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TN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圆锥滚子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64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圆锥滚子轴承(11)包括:在内周面具有外圈轨道面(12a)的外圈(12);在外周面具有内圈轨道面(13a)的内圈(13);在上述外圈轨道面(12a)与上述内圈轨道面(13a)之间可滚动地配置的多个圆锥滚子(14);和具有按规定的间隔收纳保持该多个圆锥滚子(14)的多个兜孔的保持器(15),在上述外圈(12)的外圈轨道面(12a)的小径侧端部和大径侧端部、以及内圈(13)的内圈轨道面(13a)的小径侧端部和大径侧端部的4个端部中、在外圈(12)的外圈轨道面(12a)的大径侧端部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凸缘部(12b),其中,接触角为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圆锥滚子轴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机器人、工程机械的减速器中使用的圆锥滚子轴承,尤其是涉及在外圈的外圈轨道面的小径侧端部和大径侧端部、以及内圈的内圈轨道面的小径侧端部和大径侧端部这4个端部中的、外圈的外圈轨道面的大径侧端部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凸缘部的、外圈凸缘形的圆锥滚子轴承。

技术介绍

[0002]在内圈的内圈轨道面的大径侧端部没有形成凸缘部、而仅在外圈的外圈轨道面的大径侧端部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凸缘部的外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虽然在专利文献1或者专利文献2中被公开,但是作为产品实用化的部件几乎没有看到。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1

85521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

1969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作为其理由,首先举例与在内圈的内圈轨道面的大径侧端部形成有凸缘部的内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相比,在外圈的外圈轨道面的大径侧端部形成有凸缘部的外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其纯轴向载荷的负载能力大幅降低这一理由。
[0009]通常在圆锥滚子轴承中,为了使力矩刚性和轴承寿命提高,使滚子尺寸(滚子径)增大是有效的。
[0010]但是,外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的情况下,使轴承截面高度与轴承PCD相同而使滚子尺寸较大时,由于外圈凸缘部的壁厚变薄,担心外圈凸缘部的强度降低,实用化变得困难。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与内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相比,纯轴向载荷的负载能力不会大幅降低,具有充分的力矩载荷和轴承寿命,而且不担心外圈凸缘部的强度降低,能够实用化的外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的设计标准。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3]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关注滚子径与外圈凸缘部的壁厚的关系,发现通过使滚子径与外圈凸缘部的壁厚的关系处于规定的数值范围,能够获得与内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相比纯轴向载荷的负载能力不会大幅降低,并且具有充分的力矩载荷和轴承寿命,而且不需担心外圈凸缘部的强度降低的、能够实用化的外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
[0014]即,本专利技术的圆锥滚子轴承包括:在内周面具有外圈轨道面的外圈;在外周面具有内圈轨道面的内圈;在上述外圈轨道面与上述内圈轨道面之间可滚动地配置的多个圆锥滚子;和具有以规定的间隔收纳保持该多个圆锥滚子的多个兜孔的保持器,在上述外圈的外
圈轨道面的小径侧端部和大径侧端部、以及内圈的内圈轨道面的小径侧端部和大径侧端部这4个端部中、在外圈的外圈轨道面的大径侧端部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凸缘部,该圆锥滚子轴承中,接触角为40
°
~50
°
,外圈凸缘的壁厚E与滚子大径侧径DW的关系满足0.19<E/Dw<0.44。
[0015]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接触角是指轴承中心轴与外圈轨道面所成的角度,外圈凸缘部的壁厚E是指从外圈轨道面与外圈凸缘面的接点起至轴承外径面的距离,滚子大径侧径Dw是指圆锥滚子的大径侧端面的直径。
[0016]专利技术效果
[0017]在使圆锥滚子轴承的径向尺寸一定、即、使轴承截面高度H和轴承外径D为一定值,而使滚子尺寸(滚子径)增大时,虽然负载容量Cr变大,能够提高轴承寿命和力矩刚性,但是由于使滚子尺寸增大,外圈凸缘的壁厚E变薄,凸缘部的强度降低,担心由于承受过大载荷而发生凸缘部的破裂,在本专利技术中,以满足规定的数值规定的方式进行外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的设计,即令接触角为40
°
~50
°
,使外圈凸缘的壁厚E与滚子大径侧径Dw的关系满足0.19<E/Dw<0.44,则能够获得与内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相比纯轴向载荷的负载能力不会大幅降低、具有充分的力矩载荷和轴承寿命,而且不担心外圈凸缘部的强度降低的外圈凸缘部的圆锥滚子轴承。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外圈的外圈轨道面的大径侧端部形成有凸缘部的外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承载纯轴向载荷时的、外圈侧滚动体载荷、内圈侧滚动体载荷和凸缘侧滚动体载荷的分力的说明图。
[0019]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内圈的内圈轨道面的大径侧端部形成有凸缘部的内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承载纯轴向载荷时的、外圈侧滚动体载荷、内圈侧滚动体载荷和凸缘侧滚动体载荷的分力的说明图。
[0020]图3是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外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在保持器的柱部切断的放大部分截面图。
[0021]图4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外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中使用的圆锥滚子的侧面图。
[0022]图5是表示将图3的外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安装于壳体的状态的放大部分截面图。
[0023]图6是概念性地表示图3的外圈凸缘形式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侧的大凸缘部与圆锥滚子的接触面积的概略图。
[0024]图7是表示图3的外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中的将圆锥滚子推压到保持器的滚子引导面的状态的放大图。
[0025]图8是表示图3的外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中的将圆锥滚子推压到保持器的爪的状态的放大图。
[0026]图9A是表示将滚子

