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面级复合材料3D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789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桌面级复合材料3D打印装置,包括机体、底板、x轴滑杆、打印平台、y轴电机、z轴电机、z轴滑杆、导向杆、电源装置、单片机、喷头装置和打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桌面级复合材料3D打印装置,通过设置散热装置在背板前端,其中背板和内部齿轮热量通过导热管导热后通过扇叶高速转动排出热量,实现长时间工作降低喷头装置温度并且进行散热功能,解决了喷头装置长时间工作发热使料丝还未到喷头发生软化导致堵料现象,通过设置打磨装置在底板顶端,其中第五电机通电后打磨轮高速旋转把打印好的模型粗糙印丝在打磨轮上进行抛光打磨,实现对打印的产品打磨抛光功能,解决了打印后的产品印丝明显不可立即进行打磨的问题。

A Desktop-level 3D Printing Device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sktop-level 3D printing device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 bottom plate, an X-axis slider, a printing platform, a Y-axis motor, a Z-axis motor, a Z-axis slider, a guide rod, a power supply device, a single chip computer, a sprinkler device and a grinding device. The desktop-level 3D print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back plate, in which the back plate and the grinding device are arranged. The heat of internal gear is discharged by high-speed rotation of fan blade after heat conduction through heat conducting pipe, which realizes long-term work to reduce the temperature of sprinkler device and carry out heat dissipation function. It solves the blockage phenomenon caused by long-term working heat of sprinkler device, which causes the material filament not to soften before sprinkler occurs. The grinding device is set at the top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grinding wheel rotates at high speed after the fifth motor is electrified. The printed model rough prints are polished and polished on the grinding wheel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polishing and polishing the printed products,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printed products can not be polished immediat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桌面级复合材料3D打印装置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特别涉及一种桌面级复合材料3D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使用的普通打印机可以打印电脑设计的平面物品,而所谓的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打印材料”,长时间赶工期使喷头装置连续工作,导致喷头装置内部齿轮背板发热使材料管还未进入喷头就发热后易发送堵料,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3D打印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喷头装置长时间工作发热使料丝还未到喷头发生软化导致堵料现象,打印后的产品印丝明显不可立即进行打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桌面级复合材料3D打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喷头装置长时间工作发热使料丝还未到喷头发生软化导致堵料现象,打印后的产品印丝明显不可立即进行打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桌面级复合材料3D打印装置,包括机体、底板、内存卡插扣、控制面板、材料管、x轴电机、x轴滑杆、打印平台、y轴电机、y轴滑杆、皮带、z轴电机、z轴滑杆、导向杆、电源装置、单片机、喷头装置和打磨装置,所述机体内侧底部与底板进行焊接,所述机体正端面左侧设置有内存卡插扣,所述机体正端面左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机体后端面中部设置有材料管,所述机体内侧左上部设置有x轴电机,所述x轴电机顶端外侧与x轴滑杆转动连接,所述x轴滑杆