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24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涉及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技术领域,包括防护壳一、开槽单元和防尘单元;防护壳一内部上下两侧之间设置有开槽单元;防尘单元包含有销轴、壳体、限位块、扭转弹簧和转动组件,所述防护壳一的上下两侧右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销轴,所述壳体的内部上下两侧后端分别与两个销轴的外侧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左侧后端沿上下方向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后侧与防护壳一的前侧右端之间配合连接,在限位块的作用下实现对壳体向左活动位置的限位的作用,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使向右活动的壳体有一个向左的力,使壳体在工作时能够贴合到墙面上,通过壳体实现对开槽时产生的碎屑灰尘的阻挡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
,具体为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家居环境更加美观,现在大部分家庭在装修时都会在墙面开槽,如果梁柱为房屋的骨骼的话,那么墙壁开槽就是房屋的神经血管,墙壁开槽在建筑装修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墙壁上开槽能够隐藏水路管道、电路管道等,再用水泥沙子进行密封,保证了建筑整体的美观性;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215396132U提出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开槽机构,所述壳体的底部且在远离开槽机构位置处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握把,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在开槽机构的背面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壳体的背面且在蓄电池的下方安装有USB充电接口,所述壳体的背面且在USB充电接口的下方安装有充电指示灯,所述壳体的顶部且在握把的下方安装有控制面板;
[0004]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虽然很好的实现了对开槽装置的防尘作用,但是其结构复杂,造价过高,对于普通用户需要一种简洁式的开槽装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在限位块的作用下实现对壳体向左活动位置的限位的作用,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使向右活动的壳体有一个向左的力,使壳体在工作时能够贴合到墙面上,通过壳体实现对开槽时产生的碎屑灰尘的阻挡作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包括防护壳一、开槽单元和防尘单元;
[0007]防护壳一:内部上下两侧之间设置有开槽单元;
[0008]防尘单元:包含有销轴、壳体、限位块、扭转弹簧和转动组件,所述防护壳一的上下两侧右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销轴,所述壳体的内部上下两侧后端分别与两个销轴的外侧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左侧后端沿上下方向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后侧与防护壳一的前侧右端之间配合连接,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侧与防护壳一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前侧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组件。
[0009]在防护壳一的防护作用下,通过开槽单元实现开槽的作用,在销轴的作用下使壳体实现活动的作用,在限位块的作用下实现对壳体向左活动位置的限位的作用,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使向右活动的壳体有一个向左的力,使壳体在工作时能够贴合到墙面上,通过壳体实现对开槽时产生的碎屑灰尘的阻挡作用,在转动组件的作用下降低壳体的左侧前端与墙面之间接触的摩擦力。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包含有方槽和滚轮,所述壳体的前侧上下两端分别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个方槽,所述滚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滚轮分别通过一个转动轴的外侧上下两端与对应的方槽的内部上下两侧之间转动连接。
[0011]在方槽的作用下使滚轮通过活动轴实现转动的作用,在滚轮的转动作用下降低壳体的左侧前端与墙面之间接触的摩擦力。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开槽单元包含有转动轴、开槽刀具和动力组件,所述防护壳一的内部上下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开槽刀具,所述防护壳一的上侧设置有与转动轴的上端之间配合连接的动力组件。
[0013]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带动转动轴的转动,通过转动轴的转动带动开槽刀具的转动,通过开槽刀具的转动实现对指定区域的开槽的作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含有弧形固定块和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弧形固定块固定连接在防护壳一的上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之间电连接。
[0015]在外部电源的作用下带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通过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转动轴的转动。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把手和橡胶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一的后侧沿左右方向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侧中部卡接有橡胶防护壳。
[0017]在把手的作用下实现移动防护壳一的作用下,通过橡胶防护壳增加把手外侧的柔和度,从而起到对使用人员手部的防护作用。
[0018]进一步的,还包括圆环卡槽和防护壳二,所述防护壳一的上侧开设有圆环卡槽,所述圆环卡槽的内部卡接有防护壳二,所述防护壳二位于电机的外侧。
[0019]在圆环卡槽的作用下实现对防护壳二的卡紧作用,通过防护壳二实现对电机外侧的防护作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0021]1、本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设置有开槽单元,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带动转动轴的转动,通过转动轴的转动带动开槽刀具的转动,通过开槽刀具的转动实现对指定区域的开槽的作用;
[0022]2、本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设置有防尘单元,在方槽的作用下使滚轮通过活动轴实现转动的作用,在滚轮的转动作用下降低壳体的左侧前端与墙面之间接触的摩擦力;
[0023]3、在限位块的作用下实现对壳体向左活动位置的限位的作用,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使向右活动的壳体有一个向左的力,使壳体在工作时能够贴合到墙面上,通过壳体实现对开槽时产生的碎屑灰尘的阻挡作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防护壳一、2开槽单元、21转动轴、22开槽刀具、23 弧形固定块、24电机、3防尘单元、31销轴、32壳体、33限位块、 34扭转弹簧、35方槽、36滚轮、4把手、5橡胶防护壳、6圆环卡槽、7防护壳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包括防护壳一1、开槽单元2和防尘单元3;
[0028]防护壳一1:内部上下两侧之间设置有开槽单元2;
[0029]开槽单元2包含有转动轴21、开槽刀具22和动力组件,防护壳一1的内部上下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1,转动轴21的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开槽刀具22,防护壳一1的上侧设置有与转动轴21的上端之间配合连接的动力组件。
[0030]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带动转动轴21的转动,通过转动轴21的转动带动开槽刀具22的转动,通过开槽刀具22的转动实现对指定区域的开槽的作用。
[0031]动力组件包含有弧形固定块23和电机24,电机24通过弧形固定块23固定连接在防护壳一1的上侧,电机24的输出轴与转动轴 21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电机24的输入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之间电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壳一(1)、开槽单元(2)和防尘单元(3);防护壳一(1):内部上下两侧之间设置有开槽单元(2);防尘单元(3):包含有销轴(31)、壳体(32)、限位块(33)、扭转弹簧(34)和转动组件,所述防护壳一(1)的上下两侧右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销轴(31),所述壳体(32)的内部上下两侧后端分别与两个销轴(31)的外侧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壳体(32)的左侧后端沿上下方向设置有限位块(33),所述限位块(33)的后侧与防护壳一(1)的前侧右端之间配合连接,所述壳体(3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扭转弹簧(34),所述扭转弹簧(34)的另一侧与防护壳一(1)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2)的前侧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含有方槽(35)和滚轮(36),所述壳体(32)的前侧上下两端分别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个方槽(35),所述滚轮(36)设置有两个,两个滚轮(36)分别通过一个转动轴的外侧上下两端与对应的方槽(35)的内部上下两侧之间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开槽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逸伦李海靓邢宝石马永来李文军张新游志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公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