保持器组件插入外圈的流程的放大部分截面图。
[0027]图9B是表示将滚子

保持器组件插入外圈的流程的放大部分截面图。
[0028]图9C是表示将滚子

保持器组件插入外圈的流程的放大部分截面图。
[0029]图10是表示使接触角进行各种变化的例子的力矩刚性比的图表。
[0030]图11是表示使接触角进行各种变化的例子的寿命比的图表。
[0031]图12是将内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在保持器的柱部切断的放大截面图。
[0032]图13是表示将图12的内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组装于壳体的状态的放大部分截面图。
[0033]图14是概念性地表示图12的内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侧的大凸缘部与圆锥滚子的接触面积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35]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圆锥滚子轴承11包括:在内周面具有外圈轨道面12a的外圈12;在外周面具有内圈轨道面13a的内圈13;在上述外圈轨道面12a与上述内圈轨道面13a之间可转动地配置的多个圆锥滚子14;和以规定的间隔收纳保持该多个圆锥滚子14的具有多个兜孔的保持器15,是在上述外圈12的外圈轨道面12a的小径侧端部与大径侧端部以及内圈13的内圈轨道面13a的小径侧端部与大径侧端部的4个端部中的、外圈12的外圈轨道面12a的大径侧端部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凸缘部12b的、外圈凸缘形式的圆锥滚子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内周面具有外圈轨道面的外圈;在外周面具有内圈轨道面的内圈;在所述外圈轨道面与所述内圈轨道面之间可滚动地配置的多个圆锥滚子;和具有以规定的间隔收纳保持该多个圆锥滚子的多个兜孔的保持器,在所述外圈的外圈轨道面的小径侧端部和大径侧端部、以及内圈的内圈轨道面的小径侧端部和大径侧端部这4个端部中、在外圈的外圈轨道面的大径侧端部形成有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凸缘部,该圆锥滚子轴承中,接触角为40
°
~50
°
,外圈凸缘的壁厚E与滚子大径侧径DW的关系满足0.19&lt;E/Dw&lt;0.4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滚子的滚子角度为1
°
~3.5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康由万田佐保子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