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0154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涉及磁力装置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外框、隔板、套管、磁棒和连杆,外框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侧板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底板连接。隔板设置在外框内,隔板的两端分别与侧板连接。套管的一端穿装在顶板上,套管的另一端穿过隔板,与底板连接。磁棒与连杆连接,磁棒与连杆穿装在套管内,磁棒位于连杆下方,连杆端部伸出至套管外。采用套筒的结构,使磁棒不直接与碱液接触,并且整个磁棒完全置于套管内,对磁棒的防护作用更好,延长磁棒使用周期。本装置操作方便,无需将磁棒完全从套管内拉出,也就省去了再次将磁棒对准套管端口插入的过程,节省操作时间。时间。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磁力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纯碱生产中,影响成品纯碱白度指标的“黑异物”的组成部分包括磁性微粒、皮带胶粒等异物的碳化物以及粉尘等。其中,磁性微粒是“黑异物”的主要组成部分。铸铁材质碳化塔在碳化液的冲刷侵蚀下会产生铁屑、四氧化三铁等磁性微粒。磁力装置在碳化液磁性微粒去除过程中早有应用,传统磁力装置中的强磁棒直接与碳化出碱液接触,导致清理磁屑过程困难,难以清理彻底,导致磁力装置去除磁性微粒的效果不显著,成品碱中仍然容易出现“黑异物”。且因强磁棒直接与介质接触,作业过程受到冲刷侵蚀,使得强磁棒使用周期较短,一般在一年左右。
[0003]专利CN214766131U一种新型磁棒格栅除铁装置提出了将磁棒穿入到套管中,从而铁屑被吸附在套管上,将磁棒抽出便能够轻松除掉套管上的铁屑。但是该装置需要将磁棒全部抽出才能清除套管上的铁屑,再次使用时重新对准套筒开口插入磁棒。如此反复,使操作步骤过于繁琐,降低生产效率,增大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包括:外框、隔板、套管、磁棒和连杆;外框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侧板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底板连接;隔板设置在外框内,隔板的两端分别与侧板连接;套管的一端穿装在顶板上,套管的另一端穿过隔板,与底板连接;磁棒与连杆连接,磁棒与连杆穿装在套管内,磁棒位于连杆下方,连杆端部伸出至套管外。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7]1、采用套筒的结构,使磁棒不直接与碱液接触,并且整个磁棒完全置于套管内,对磁棒的防护作用更好,延长磁棒使用周期;
[0008]2、本装置操作方便,无需将磁棒完全从套管内拉出,也就省去了再次将磁棒对准套管端口插入的过程,节省操作时间。
[0009]进一步地,连杆端部连接有手拉环;便于提拉连杆和磁棒。
[0010]进一步地,手拉环上套装有防尘帽,防尘帽罩在套管的端口上;用于防止杂质掉入套管内。
[0011]进一步地,顶板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把手,顶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吊环;便于人工或是机械提拉、搬运。
[0012]进一步地,底板的下表面连接有筋板;用于增强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正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侧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0016]图中标记为:1、顶板;2、底板;3、侧板;4、隔板;5、套管;6、磁棒;7、连杆;8、手拉环;9、防尘帽;10、把手;11、吊环;12、筋板;13、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14、碳化碱槽;15、出碱液进口;16、碱槽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13,由外框、隔板4、套管5、磁棒6和连杆7等组成。外框由顶板1、底板2和两个侧板3组成,两个侧板3的两端分别与顶板1、底板2固定连接,组成矩形结构的外框。顶板1上表面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10,两个把手10对称设置,通过把手10对装置进行人工提拉或搬运。顶板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吊环11,用于通过吊装机械对装置进行提拉或搬运。底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筋板12,筋板12通过满焊的方式连接在底板2下表面,用于增加机械强度。
[0019]隔板4水平设置在外框内,隔板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3固定连接。套管5的一端穿装在顶板1上,套管5的另一端穿过隔板4,与底板2密封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套管5穿装在顶板1和隔板4中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顶板1、隔板4固定连接,并通过满焊的方式固定连接在顶板1上,确保套管5底部的密封性,防止液体流入套管5内。
[0020]磁棒6与连杆7连接,磁棒6采用磁场强度为12000GS的强磁棒6。磁棒6与连杆7穿装在套管5内,磁棒6位于连杆7下方。连杆7端部伸出至套管5外,也就是连杆7与磁棒6的长度总和大于套管5深度。磁棒6的长度以及隔板4高度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定,但需要保证隔板4的高度大于磁棒6长度,使磁性微粒被吸附在隔板4以下的套管5上,隔板4上方的套管5不吸附磁性微粒,从而便于磁性微粒的清除。
[0021]连杆7端部固定连接有手拉环8,手拉环8上套装有防尘帽9,防尘帽9罩在套管5的端口上。在本实施例中,手拉环8由连接杆和圆环组成,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杆7端部,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圆环固定连接。防尘帽9为伞状结构,防尘帽9套装在连接杆上,防尘帽9与连接杆固定连接。防尘帽9的外径大于套管5外径,用于防止杂质进入套管5内。
[0022]使用过程:外框、隔板4、套管5等均采用316L不锈钢材料进行制作,并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如图3所示,将制作好的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13竖直安装在碳化碱槽14内,并且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13位于碱槽出液口16和与其相邻的出碱液进口15之间。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13的两侧板3和底板2均与碳化碱槽14内壁相贴,使所有流入碳化碱槽14内的碱液都必须经过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13的吸附处理后再流出。在磁棒6的吸附作用下,碱液内的磁性微粒被吸附在隔板4下方的套管5外壁上。
[0023]根据吸附的磁性微粒的量,每隔4至8小时将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13从碳化碱液槽内全部拉出,放置在铁盘上。逐一拉动手拉环8,使磁棒6完全被拉至隔板4上方。失去磁棒6的吸附作用后,隔板4下方的套管5上吸附的磁性微粒脱落,再配合简单的清理便能够清除
干净。磁棒6被拉至隔板4上方后,部分磁性微粒会有跟随磁棒6向上运动的趋势,但是在隔板4的阻挡下,磁性微粒无法继续向上运动,因此,该部分的磁性微粒在失去磁力作用后,也会自由掉落。套管5上的磁性微粒清理完成后,推动手拉环8将磁棒6恢复原位,再将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13装回至碳化碱槽14内,继续进行磁性微粒的吸附。因此,本装置操作方便,无需将磁棒6完全从套管5内拉出,也就省去了再次将磁棒6对准套管5端口插入的过程,节省操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在套筒的保护作用下,大大延长了磁棒6的使用周期。套管5与碱液直接接触,相较于更换磁棒6,更换套管5的成本更低。
[0024]本技术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置,包括:外框、隔板、套管、磁棒和连杆;其特征在于,外框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侧板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底板连接;隔板设置在外框内,隔板的两端分别与侧板连接;套管的一端穿装在顶板上,套管的另一端穿过隔板,与底板连接;磁棒与连杆连接,磁棒与连杆穿装在套管内,磁棒位于连杆下方,连杆端部伸出至套管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微粒吸附清除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良毛俊宇张红宝苗伟王连杰张恩涛耿立岩李树兴李宁任朝阳张建胡玉杰董学中李涛张洪宝孙振韩园园蔡勤朋李彪孙诚祥李程伟王剑刘浩马何斌刘冠辰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