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杂质的高强度耐拉伸有机棉花纤维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26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杂质的高强度耐拉伸有机棉花纤维布料,包括布料主体,所述布料主体由有机棉花纤维层和贴肤内层构成,所述贴肤内层设置在有机棉花纤维层的下方,所述有机棉花纤维层的上方设置有耐拉加强层,通过耐拉加强层提高布料主体的整体耐拉强度,所述耐拉加强层的上方设置有透气层,使布料主体保持良好的透气效果,且透气层的上方设置有吸湿层,对布料主体内的水体进行吸收。该低杂质的高强度耐拉伸有机棉花纤维布料设置有贴肤内层和吸湿层,通过贴肤内层内部均匀分布的导湿条可将皮肤表面的汗水进行吸收和引导,配合吸湿层将水体进行吸收,将水体移动到皮肤外侧,保证后续的透气效果,提高后续穿戴舒适性。提高后续穿戴舒适性。提高后续穿戴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杂质的高强度耐拉伸有机棉花纤维布料


[0001]本技术涉及有机棉花纤维布料
,具体为一种低杂质的高强度耐拉伸有机棉花纤维布料。

技术介绍

[0002]有机棉花纤维布料也可称为有机棉布料,是一种通过有机棉花制成的纤维布料,布料内杂质含量底,且采用有机棉进行加工也更加绿色环保,但现有的低杂质有机棉花纤维布料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0003]现有的低杂质有机棉花纤维布料在当做亲肤面料进行使用时,当皮肤表面出汗时汗水容易浸湿面料内层,使面料内层形成封闭结构,后续外部气体受水体影响无法和皮肤接触,导致面料的透气性和穿戴舒适性下降,且面料的整体强度较低,抵抗拉伸效果较差。
[000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低杂质有机棉花纤维布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杂质的高强度耐拉伸有机棉花纤维布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低杂质有机棉花纤维布料在当做亲肤面料进行使用时,当皮肤表面出汗时汗水容易浸湿面料内层,使面料内层形成封闭结构,后续外部气体受水体影响无法和皮肤接触,导致面料的透气性和穿戴舒适性下降,且面料的整体强度较低,抵抗拉伸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杂质的高强度耐拉伸有机棉花纤维布料,包括布料主体,所述布料主体由有机棉花纤维层和贴肤内层构成,所述贴肤内层设置在有机棉花纤维层的下方,所述有机棉花纤维层的上方设置有耐拉加强层,通过耐拉加强层提高布料主体的整体耐拉强度,所述耐拉加强层的上方设置有透气层,使布料主体保持良好的透气效果,且透气层的上方设置有吸湿层,对布料主体内的水体进行吸收,所述贴肤内层由透气填充层和导湿条构成,所述透气填充层位于有机棉花纤维层的下方,为导湿条提供安装基面,导湿条均匀分布在透气填充层的内部,且导湿条的上端和吸湿层相连接,将贴肤内层上的水体进行转移,避免水体在贴肤内层表面形成封闭水膜,影响贴肤内层的透气效果。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吸湿层由外部裸露层和吸湿棉构成;
[0008]外部裸露层,设置在透气层的上方,和外部环境进行接触;
[0009]吸湿棉,设置在外部裸露层的内部,且吸湿层通过吸湿棉和导湿条相连接,对导湿条内的水体进行吸收,使贴肤内层处的水体能向外侧进行转移,使布料主体保持良好的吸湿效果。
[0010]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吸湿棉在外部裸露层内均匀分布,且相邻吸湿棉之间留有间隙,保证气体的顺利通过,避免吸湿层被水体完全阻挡从而导致气体无法进行流通。
[0011]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耐拉加强层包括横向加强条和纵向加强条,所述横向加强条和纵向加强条相互垂直设置,且横向加强条和纵向加强条均成对设置,并且横向加强条和纵向加强条呈上下交错状分布,使耐拉加强层能抵抗较大的拉力。
[0012]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横向加强条和纵向加强条均为亚麻材质构成,且横向加强条和纵向加强条形成的闭合框内设置有支撑块,为横向加强条和纵向加强条提供辅助支撑。
[0013]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在耐拉加强层内呈交错状分布,且支撑块为活性炭材质构成,使支撑块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对后续布料主体内出现的异味进行吸收。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该低杂质的高强度耐拉伸有机棉花纤维布料设置有贴肤内层和吸湿层,通过贴肤内层内部均匀分布的导湿条可将皮肤表面的汗水进行吸收和引导,配合吸湿层将水体进行吸收,将水体移动到皮肤外侧,保证后续的透气效果,提高后续穿戴舒适性;