外侧与喷头装置转动连接,所述喷头装置底端设置有打印平台,所述机体内侧后上与y轴电机螺栓连接,所述y轴电机通过皮带与y轴滑杆转动连接,所述底板顶端面后侧与z轴电机螺栓连接,所述z轴电机顶端中部与z轴滑杆进行插接,所述z轴滑杆左右两侧设置有导向杆,所述机体内部左侧与打磨装置螺栓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后端面设置有电源装置,所述控制面板后端面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喷头装置由背板、第四电机、齿轮、压线轮、喷头、热熔器、散热装置和弹簧组成,所述背板内侧底部与第四电机螺栓连接,所述第四电机前端与齿轮键连接,所述齿轮左侧设置有压线轮,所述背板底端面与喷头进行插接,所述喷头底部外侧与热熔器进行插接,所述第四电机前端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齿轮右侧设置有弹簧,所述背板底部与x轴滑杆转动连接,所述散热装置由连接座、螺丝、微型电机、扇叶、连接后座和导热管组成,所述连接座正端面侧边通过螺丝与连接后座相连接,所述连接座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外侧与扇叶进行插接,所述连接后座内部与导热管进行插接,所述连接后座后端面与背板进行插接,所述打磨装置由外壳、固定底座、第五电机、连接导线、打磨轮、调速旋钮和电阻模块组成,所述外壳底端面与固定底座螺栓连接,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右侧外部与打磨轮进行插接,所述外壳左端面与连接导线进行插接,所述外壳顶端面设置有调速旋钮,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电阻模块,所述外壳通过固定底座与底板螺栓连接,所述单片机与调速旋钮、内存卡插扣、控制面板、x轴电机、电源装置、y轴电机、第五电机、喷头装置、热熔器和z轴电机电连接,所述电阻模块与电源装置和第五电机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机体长宽高尺寸为120*120*150cm。进一步的,所述机体正端面和左右端面中部为空心。进一步的,所述打印平台表面为光滑玻璃表面,并且打印平台左侧设置有三个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内侧后侧设置有两个导向杆,背板左端面底部两侧设置有两个x轴导向杆。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为51单片机,通用性强并且性能高。进一步的,所述机体材质为304不锈钢,硬度高并且易加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桌面级复合材料3D打印装置,通过设置散热装置在背板前端,其中背板和内部齿轮热量通过导热管导热后通过扇叶高速转动排出热量,实现长时间工作降低喷头装置温度并且进行散热功能,解决了喷头装置长时间工作发热使料丝还未到喷头发生软化导致堵料现象,通过设置打磨装置在底板顶端,其中第五电机通电后打磨轮高速旋转把打印好的模型粗糙印丝在打磨轮上进行抛光打磨,实现对打印的产品打磨抛光功能,解决了打印后的产品印丝明显不可立即进行打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喷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喷头装置结构内部图;图4为本技术打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路框图;图中:机体-1、底板-2、内存卡插扣-3、控制面板-4、材料管-5、x轴电机-6、x轴滑杆-7、打印平台-9、y轴电机-10、y轴滑杆-101、皮带-11、z轴电机-12、z轴滑杆-13、导向杆-14、电源装置-16、单片机-17、喷头装置-8、打磨装置-15、背板-801、第四电机-802、齿轮-803、压线轮-804、喷头-805、热熔器-806、散热装置-807和弹簧-808、连接座-8071、螺丝-8072、微型电机-8073、扇叶-8074、连接后座-8075、导热管-8076、外壳-151、固定底座-152、第五电机-153、连接导线-154、打磨轮-155、调速旋钮-156、电阻模块-15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桌面级复合材料3D打印装置,包括机体1、底板2、内存卡插扣3、控制面板4、材料管5、x轴电机6、x轴滑杆7、打印平台9、y轴电机10、y轴滑杆101、皮带11、z轴电机12、z轴滑杆13、导向杆14、电源装置16、单片机17、喷头装置8和打磨装置15,机体1内侧底部与底板2进行焊接,机体1正端面左侧设置有内存卡插扣3,机体1正端面左侧设置有控制面板4,机体1后端面中部设置有材料管5,机体1内侧左上部设置有x轴电机6,x轴电机6顶端外侧与x轴滑杆7转动连接,x轴滑杆7外侧与喷头装置8转动连接,喷头装置8底端设置有打印平台9,机体1内侧后上与y轴电机10螺栓连接,y轴电机10通过皮带11与y轴滑杆101转动连接,底板2顶端面后侧与z轴电机12螺栓连接,z轴电机12顶端中部与z轴滑杆13进行插接,z轴滑杆13左右两侧设置有导向杆14,机体1内部左侧与打磨装置15螺栓连接,控制面板4后端面设置有电源装置16,控制面板4后端面设置有单片机17,喷头装置8由背板801、第四电机802、齿轮803、压线轮804、喷头805、热熔器806、散热装置807和弹簧808组成,背板801内侧底部与第四电机802螺栓连接,第四电机802前端与齿轮803键连接,齿轮803左侧设置有压线轮804,背板801底端面与喷头805进行插接,喷头805底部外侧与热熔器806进行插接,第四电机802前端设置有散热装置807,齿轮803右侧设置有弹簧808,背板801底部与x轴滑杆7转动连接,散热装置807由连接座8071、螺丝8072、微型电机8073、扇叶8074、连接后座8075和导热管8076组成,连接座8071正端面侧边通过螺丝8072与连接后座8075相连接,连接座8071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