷管内,纳米陶瓷管内填充有氙气,玻璃泡内设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氦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纳米陶瓷管,并在纳米陶瓷管内填充氙气,并通过导电丝和金属丝将电源的两极引入,使电能激发氙气进行发光,通过设置空腔,通过在空腔内填充氦气,能均匀的导热,无需在增设散热构件,从而减少生产成本。从而减少生产成本。从而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全光谱光源
,具体为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从人类发展至今,照明光源经历了火光、油灯、白炽灯、荧光灯,直到目前的(LED)半导体照明。但这些照明光源,在照明的光谱方面均存在缺陷,这种存在缺陷的照明光不能满足人类健康照明的需求;我们都知道,最好的照明光是自然光,因此,追求自然光照明一直是照明行业的愿景。
[0003]例如申请号为:201420642225.2的专利,包括灯座、灯泡壳体以及设置于灯泡壳体内部的电弧管、金属框架,所述电弧管两端通过引线与所述金属框架连接,所述电弧管上端通过S型或弧形连接线将引线与所述金属框架连接;本技术通过S型或弧形连接线与金属支撑卡的组合结构可以有效化解在氙气灯燃点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造成的各个方向上产生的位移,有效的延长灯泡的寿命。
[0004]虽然此设计可以有效化解在氙气灯燃点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造成的各个方向上产生的位移,有效的延长灯泡的寿命。
[0005]但此设计在散热时,需要增设散热构件,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且玻璃泡碎裂时碎屏会散开,清理十分麻烦,没有清理掉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包括玻璃泡、螺纹壳、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分别安装在所述螺纹壳的外壁和底部,所述螺纹壳固定安装在所述玻璃泡下端凸起的外壁,所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分别安装有导电丝和金属丝,所述导电丝和所述金属丝均伸入到所述玻璃泡内,所述玻璃泡内设有纳米陶瓷管,所述纳米陶瓷管竖直设置在所述玻璃泡内,所述导电丝从所述纳米陶瓷管的上端开口伸入到所述纳米陶瓷管内,所述金属丝从所述纳米陶瓷管的下端开口伸入到所述纳米陶瓷管内,所述纳米陶瓷管内填充有氙气,所述玻璃泡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氦气。
[0008]优选的:所述玻璃泡的内外壁均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交叉编织设置在所述玻璃泡的内外壁中。
[0009]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为铝制材料。
[0010]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间隙的距离为2mm

6mm。
[0011]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按常规玻璃配比比例配置;配好的原料放入到高温熔炉内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将铝块放入到高温熔炉中加热,
待融化后倒入模具内,待冷却成型后,得到螺纹壳,将螺纹壳外部镀镍,随后使用打孔机打孔开设,外壁打孔和底部打孔,随后将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焊接到开孔内,得到螺纹壳;
[0013]S2:将铝片拉伸为丝状,将丝状的铝丝交叉编制,并将交叉的部位焊接,形成铝制的笼子,将笼子放入到成型模具内;把用高温烧过的玻璃泥倒入模具里面将铝制的笼子包裹,待冷却后形成玻璃泡的上部,成型的玻璃泡的上部具有空腔,随后将高温烧过的玻璃泥倒入另一个模具内,待冷却成型后得到玻璃泡的下部;
[0014]S3:将纳米陶瓷管内填充氙气,将玻璃泡上部的空腔内填充氦气,填充完成后,将玻璃泡的空腔开口密封,随后,将金属丝和导电丝插入到纳米陶瓷管的两端开口内,随后将金属丝、导电丝连通纳米陶瓷管的开口一起密封,将导电丝、金属丝和纳米陶瓷管一起放入到玻璃泡上部内,随后将玻璃泡的上部的开口密封金属丝和导电丝的下部均伸出开口,随后将玻璃泡的下部和玻璃泡的上部连接,通过加热玻璃泡下部的上端面和玻璃泡上部的下端面热熔,随后将其粘接在一起,待冷却后,形成完整的玻璃泡,将玻璃泡抽至真空,随后将其密封;
[0015]S4:将螺纹壳卡入到玻璃泡下部的外壁,导电丝和金属丝分别和第一触点、第二触点接触,将螺纹壳外壁压紧,使螺纹壳固定在玻璃泡下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纳米陶瓷管,并在纳米陶瓷管内填充氙气,并通过导电丝和金属丝将电源的两极引入,使电能激发氙气进行发光,通过设置空腔,通过在空腔内填充氦气,能均匀的导热,无需在增设散热构件,从而减少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加强筋,能提升玻璃泡的强度,使玻璃泡碎裂时,不会散开,从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还能通过设置加强筋为铝制材料,能将光源进行反射,从而增大照射范围,提升亮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加强筋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加强筋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玻璃泡;11、纳米陶瓷管;12、空腔;13、加强筋;2、螺纹壳;21、第一触点;211、导电丝;22、第二触点;221、金属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一
[0028]请参阅图1

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包括玻璃泡1、螺纹壳2、第一触点21和第二触点22;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分别安装在所述螺纹壳2的外壁和底部,所述螺纹壳2固定安装在所述玻璃泡1下端凸起的外壁,所述第一触点21和第二触点22分别安装有导电丝211和金属丝221,所述导电丝211和所述金属丝221均伸入到所述玻璃泡1内,所述玻璃泡1内设有纳米陶瓷管11,所述纳米陶瓷管11竖直设置在所述玻璃泡1内,所述导电丝211从所述纳米陶瓷管11的上端开口伸入到所述纳米陶瓷管11内,所述金属丝221从所述纳米陶瓷管11的下端开口伸入到所述纳米陶瓷管11内,所述纳米陶瓷管11内填充有氙气,所述玻璃泡1内设有空腔12,所述空腔12内填充有氦气,通过设置纳米陶瓷管11,并在纳米陶瓷管11内填充氙气,并通过导电丝211和金属丝221将电源的两极引入,使电能激发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泡(1)、螺纹壳(2)、第一触点(21)和第二触点(22);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分别安装在所述螺纹壳(2)的外壁和底部,所述螺纹壳(2)固定安装在所述玻璃泡(1)下端凸起的外壁,所述第一触点(21)和第二触点(22)分别安装有导电丝(211)和金属丝(221),所述导电丝(211)和所述金属丝(221)均伸入到所述玻璃泡(1)内,所述玻璃泡(1)内设有纳米陶瓷管(11),所述纳米陶瓷管(11)竖直设置在所述玻璃泡(1)内,所述导电丝(211)从所述纳米陶瓷管(11)的上端开口伸入到所述纳米陶瓷管(11)内,所述金属丝(221)从所述纳米陶瓷管(11)的下端开口伸入到所述纳米陶瓷管(11)内,所述纳米陶瓷管(11)内填充有氙气,所述玻璃泡(1)内设有空腔(12),所述空腔(12)内填充有氦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泡(1)的内外壁均设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交叉编织设置在所述玻璃泡(1)的内外壁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3)为铝制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3)的间隙的距离为2mm

6mm。5.一种健康的全光谱光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按常规玻璃配比比例配置;配好的原料放入到高温熔炉内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将铝块放入到高温熔炉中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斌郭云
申请(专利权)人:达那喜无锡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