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动量演示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89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角动量演示模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角动量演示模型,包括透明筒体,所述透明筒体的外表面紧固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距离透明筒体较远的一端紧固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粘贴有防滑垫,所述透明筒体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紧固连接有升降杆。该角动量演示模型,通过设置的电动推杆,使该装置调整的时候无需两位工作人员配合调整,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使得实验的时候较为便捷,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透明筒体,便于人员观察到透明筒体内部的结构,使实验人员能够较为直观的观察到该装置的运行轨迹,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动量演示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角动量演示模型
,具体为一种角动量演示模型。

技术介绍

[0002]角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普遍定律之一,反映质点和质点系围绕一点或一轴运动的普遍规律,反映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诸外力对某定点(或定轴) 的合力矩始终等于零的质点和质点系围绕该点(或轴)运动的普遍规律,角动量守恒定律是对于质点,但是传统的实验如茹科夫斯基凳,需要两个人的配合,且数据不够直观,实验起来较为不便。
[0003]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1181335U中提供的一种角动量守恒教学演示教具,其基本描述为:包括支撑座,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其技术通过转动球形把手并启动推杆电机,则可以较为直观的看出角动量的守恒实验结果,但是其装置运行的稳定性较差,其装置中间座的外表面仅由一组推杆电机限制,中间座升降时容易卡死,降低了其装置的实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角动量演示模型,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角动量演示模型,包括透明筒体,所述透明筒体的外表面紧固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距离透明筒体较远的一端紧固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粘贴有防滑垫,所述透明筒体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紧固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升降环,所述升降环伸出透明筒体的侧面紧固连接有拼接板,所述拼接板的上表面紧固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升降杆的外表面对称焊接有两组第一稳定板,所述第一稳定板的内侧面紧固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稳定板,所述第二稳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稳定滑槽,所述稳定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距离滑动杆较远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在透明筒体外表面的铰座。
[0008]优选的,所述升降环的外直径与透明筒体的内直径相同,所述升降环的外表面与透明筒体的内壁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拼接板的外表面紧固连接有拼接杆,且拼接杆距离拼接板较远的一端紧固连接有环形板。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五组,五组所述连接杆在透明筒体的外表面等距安设。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块背向拼接板的中心处开设有供外部座椅底部卡块卡入的卡
槽。
[0012]优选的,所述透明筒体外表面与第二稳定板的水平对应处开设有供第二稳定板滑动的连接滑槽。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角动量演示模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角动量演示模型,通过设置的电动推杆,使该装置调整的时候无需两位工作人员配合调整,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使得实验的时候较为便捷,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透明筒体,便于人员观察到透明筒体内部的结构,使实验人员能够较为直观的观察到该装置的运行轨迹,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16]2、该角动量演示模型,通过设置的连接杆和支撑板,能够对透明筒体的底部进行支撑,增加了透明筒体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该装置固定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升降环,能够对升降杆进行限制,使得升降杆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升降,能够避免升降杆升降时偏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0017]3、该角动量演示模型,通过设置的拼接板,便于人员旋转升降环和连接块,便于调整连接块与外部座椅对接,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第一稳定板、稳定杆、第二稳定板、稳定滑槽、滑动杆、导向板和铰座,实现了该装置的调节功能,能够根据实验人员的需要调整该装置,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透明筒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铰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透明筒体;2、连接杆;3、支撑板;4、防滑垫;5、电动推杆; 6、升降杆;7、升降环;8、拼接板;9、连接块;10、第一稳定板;11、稳定杆;12、第二稳定板;13、稳定滑槽;14、滑动杆;15、导向板;16、铰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角动量演示模型,包括透明筒体1,通过设置的透明筒体1,便于人员观察到透明筒体1内部的结构,使实验人员能够较为直观的观察到该装置的运行轨迹,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透明筒体1的外表面紧固连接有连接杆2,连接杆2距离透明筒体1 较远的一端紧固连接有支撑板3,通过设置的连接杆2和支撑板3,能够对透明筒体1的底部进行支撑,增加了透明筒体1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该装置固定的稳定性,支撑板3的下表面粘贴有防滑垫4,透明筒体1 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的型号为 SD146

85DJ,通过设置的电动推杆5,使该装置调整的时候无需两位工作人员配合调整,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使得实验的时
候较为便捷,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电动推杆5的活塞杆紧固连接有升降杆6,升降杆6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升降环7,通过设置的升降环7,能够对升降杆6进行限制,使得升降杆6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升降,能够避免升降杆6升降时偏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升降环7伸出透明筒体1的侧面紧固连接有拼接板8,通过设置的拼接板8,便于人员旋转升降环7和连接块9,便于调整连接块9与外部座椅对接,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拼接板8 的上表面紧固连接有连接块9。
[0024]在本技术中为了提高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因此设置升降环7的外直径与透明筒体1的内直径相同,升降环7的外表面与透明筒体1的内壁接触,在使用时能够对升降环7进行限制,使升降环7保持较为垂直的状态升降。
[0025]在本技术中为了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因此在拼接板8的外表面紧固连接有拼接杆,且拼接杆距离拼接板8较远的一端紧固连接有环形板,在使用时便于将环形板通过拼接杆安置在拼接板8的外表面,便于使用人员通过环形板旋转升降环7。
[0026]在本技术中为了提高该装置结构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因此设置连接杆2的数量为五组,五组连接杆2在透明筒体1的外表面等距安设,在使用时能够将支撑板3较为稳定安置在透明筒体1的外表面,使得透明筒体1能够较为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动量演示模型,包括透明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筒体(1)的外表面紧固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距离透明筒体(1)较远的一端紧固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下表面粘贴有防滑垫(4),所述透明筒体(1)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的活塞杆紧固连接有升降杆(6),所述升降杆(6)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升降环(7),所述升降环(7)伸出透明筒体(1)的侧面紧固连接有拼接板(8),所述拼接板(8)的上表面紧固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升降杆(6)的外表面对称焊接有两组第一稳定板(10),所述第一稳定板(10)的内侧面紧固连接有稳定杆(11),所述稳定杆(1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稳定板(12),所述第二稳定板(12)的内部开设有稳定滑槽(13),所述稳定滑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4),所述滑动杆(14)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导向板(15),所述导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