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分配器、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371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9
本公开的制冷剂分配器具备:外管,在外管的内部流动有制冷剂,外管以规定间隔连接有多个导热管;内管,在内管的内部流动有制冷剂,内管收容在外管内,并具有使在内管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流向外管的制冷剂流出孔;以及构造部,其设置于内管或外管,使制冷剂流入内管,在构造部中,制冷剂成为气液两相流未发展的状态,制冷剂流出孔构成为:从通过内管的中心的铅垂线上的内管的下端到制冷剂流出孔所在的位置为止的、在从内管的中心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的角度θ设置在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剂分配器、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具备内管和外管的双重构造的制冷剂分配器、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知有使用具有内管和外管的双重构造的配管来进行制冷剂的分配的制冷剂分配器。在使用这样的双重构造的配管的制冷剂分配器中,在内管的最下部设置有制冷剂流出孔,该制冷剂流出孔也被称为节流孔。从制冷剂流出孔流出的制冷剂向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喷出,从外管向导热管流入,由此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475号公报
[0004]然而,在以往的制冷剂分配器中,由于各种理由,制冷剂的流动状态难以转变成环状流,尽管在一般的流动样式线图中为环状流域,但制冷剂分配器的铅垂方向的截面的液相分布中产生偏差。例如,在制冷剂的流入管短的情况下、或通过具有弯曲部的连接配管连接热交换器与热交换器之间而构成一个热交换器的情况下等。以往的制冷剂分配器由于该液相分布的偏差,而导致制冷剂的分配存在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外管,在所述外管的内部流动有制冷剂,所述外管以规定间隔连接有多个导热管;内管,在所述内管的内部流动有所述制冷剂,所述内管收容在所述外管内,并具有使在所述内管的内部流动的所述制冷剂流向所述外管的制冷剂流出孔;以及构造部,其设置于所述内管或所述外管,使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内管,在所述构造部中,所述制冷剂成为气液两相流未发展的状态,所述制冷剂流出孔构成为:从通过所述内管的中心的铅垂线上的所述内管的下端到所述制冷剂流出孔所在的位置为止的、在从所述内管的中心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的角度θ设置在10
°
≤θ≤80
°
的范围,在所述内管的设置有所述制冷剂流出孔的位置的、铅垂方向的截面中,仅具有一个所述制冷剂流出孔。2.一种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外管,在所述外管的内部流动有制冷剂,所述外管以规定间隔连接有多个导热管;以及内管,在所述内管的内部流动有所述制冷剂,所述内管收容在所述外管内,并具有使在所述内管的内部流动的所述制冷剂流向所述外管的制冷剂流出孔,所述制冷剂流出孔构成为:在将假设所述制冷剂的气液的滑动比为1以及气液界面为平面且水平的情况下的液面角度定义为将所述制冷剂的液面角度定义为将所述内管的流路截面积定义为AS[mm2]的情况下,从通过所述内管的中心的铅垂线上的所述内管的下端到所述制冷剂流出孔所在的位置为止的、在从所述内管的中心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的角度θ满足其中,其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制冷剂流出孔的角度θ由式子(1)求出,[式1]其中,x是将制冷剂流出孔投影到通过内管的中心的与管延伸方向正交的水平线上而得到的距离,Ja是雅可比数,Ga是伽利略数,Pr L
是液体普朗特数,ν
L
是液体动力粘滞系数,L是内管的进流段长度,D是内管的内径,
Ga=gD3/ν
L2
,Ja=CpL/Δiv,CpL是定压比热,Δiv是潜热,L<5D。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流出孔设置在相互邻接的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导热管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在具备两个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并将两个所述制冷剂分配器中的一个设为第一制冷剂分配器,将另一个设为第二制冷剂分配器的情况下,具备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中洋次松本崇足立理人七种哲二中尾祐基森本裕之岐部笃史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