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照式像元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背照式像元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在工业、车载、道路监控和高速相机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可以捕捉高速运动物体图像的图像传感器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为了监控高速运动的物体,就需要使用全局曝光式快门像元结构,其中,寄生光灵敏度是全局曝光式快门像元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0003]图1示出了传统的背照式像元结构示意图,传统的背照式图像传感器包括光电二极管(photo diode,PD)、传输管(Transmission tube,TX)、复位管(Restore tube,RST)和电荷存储的浮置扩散区(floating diffusion,FD)。如图1所示的背照式结构,光线直接入射到感光单元,无需经过金属互连层和介质层,这极大提高了入射光量。随着像元尺寸的不断减小,感光单元上可接受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照式像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衬底100,所述半导体衬底100具有正表面101和背表面102;感光单元200设于半导体衬底100内,且靠近半导体衬底100的正表面;金属互连层300及介质层400,叠加覆盖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0的正表面;光线入射层500,覆盖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0的背表面;微透镜600,覆盖于所述光线入射层500,且微透镜600位置与所述感光单元200相对应;深槽隔离103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0内,且位于感光单元200旁侧,并靠近半导体衬底100的背表面;所述光线入射层500包括金属栅格501,且所述金属栅格501与所述深槽隔离103对应设置,所述金属栅格501沿着由底部指向顶部的方向,金属栅格501的关键尺寸逐渐缩小,所述金属栅格501的顶部远离感光单元200,所述金属栅格501的底部靠近感光单元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照式像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栅格501为金属堆叠结构,所述金属堆叠结构包括至少两层长度不等的金属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照式像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堆叠结构的每层金属层的剖面形状为底部宽且顶部窄的梯形形状,所述金属层的底部靠近感光单元200,所述金属层的底部远离感光单元2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照式像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堆叠结构中的第二金属层的关键尺寸小于第一金属层的关键尺寸,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为金属堆叠结构中任意相邻的两金属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照式像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梯形形状的倾斜角度落入区间[45
°
,9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照式像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栅格501的厚度大于0.1um。7.一种背照式像元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