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896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工作板、打印装置,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相互垂直设置的四个侧板,所述底板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四根支撑杆,所述工作板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四个通孔,通过将支撑杆穿设于所述通孔上实现所述工作板与所述支撑杆的配合,所述工作板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所述打印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顶端,所述打印装置包括移动横轨、移动纵轨和打印头,所述工作板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降温水管,所述降温水管内循环流通有冷却液,解决现有3D打印机底部耗材冷却凝固速度慢进而导致开始打印的时候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三维立体打印机,也称为3D打印机,是快速成型的一种工艺,采用层层堆积的方式分层制作出三维模型,其运行过程类似于传统打印机,只不过传统打印机是将墨水打印到纸质上形成二维的平面图纸,而三维打印机是把液态光敏树脂材料、熔融的塑料丝、石膏粉等材料通过喷射粘结剂或挤出等方式实现层层堆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1593159.3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冷却抽风装置,该装置包括打印室、预热模块、挤出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挤出装置包含加热块和挤出喷头,该3D打印机冷却抽风装置还包括涡流管、冷却环和气泵,涡流管包含高压气进口、冷却出气口和热气出口,热气出口通过气管与预热模块连通,高压气进口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冷却环呈环形的中空管道环绕在挤出喷头的外周,冷却环的两端的空腔的横截面积大于冷却环的中段的空腔的横截面积,在冷却环的中段设有若干连通冷却环的空腔与外部空间的抽气通道,冷却环一端通过管道与废气处理装置连通,冷却环另一端与冷气出口连通。该专利技术方案在对熔融耗材冷却的同时具有对打印室进行抽风净化的作用,然而3D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经常容易存在需要等底部耗材冷却凝固后才能加快上端打印速度,而底部耗材由于处于最底端不容易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冷却装置,解决现有3D打印机底部耗材冷却凝固速度慢进而导致开始打印的时候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工作板、打印装置,所述支撑框架为四方体结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相互垂直设置的四个侧板,所述底板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四根支撑杆,所述工作板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四个通孔,通过将支撑杆穿设于所述通孔上实现所述工作板与所述支撑杆的配合,所述工作板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所述打印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顶端,所述打印装置包括移动横轨、移动纵轨和打印头,所述工作板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降温水管,所述降温水管内循环流通有冷却液。
[0006]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纵轨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移动横轨架设于所述移动纵轨上且可沿所述移动纵轨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打印头设置于所述移动横轨上并且可以沿所述移动横轨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打印头包括主打印喷头和监控摄像头。
[0007]进一步的,所述降温水管呈S型紧密排布。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降温水管贴合所述容置腔的上顶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条定位线,所述定位线为圆环状,各所
述定位线为同心结构,层层向外扩散。
[0010]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通过采用四方体的支撑框架作为外部框架,其能够保证3D打印的过程中不会收到外部干扰,气流或者灰尘等,通过在底板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四根支撑杆,且在工作板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四个通孔,采用将四根支撑杆穿插于四个通孔,能够从四个边角处为工作板提供支撑性能,同时在传动机构工作时也能够保证工作板处于平稳移动状态,保证了打印的精度;通过在工作板内设置有容置腔,在容置腔内设置有降温水管,且降温水管内循环流动有冷却液,该结构设计是能够保证工作板的上表面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目的是当开始进行打印作业时能够迅速对底层打印料进行快速冷却凝固,保证了整体打印作业的高效性。
[0012]2、通过采用移动横轨和移动纵轨的结构,能够使移动到水平面上任意一个位置进行耗材的喷射,同时打印头上设置有监控摄像头,其设置目的为能够在打印过程中实时观察记录打印情况并反馈至中央电脑进行数据分析,判断其打印精度以及是否存在孔洞的情况,提升了打印成品的良品率。
[0013]3、降温水管呈S型紧密排布,能够使降温效率达到最大化。
[0014]4、降温水管贴合所述容置腔的上顶面,能够第一时间针对工作板的上表面进行降温,将熔融耗材的热量进行吸收,使耗材迅速凝固形成固体,保证了产品基座快速形成稳定状态,提升工作效率。
[0015]5、工作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条定位线,定位线为圆环状,各所述线为同心结构,层层向外扩散,定位线用于为打印作业提供定位基准,提升打印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工作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工作板内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一提出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工作板2、打印装置,所述支撑框架1为四方体结构,所述支撑框架1包括底板11和与所述底板11相互垂直设置的四个侧板12,所述底板11和所述侧板12固定连接,所述侧板12上设置有观察窗口121,通过观察窗口121取放产品和观察打印状态,所述底板11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四根支撑杆3,所述工作板2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四个通孔21,通过将支撑杆3穿设于所述通孔21上实现所述工作板2与所述支撑杆3的配合,所述工作板2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传动机构为设置于支撑杆3上的传动链条和通孔21上的传动齿轮,其通过电机驱动,传动机构的结构及传动方式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多赘述,所述打印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顶端,所述打印装置包括移动横轨5、移动纵轨4和打印头6,所述工作板2内设置有容置腔22,所述容置腔22内设置有降温水管8,所述降温水管8内循环流通有冷却液,
冷却液通过连接水管7外接水箱(公知部件图中未示出)进行冷却液的循环供应,所述移动纵轨4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上,所述移动横轨5架设于所述移动纵轨4上且可沿所述移动纵轨4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打印头6设置于所述移动横轨5上并且可以沿所述移动横轨5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所述打印头6包括主打印喷头61和监控摄像头62,所述降温水管8呈S型紧密排布,所述降温水管8贴合所述容置腔22的上顶面,所述工作板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四条定位线23,所述定位线23为圆环状,各所述定位线23为同心结构,层层向外扩散。
[0022]上述实施例中移动横轨5在移动纵轨4上的移动方式、打印头6在移动横轨5上的移动方式以及工作板2的竖直上下移动方式均为通过小型驱动电机驱动部件进行移动,其均为公知驱动移动方式在此不多赘述。
[0023]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工作板、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为四方体结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相互垂直设置的四个侧板,所述底板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四根支撑杆,所述工作板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四个通孔,通过将支撑杆穿设于所述通孔上实现所述工作板与所述支撑杆的配合,所述工作板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所述打印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顶端,所述打印装置包括移动横轨、移动纵轨和打印头,所述工作板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降温水管,所述降温水管内循环流通有冷却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的自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纵轨固定设置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云婷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大宇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