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施增效的莲藕种植施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981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施增效的莲藕种植施肥方法,包括:第一次施肥:于莲藕生长至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施增效的莲藕种植施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减施增效的莲藕种植施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莲藕,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地下茎,属于睡莲科莲属植物,在我国拥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不菲的经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莲藕是传统的蔬菜与药材,富含淀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同时还含有生物碱、酚类、黄酮、多糖等活性物质,加工方法丰富多样,是非常好的食品资源。同时,莲藕是水生蔬菜中最为大宗的一类,莲藕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产品、加工食品原料以及药品,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
[0003]但是,与莲藕庞大的产量和产值规模极不相称的是,其栽培与种植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技术含量低下,不仅无法与大宗农作物的技术水平相提并论,即使与处于同一产量级的蔬菜种类如茄子、胡萝卜等相比,也完全没有达到相同生产技术水准。目前莲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莲基因组学与遗传育种、保鲜加工、药用保健功能等方面,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更多的是依靠从业人员的经验,缺乏明确的栽培技术规程,加之莲藕本身的形态学特性,完全隐藏在水面以下、埋藏在淤泥当中,且几乎所有生产过程均依靠营养生殖方式来繁殖,因而很多形态学指标无法获得有效观察和参考,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几乎无法有效施行,缺乏科学有效的生产技术规程。
[0004]山东省黄河入海口地区是中国的莲藕主要产区之一,也是国内纬度最靠北的产区,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得当地的莲藕产品鲜美脆嫩、独具风格,也使之成为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但在当地的莲藕生产过程中,肥料的使用仍然非常粗放,缺乏科学理论支撑、随意性极强,对肥料配方和用量没有系统化的计算,施用制度和时间节点上也缺乏合理的规划,造成了莲藕施肥方案的普遍性混乱,不仅浪费成本,也难以达到预期的产量,还造成了同一区域内莲藕产品的品质良莠不齐、年际稳定性差等一系列问题。
[0005]因此,如何针对莲藕的生长特点提供一种适宜的施肥方法并明确施肥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施增效的莲藕种植施肥方法,通过科学配比施肥以及合理规划施肥时间和配比,达到减施增效的目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减施增效的莲藕种植施肥方法,包括:
[0009]第一次施肥:于莲藕生长至2

3片真叶时施用复合肥15

30kg/亩;
[0010]第二次施肥:于荷叶基本满池时施用复合肥15

40kg/亩;
[0011]第三次施肥:于荷花盛开时施用高钾肥15

75kg/亩。
[0012]优选的,第一次施肥复合肥N:P:K为26

10

12;第二次施肥复合肥N:P:K为18
‑9‑
18;第三次施肥高钾肥N:P:K为16
‑6‑
24。
[0013]优选的,第一次施肥30kg/亩;第二次施肥30kg/亩;第三次施肥50kg/亩。
[0014]优选的,第一次施肥30kg/亩;第二次施肥40kg/亩;第三次施肥75kg/亩。
[0015]优选的,所述高钾肥为硫酸钾型高钾肥。
[0016]优选的,施肥方法中还包括基肥的施用,即在莲藕种植前施用基肥250

500kg/亩。
[0017]进一步的,基肥施用500kg/亩,且第三次施肥增加纯钾肥50kg/亩。
[0018]基肥施用500kg/亩时,第一次施肥复合肥N:P:K为15

15

15;第二次施肥复合肥N:P:K为15

15

15;第三次施肥高钾肥N:P:K为13
‑7‑
25,纯钾肥N:P:K为0
‑0‑
51。
[0019]优选的,基肥施用250kg/亩,且第一次施肥15kg/亩;第二次施肥15kg/亩;第三次施肥15kg/亩。
[0020]优选的,所述基肥为豆粕。
[0021]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减施增效的莲藕种植施肥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合理配置施肥时期以及肥料的配比,大大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同时还确保莲藕的产量,有效节约种植成本,并且避免过量肥料带来的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以东营产区为研究对象,东营莲藕产区均采用传统的大田施肥方法,传统施肥方案中,总体施用过量,其中磷肥过量尤为严重,虽然产量高,但是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基于此,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施肥方法,具有以下施肥操作:
[0025]方案1:传统施肥方法,具体如下表:
[0026][0027]方案2:本专利技术的施肥方法,具体如下表:
[0028][0029]方案3:本专利技术的施肥方法,具体如下表:
[0030][0031][0032]方案4:本专利技术的施肥方法,具体如下表:
[0033][0034]方案5:本专利技术的施肥方法,具体如下表:
[0035][0036]方案6:空白对照组
[0037][0038]上述种植施肥方案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施肥方法,方案2

3中通过调整无机肥的配比以及用量,可以在基本维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肥料成本投入;
[0039]有机肥(豆粕)作为基肥加入后,相较于传统的纯无机化肥种植,成本相对较为稳定,并且极大的降低了无机肥料的用量,有机基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对土壤长期表现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使用有机肥配合化肥使用,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长效作用(方案4

5);
[0040]综上所述,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方案2

5相较于空白对照组,产量具有较大的提升;而相较于传统施肥方案的方案1,在确保产量不大幅下降的前提下,还有效控制了种植成本,大大减少了无机肥的使用量,有利于产业升级以及环境保护。
[004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004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施增效的莲藕种植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次施肥:于莲藕生长至2

3片真叶时施用复合肥15

30kg/亩;第二次施肥:于荷叶基本满池时施用复合肥15

40kg/亩;第三次施肥:于荷花盛开时施用高钾肥15

75kg/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施增效的莲藕种植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施肥复合肥N:P:K为26

10

12;第二次施肥复合肥N:P:K为18
‑9‑
18;第三次施肥高钾肥N:P:K为16
‑6‑
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施增效的莲藕种植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施肥30kg/亩;第二次施肥30kg/亩;第三次施肥50kg/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施增效的莲藕种植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施肥30kg/亩;第二次施肥40kg/亩;第三次施肥75kg/亩。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减施增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尚崔志伟潘飞袁莉李思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