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米召礼专利>正文

一种手指遥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11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指遥控器,它应用于无线控制领域,其包括设置在手指上的动环、与所述动环一体设置的触角、与所述触角连接的发射单元和与所述发射单元无线连接的接收单元,所述触角设置在手指关节处,所述发射单元固定设置在手指的背面或侧面,发射单元通过触点与触角连接,所述触点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关节动作带动触角与第一触点连通或与第二触点连通,所述接收单元与受控单元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实用价值高,可以戴在任意手的任意手指上,通过手指关节的动作可完成对受控单元的无线控制,有效避免了遥控器乱放造成的麻烦,其控制精度高,控制过程无干扰,有推广的必要。有推广的必要。有推广的必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指遥控器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控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手指遥控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遥控器的使用可实现远程控制,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遥控器还存在一个问题随处乱放,使用的时候四处寻找,也为使用者增添几分小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指遥控器,不仅方便的实现了远程控制,而且随身携带,控制方便,还不影响使用者的正常动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包括设置在手指上的动环、与所述动环一体设置的触角、与所述触角连接的发射单元和与所述发射单元无线连接的接收单元,所述触角设置在手指关节处,所述发射单元固定设置在手指的背面,发射单元通过触点与触角连接,所述触点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关节动作带动触角与第一触点连通或与第二触点连通,所述接收单元与受控单元电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触点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所述触角与第一容纳腔的中心轴对应,所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分别对称设置在中心轴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发射单元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为一体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中心设有转动轴。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将动环与定环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二容纳腔固定设置在定环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动环通过动杆与连接柱连接,所述定环包括通过支撑杆连接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发射单元固定设置在手指的侧面,所述触角固定设置在连接柱上,所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分别对应设置在连接柱的两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发射单元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实用价值高,可以戴在任意手的任意手指上,手指关节的弯曲和伸直即可完成遥控器对受控单元的开或关。有效避免了遥控器乱放造成的麻烦。其动作灵活,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更重要的是控制精度高,控制过程无干扰因素。其控制过程可靠、经济耐用,有推广的必要。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容纳腔在背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容纳腔在背面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容纳腔在背面与连接柱的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容纳腔在侧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容纳腔在侧面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容纳腔在侧面与连接柱的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容纳腔在侧面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动环;2、动杆;3、转动轴;4、第一容纳腔;5、连接柱;6、第二容纳腔;7、第一固定环;8、支撑杆;9、第二固定环;10、触角;11、第一触点;12、第二触点;13、发射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一种手指遥控器,如图1

7所示,其包括设置在手指上的动环1、与所述动环1一体设置的触角10、与所述触角10连接的发射单元13和与所述发射单元13无线连接的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与受控单元电连接。触角10与发射单元13接通,将触角10与第一触点11或第二触点12连通的信息传递给发射单元13,发射单元13通过无线控制发送给接收单元,接收单元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给受控单元,受控单元按要求完成动作。这样即可将触角10与第一触点11或与第二触点12连通的信息传递给受控单元,实现受控单元的开或关、正转或反转、抓或放等动作的远程控制。
[0024]实施例一,如图1

3所示,所述触角10设置在手指关节处,所述发射单元13可以固定设置在手指的背面。
[0025]发射单元13通过触点与触角10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触点包括第一触点11和第二触点12,关节动作带动触角10与第一触点11连通或与第二触点12连通。根据自己需要可佩戴在任意手指上,手指的弯曲和伸直会通过动环1带动触角10动作,手指弯曲的时候,触角10与第一触点11接通,随后通过发射单元13将该信息无线传递给接收单元,接收单元再将该信息传递给受控单元,受控单元完成相应的动作;同理,当手指伸直的时候动环带动触角10与第二触点12接通,然后通过发射单元13将该信息无线传递给接收单元,接收单元再将该信息传递给受控单元,受控单元完成相应的动作。
[0026]如图3所示,所述触点设置在第一容纳腔4内,所述触角10与第一容纳腔4的中心轴对应,所述第一触点11和第二触点12分别对称设置在中心轴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发射单元13设置在第二容纳腔6内,所述第一容纳腔4和第二容纳腔6为一体设置。手指自然状态时,所述触角1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4的中心轴处与第一触点11和第二触点12均无接通,当需要受控单元开启则需要弯曲手指使触角10与第一触点11接通;当需要受控单元关闭时则需要伸直手指使触角10与第二触点12接通,其控制方便且容易实施。
[0027]实施例二,如图4

7所示,所述触角10设置在手指关节处,所述发射单元13固定设置在手指的侧面,所述第一触点11和第二触点12分别对应设置在中心轴的两侧。触角10设置在连接柱5上,手指的弯曲和伸直会通过动环1带动触角10动作,手指弯曲的时候,触角10与第一触点11接通,随后通过发射单元13将该信息无线传递给接收单元,接收单元再将该
信息传递给受控单元,受控单元完成相应的动作;同理,当手指伸直的时候动环带动触角10与第二触点12接通,然后通过发射单元13将该信息无线传递给接收单元,接收单元再将该信息传递给受控单元,受控单元完成相应的动作。
[0028]如图6所示,所述触点设置在第一容纳腔4内,所述触角10设置在连接柱5上,所述第一触点11和第二触点12分别对称设置在连接柱5的两侧,所述发射单元13设置在第二容纳腔6内,所述第一容纳腔4和第二容纳腔6为一体设置。手指自然状态时,所述触角1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4内与第一触点11和第二触点12均无接通,当需要受控单元开启则需要弯曲手指使触角10与第一触点11接通;当需要受控单元关闭时则需要伸直手指使触角10与第二触点12接通,其控制方便且容易实施。
[0029]可见,容纳腔无论设置在手指的背面还是设置在侧面,受控单元的动作通过手指的弯曲或伸直均可是实现,该手指遥控器佩戴在手指上像戒指一样美观、精致,避免了随处乱放带来的麻烦,其控制方便,控制精度高,不受外界环境的控制,而且控制过程也不受操作者工作状态而受影响,深受用户的喜欢。
[0030]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指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手指上的动环(1)、与所述动环(1)一体设置的触角(10)、与所述触角(10)连接的发射单元(13)和与所述发射单元(13)无线连接的接收单元,所述触角设置在手指关节处,所述发射单元固定设置在手指的背面,发射单元通过触点与触角(10)连接,所述触点包括第一触点(11)和第二触点(12),关节动作带动触角(10)与第一触点(11)连通或与第二触点(12)连通,所述接收单元与受控单元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指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设置在第一容纳腔(4)内,所述触角(10)与第一容纳腔(4)的中心轴对应,所述第一触点(11)和第二触点(12)分别对称设置在中心轴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发射单元(13)设置在第二容纳腔(6)内,所述第一容纳腔(4)和第二容纳腔(6)为一体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指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召礼米梓一米木十
申请(专利权)人:米召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