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92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包括:挡土墙,所述挡土墙的下部设置若干预制管桩,所述预制管桩形成支撑所述挡土墙的支撑组件;所述挡土墙的一侧设置回填区域,所述回填区域自下而上设置C20砼封层、袋装碎石层以及第一回填粘性土层;所述袋装碎石层用于填充回填区域;所述C20砼封层用于封住回填区域的透水进入回填区域的下方;所述挡土墙与所述袋装碎石层的同一高度区域设置有排水管组,所述排水管组用于引流所述袋装碎石层内的透水;还包括位于所述C20砼封层下方的第二回填粘性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挡土墙进行优化改进,在强降雨等恶劣的气象条件下,仍能保证其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基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用于复杂地质条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水利、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的建设,水利水电、铁路、城市地下交通等工程包含了大量路基施工,受主观、客观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路基塌方的情况时有发生,轻者造成大量物资的无谓浪费、人员窝工,重者延误工程工期甚至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别是进行土质环境较差,路基施工过程中,塌方问题更为突出,在受到断层破碎带、软弱围岩、丰富地下水或其他不利因素影响时,塌方的处理非常困难,而且经常会出现反复塌方反复处理的情况,往往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时间,既增加了工程投资又延误了工程工期。因此,设计一种便于安全快捷地处理路基塌方的技术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0003]现有为了考虑塌方,简单考虑直接增设挡土墙,但是年度冬季施工雨水多,导致滑坡面积增大;挡土墙现场排水不畅,路床处理工效低,组织难度大。另外地质情况复杂,软弱土层深浅不一,而且伴随孤石、石笋等,路床处理难度大,现场强夯置换和抗滑挡墙施工互相干扰,工期压力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由于该段地质条件复杂,边坡土体不稳定,受雨水影响多次大面积滑坡给后续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采用良好的墙体结构,通过对回填区域的回填土层的结构设计,以及在对挡土墙进行优化改进,在遇到强暴雨等环境下,安全性较高。
[0005]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包括:
[0007]挡土墙,所述挡土墙的下部设置若干预制管桩,所述预制管桩形成支撑所述挡土墙的支撑组件;
[0008]所述挡土墙的一侧设置回填区域,所述回填区域自下而上设置C20砼封层、袋装碎石层以及第一回填粘性土层;
[0009]所述袋装碎石层用于填充回填区域;所述C20砼封层用于封闭来自第一回填区透过袋装碎石层的水;所述C20砼封层用于封住回填区域的透水进入回填区域的下方;
[0010]所述挡土墙与所述袋装碎石层的同一高度区域设置有排水管组,所述排水管组用于引流所述袋装碎石层内的透水;
[0011]还包括位于所述C20砼封层下方的第二回填粘性土层。C20砼封层用于封闭来自回填区透过袋装碎石层的水,防止其渗入回填区下方,同时按照设定坡度通过排水管将渗透水引拍至挡墙以外。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组包括至少水平平行的两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倾斜度与所述C20砼封层的倾斜度一致,所述排水管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C20砼封层的垂直高度。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填粘性土层的表面还设置有客土喷播网。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制管桩用于地基加固,以及用于挡土墙的抗倾覆,相邻所述预制管桩横向距离相同。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按照间距1.5m设置三排PHC400预制管桩。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挡土墙包括第一挡土墙本体和第二挡土墙本体,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与所述预制管桩连接,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与所述回填区域的一侧设置第一滑坡边坡,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与所述第一挡土墙本体连接的一侧设置第二滑坡边坡,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的上端设置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与所述第一回填粘性土层连通,用于承接所述的第一回填粘性土隔离的地表水。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沟由第一斜坡,垂直坡以及直沟构成,所述第一回填粘性土层连接所述第一斜坡,所述垂直坡由所述第二挡土墙本体垂直向下形成。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坡边坡采取1:3坡率放坡,所述第二滑坡边坡采用1:2坡率放坡,所述挡土墙的基底采用PHC400预制管桩处理。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采用采用良好的墙体结构,通过对回填区域的回填土层的结构设计,以及在对挡土墙进行优化改进,在遇到强暴雨等环境下,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袋装土层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预制管桩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具体施工场景下的施工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创造的限制。
[00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
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9]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0030]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包括:挡土墙100,所述挡土墙100的下部设置若干预制管桩200,所述预制管桩200形成支撑所述挡土墙的支撑组件;所述挡土墙100的一侧设置回填区域300,所述回填区域300自下而上设置C20砼封层320、袋装碎石层330以及第一回填粘性土层340;所述袋装碎石层用于填充回填区域;所述C20砼封层用于封闭来自第一回填区透过袋装碎石层的水;所述挡土墙100与所述袋装碎石层330的同一高度区域设置有排水管组350,所述排水管组用于引流所述袋装碎石层内的透水;还包括位于所述C20砼封层下方的第二回填粘性土层310。C20砼封层用于封住回填区域的透水进入回填区域的下方。
[0031]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组350包括至少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所述挡土墙的下部设置若干预制管桩,所述预制管桩形成支撑所述挡土墙的支撑组件;所述挡土墙的一侧设置回填区域,所述回填区域自下而上设置C20砼封层、袋装碎石层以及第一回填粘性土层;所述袋装碎石层用于填充回填区域;所述C20砼封层用于封闭来自第一回填区透过袋装碎石层的水;所述挡土墙与所述袋装碎石层的同一高度区域设置有排水管组,所述排水管组用于引流所述袋装碎石层内的透水;还包括位于所述C20砼封层下方的第二回填粘性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组包括至少水平平行的两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倾斜度与所述C20砼封层的倾斜度一致,所述排水管的垂直高度高于所述C20砼封层的垂直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填粘性土层的表面还设置有客土喷播网。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易塌方段路基施工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桩用于地基加固,以及用于挡土墙的抗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王孟哲杨仁生杨恩铎陈旗赖德鑫许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