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亲肤性家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75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亲肤性家纺面料,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复合内层、加强层和面层,复合内层与人体贴附,加强层设置在复合内层的外表面上,面层设置在加强层的外表面上;复合内层包括桑蚕丝纤维层、亲肤棉纤维层和吸湿排汗层;桑蚕丝纤维层与人体贴附,亲肤棉纤维层设置在桑蚕丝纤维层的外表面上,吸湿排汗层设置在亲肤棉纤维层的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桑蚕丝纤维层和亲肤棉纤维层,使得该面料的舒适性得到大大提高,且通过设置吸湿排汗层、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得该面料具有比较强的吸湿排汗能力,解决了现有的亲肤性家纺面料吸湿排汗能力较弱,且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较为单一的问题。较为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亲肤性家纺面料


[0001]本技术属于纺织面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亲肤性家纺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而服装的品质很大程度上由面料的品质决定,服装以面料制作而成,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
[0003]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面料能够具备各个方面的穿着需求,但现有的面料在亲肤性方面并不够理想,人们穿着的舒适度较低,且排汗吸湿方面也不够,因此,现有的面料,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亲肤性家纺面料,通过设置桑蚕丝纤维层和亲肤棉纤维层,使得该面料的舒适性得到大大提高,且通过设置吸湿排汗层、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得该面料具有比较强的吸湿排汗能力,解决了现有的亲肤性家纺面料吸湿排汗能力较弱,且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亲肤性家纺面料,包括复合内层、加强层和面层,复合内层与人体贴附,加强层设置在复合内层的外表面上,面层设置在加强层的外表面上;
[0007]复合内层包括桑蚕丝纤维层、亲肤棉纤维层和吸湿排汗层;桑蚕丝纤维层与人体贴附,亲肤棉纤维层设置在桑蚕丝纤维层的外表面上,吸湿排汗层设置在亲肤棉纤维层的外表面上。
[0008]进一步地,复合内层的整体厚度设置为0.8

1.0mm,桑蚕丝纤维层、亲肤棉纤维层和吸湿排汗层的厚度相等。
[0009]进一步地,桑蚕丝纤维层上设置有多个呈点阵状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亲肤棉纤维层上设置有多个呈点阵状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
[0010]进一步地,桑蚕丝纤维层采用桑蚕丝纤维经纬线编织而成,亲肤棉纤维层采用亲肤棉纤维经纬线编织而成,吸湿排汗层采用涤纶纤维经纬线编织而成。
[0011]进一步地,加强层的厚度设置为0.2

0.3mm,加强层设置为莫代尔纤维层,莫代尔纤维层采用异形截面的莫代尔纤维经纬线编织而成,且优选Y型截面。
[0012]进一步地,面层的厚度设置为0.3

0.4mm,面层设置为锦纶纤维层,锦纶纤维层采用异形截面的锦纶纤维经纬线编织而成,且优选三叶形截面。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桑蚕丝纤维层和亲肤棉纤维层,该面料的舒适性得到大大提高,亲肤棉纤维层的表面具有一层细绒,穿着舒适,手感柔软,桑蚕丝纤维层亦具有轻薄、柔软、滑爽透气的优点,通过设置吸湿排汗层、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得面料具有比较强
的吸湿排汗能力,汗液经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被吸湿排汗层吸收,再通过扩散、传递到外层带发。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加强层和面层,使得该面料具有耐磨和较强的保形能力,加强层的莫代尔纤维层具有好的吸湿性,且具有良好的保形能力,面层的锦纶纤维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复合内层;2、加强层;3、面层;11、桑蚕丝纤维层;12、亲肤棉纤维层;13、吸湿排汗层;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21、莫代尔纤维层;31、锦纶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亲肤性家纺面料,包括复合内层1、加强层2和面层3,复合内层1与人体贴附,加强层2设置在复合内层1的外表面上,面层3设置在加强层2的外表面上。
[0023]其中如图2所示,复合内层1包括桑蚕丝纤维层11、亲肤棉纤维层12和吸湿排汗层13;桑蚕丝纤维层11与人体贴附,亲肤棉纤维层12设置在桑蚕丝纤维层11的外表面上,吸湿排汗层13设置在亲肤棉纤维层12的外表面上;复合内层1的整体厚度设置为0.8

1.0mm,桑蚕丝纤维层11、亲肤棉纤维层12和吸湿排汗层13的厚度相等;桑蚕丝纤维层11采用桑蚕丝纤维经纬线编织而成,亲肤棉纤维层12采用亲肤棉纤维经纬线编织而成,吸湿排汗层13采用涤纶纤维经纬线编织而成;桑蚕丝纤维层11上设置有多个呈点阵状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14,亲肤棉纤维层12上设置有多个呈点阵状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15。
[0024]亲肤棉纤维层12的表面具有一层细绒,穿着舒适,手感柔软,而桑蚕丝纤维层11亦具有轻薄、柔软、滑爽透气的优点,从而使得该面料的舒适性得到大大提高,且通过设置吸湿排汗层13、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使得该面料具有比较强的吸湿排汗能力,汗液经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被吸湿排汗层13吸收,吸湿排汗层13的涤纶纤维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表面有众多的激孔或沟槽,利用毛细管效应,使纤维能迅速吸收皮肤表面湿气与汗水,通过扩散、传递到外层带发。
[0025]其中如图1所示,加强层2的厚度设置为0.2

0.3mm,加强层2设置为莫代尔纤维层21,莫代尔纤维层21采用异形截面的莫代尔纤维经纬线编织而成,且优选Y型截面。加强层2的莫代尔纤维层21是一种以木浆为原料生产的天然绿色纤维,具有真丝般的光泽,手感柔
软、舒适,具有好的吸湿性,且具有良好的保形能力。
[0026]其中如图1所示,面层3的厚度设置为0.3

0.4mm,面层3设置为锦纶纤维层31,锦纶纤维层31采用异形截面的锦纶纤维经纬线编织而成,且优选三叶形截面。异形截面的锦纶纤维层31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0027]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亲肤性家纺面料,包括复合内层(1)、加强层(2)和面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内层(1)与人体贴附,所述加强层(2)设置在所述复合内层(1)的外表面上,所述面层(3)设置在所述加强层(2)的外表面上;所述复合内层(1)包括桑蚕丝纤维层(11)、亲肤棉纤维层(12)和吸湿排汗层(13);所述桑蚕丝纤维层(11)与人体贴附,所述亲肤棉纤维层(12)设置在所述桑蚕丝纤维层(11)的外表面上,所述吸湿排汗层(13)设置在所述亲肤棉纤维层(12)的外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亲肤性家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内层(1)的整体厚度设置为0.8

1.0mm,所述桑蚕丝纤维层(11)、所述亲肤棉纤维层(12)和所述吸湿排汗层(13)的厚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亲肤性家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桑蚕丝纤维层(11)上设置有多个呈点阵状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奎敬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佐鲁银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