8073,微型电机8073外侧与扇叶8074进行插接,连接后座8075内部与导热管8076进行插接,连接后座8075后端面与背板801进行插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桌面级复合材料3D打印装置,包括机体(1)、底板(2)、内存卡插扣(3)、控制面板(4)、材料管(5)、x轴电机(6)、x轴滑杆(7)、打印平台(9)、y轴电机(10)、y轴滑杆(101)、皮带(11)、z轴电机(12)、z轴滑杆(13)、导向杆(14)、电源装置(16)和单片机(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头装置(8)和打磨装置(15),所述机体(1)内侧底部与底板(2)进行焊接,所述机体(1)正端面左侧设置有内存卡插扣(3),所述机体(1)正端面左侧设置有控制面板(4),所述机体(1)后端面中部设置有材料管(5),所述机体(1)内侧左上部设置有x轴电机(6),所述x轴电机(6)顶端外侧与x轴滑杆(7)转动连接,所述x轴滑杆(7)外侧与喷头装置(8)转动连接,所述喷头装置(8)底端设置有打印平台(9),所述机体(1)内侧后上与y轴电机(10)螺栓连接,所述y轴电机(10)通过皮带(11)与y轴滑杆(101)转动连接,所述底板(2)顶端面后侧与z轴电机(12)螺栓连接,所述z轴电机(12)顶端中部与z轴滑杆(13)进行插接,所述z轴滑杆(13)左右两侧设置有导向杆(14),所述机体(1)内部左侧与打磨装置(15)螺栓连接,所述控制面板(4)后端面设置有电源装置(16),所述控制面板(4)后端面设置有单片机(17),所述喷头装置(8)由背板(801)、第四电机(802)、齿轮(803)、压线轮(804)、喷头(805)、热熔器(806)、散热装置(807)和弹簧(808)组成,所述背板(801)内侧底部与第四电机(802)螺栓连接,所述第四电机(802)前端与齿轮(803)键连接,所述齿轮(803)左侧设置有压线轮(804),所述背板(801)底端面与喷头(805)进行插接,所述喷头(805)底部外侧与热熔器(806)进行插接,所述第四电机(802)前端设置有散热装置(807),所述齿轮(803)右侧设置有弹簧(808),所述背板(801)底部与x轴滑杆(7)转动连接,所述散热装置(807)由连接座(8071)、螺丝(8072)、微型电机(8073)、扇叶(8074)、连接后座(8075)和导热管(8076)组成,所述连接座(8071)正端面侧边通过螺丝(8072)与连接后座(8075)相连接,所述连接座(8071)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8073),所述微型电机(8073)外侧与扇叶(8074)进行插接,所述连接后座(8075)内部与导热管(8076)进行插接,所述连接后座(8075)后端面与背板(801)进行插接,所述打磨装置(15)由外壳(151)、固定底座(152)、第五电机(153)、连接导线(154)、打磨轮(155)、调速旋钮(156)和电阻模块(157)组成,所述外壳(151)底端面与固定底座(152)螺栓连接,所述外壳(151)内部设置有第五电机(153),所述第五电机(153)右侧外部与打磨轮(155)进行插接,所述外壳(151)左端面与连接导线(154)进行插接,所述外壳(151)顶端面设置有调速旋钮(156),所述外壳(151)内部设置有电阻模块(157),所述外壳(151)通过固定底座(152)与底板(2)螺栓连接,所述单片机(17)与调速旋钮(156)、内存卡插扣(3)、控制面板(4)、x轴电机(6)、电源装置(16)、y轴电机(10)、第五电机(153)、喷头装置(8)、热熔器(806)和z轴电机(12)电连接,所述电阻模块(157)与电源装置(16)和第五电机(153)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桌面级复合材料3D打印装置,包括机体(1)、底板(2)、内存卡插扣(3)、控制面板(4)、材料管(5)、x轴电机(6)、x轴滑杆(7)、打印平台(9)、y轴电机(10)、y轴滑杆(101)、皮带(11)、z轴电机(12)、z轴滑杆(13)、导向杆(14)、电源装置(16)和单片机(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头装置(8)和打磨装置(15),所述机体(1)内侧底部与底板(2)进行焊接,所述机体(1)正端面左侧设置有内存卡插扣(3),所述机体(1)正端面左侧设置有控制面板(4),所述机体(1)后端面中部设置有材料管(5),所述机体(1)内侧左上部设置有x轴电机(6),所述x轴电机(6)顶端外侧与x轴滑杆(7)转动连接,所述x轴滑杆(7)外侧与喷头装置(8)转动连接,所述喷头装置(8)底端设置有打印平台(9),所述机体(1)内侧后上与y轴电机(10)螺栓连接,所述y轴电机(10)通过皮带(11)与y轴滑杆(101)转动连接,所述底板(2)顶端面后侧与z轴电机(12)螺栓连接,所述z轴电机(12)顶端中部与z轴滑杆(13)进行插接,所述z轴滑杆(13)左右两侧设置有导向杆(14),所述机体(1)内部左侧与打磨装置(15)螺栓连接,所述控制面板(4)后端面设置有电源装置(16),所述控制面板(4)后端面设置有单片机(17),所述喷头装置(8)由背板(801)、第四电机(802)、齿轮(803)、压线轮(804)、喷头(805)、热熔器(806)、散热装置(807)和弹簧(808)组成,所述背板(801)内侧底部与第四电机(802)螺栓连接,所述第四电机(802)前端与齿轮(803)键连接,所述齿轮(803)左侧设置有压线轮(804),所述背板(801)底端面与喷头(805)进行插接,所述喷头(805)底部外侧与热熔器(806)进行插接,所述第四电机(802)前端设置有散热装置(807),所述齿轮(803)右侧设置有弹簧(808),所述背板(801)底部与x轴滑杆(7)转动连接,所述散热装置(807)由连接座(8071)、螺丝(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彬何骏豪庄云婷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大宇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