[0016](2)该低杂质的高强度耐拉伸有机棉花纤维布料设置有耐拉加强层,通过耐拉加强层可增加布料主体的整体强度,提高其抗拉能力,且耐拉加强层内还设置有活性炭材质的支撑块,为耐拉加强层提供辅助支撑的同时还可对布料主体内的异味进行吸收,增加其功能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主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透气填充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耐拉加强层组成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支撑块俯视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有机棉花纤维层;2、贴肤内层;21、透气填充层;22、导湿条;3、耐拉加强层;31、横向加强条;32、纵向加强条;33、支撑块;4、透气层;5、吸湿层;51、外部裸露层;52、吸湿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杂质的高强度耐拉伸有机棉花纤维布料,包括布料主体,布料主体由有机棉花纤维层1和贴肤内层2构成,贴肤内层2设置在有机棉花纤维层1的下方,有机棉花纤维层1的上方设置有耐拉加强层3,通过耐拉加强层3提高布料主体的整体耐拉强度,耐拉加强层3的上方设置有透气层4,使布料主体保持良好的透气效果,且透气层4的上方设置有吸湿层5,对布料主体内的水体进行吸收,贴肤内层2由透气填充层21和导湿条22构成,透气填充层21位于有机棉花纤维层1的下方,为导湿条
22提供安装基面,导湿条22均匀分布在透气填充层21的内部,且导湿条22的上端和吸湿层5相连接,将贴肤内层2上的水体进行转移,避免水体在贴肤内层2表面形成封闭水膜,影响贴肤内层2的透气效果;
[0025]吸湿层5由外部裸露层51和吸湿棉52构成;
[0026]外部裸露层51,设置在透气层4的上方,和外部环境进行接触;
[0027]吸湿棉52,设置在外部裸露层51的内部,且吸湿层5通过吸湿棉52和导湿条22相连接,对导湿条22内的水体进行吸收,使贴肤内层2处的水体能向外侧进行转移,使布料主体保持良好的吸湿效果,吸湿棉52在外部裸露层51内均匀分布,且相邻吸湿棉52之间留有间隙,保证气体的顺利通过,避免吸湿层5被水体完全阻挡从而导致气体无法进行流通;
[0028]在使用时贴肤内层2处出现汗水时,汗水将被贴肤内层2内的导湿条22进行吸收,沿导湿条22传导的吸湿棉52的内部,保持贴肤内层2处皮肤的整洁性,避免水体在贴肤内层2内阻挡气体的正常流通,使其后续能保持良好的透气效果。
[0029]耐拉加强层3包括横向加强条31和纵向加强条32,横向加强条31和纵向加强条32相互垂直设置,且横向加强条31和纵向加强条32均成对设置,并且横向加强条31和纵向加强条32呈上下交错状分布,使耐拉加强层3能抵抗较大的拉力,横向加强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杂质的高强度耐拉伸有机棉花纤维布料,包括布料主体,所述布料主体由有机棉花纤维层(1)和贴肤内层(2)构成,所述贴肤内层(2)设置在有机棉花纤维层(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棉花纤维层(1)的上方设置有耐拉加强层(3),通过耐拉加强层(3)提高布料主体的整体耐拉强度,所述耐拉加强层(3)的上方设置有透气层(4),且透气层(4)的上方设置有吸湿层(5),对布料主体内的水体进行吸收;所述贴肤内层(2)由透气填充层(21)和导湿条(22)构成,所述透气填充层(21)位于有机棉花纤维层(1)的下方,为导湿条(22)提供安装基面,导湿条(22)均匀分布在透气填充层(21)的内部,且导湿条(22)的上端和吸湿层(5)相连接,将贴肤内层(2)上的水体进行转移,避免水体在贴肤内层(2)表面形成封闭水膜,影响贴肤内层(2)的透气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杂质的高强度耐拉伸有机棉花纤维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层(5)由外部裸露层(51)和吸湿棉(52)构成;外部裸露层(51),设置在透气层(4)的上方,和外部环境进行接触;吸湿棉(52),设置在外部裸露层(51)的内部,且吸湿层(5)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培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强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