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83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其包括底面冷却单元和侧面冷却单元,所述底面冷却单元用于设置于电芯组件的底面处,所述侧面冷却单元用于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相对两侧面处,所述底面冷却单元设有第一流道,所述侧面冷却单元设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底面冷却单元可以设置于电芯组件的底面,两个侧面冷却单元可以分别设置于电芯组件的相对两侧,冷却液可以在第一流道和两个第二流道内循环流动,分别对电芯组件的底面和两个侧面冷却,可以增大冷却面积进而提高冷却效率,并且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连通,使得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的冷却液温度相同,可以保证电芯组件温度的一致性。件温度的一致性。件温度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电池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而为了保证电池正常工作,需要对电池进行散热,使电池温度维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并保证电池温度一致性。
[0003]相关技术中,电池的冷却方式为液冷,而实现这一功能的零部件为冷却板。冷却板一般布置在电池的底面,通过冷却板中的冷却液循环流动,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带走,使电池温度维持在一个最优的温度范围内,并保证电池温度一致性。
[0004]但是,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电池发热量增大,相关技术中冷却电池的方式冷却效率太低,已经无法使电池温度维持在一个最优的温度范围内以及满足电池温度一致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电池的冷却效率,以及保证电池温度的一致性。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其包括底面冷却单元和侧面冷却单元,所述底面冷却单元用于设置于电芯组件的底面处,所述侧面冷却单元用于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相对两侧面处,所述底面冷却单元设有第一流道,所述侧面冷却单元设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0007]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底面冷却单元可以设置于电芯组件的底面,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并且多个电芯沿横向并排设置,两个侧面冷却单元可以分别设置于电芯组件的相对两侧面,并且底面冷却单元与两个侧面冷却单元相邻,底面冷却单元可以设有第一流道,侧面冷却单元可以设有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二流道连通,冷却液可以在第一流道和两个第二流道内循环流动,分别对电芯组件的底面和两个侧面冷却,可以增大冷却面积进而提高冷却效率,并且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连通,使得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冷却液的温度趋近于相同,可以保证电芯组件温度的一致性。
[0008]优选地,所述底面冷却单元包括冷却管和汇流管,所述冷却管与所述汇流管相交设置,所述汇流管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一连通孔,多根所述冷却管的一端分别与各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多根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冷却管远离所述汇流管的一端折弯延伸形成折弯端部,且所述折弯端部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0010]优选地,所述侧面冷却单元包括侧面平板和侧面流道板,所述侧面平板用于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侧面,所述侧面流道板安装于所述侧面平板背向所述电芯组件的一侧。
[0011]优选地,所述侧面流道板至少部分朝向远离所述电芯组件的方向凹陷,所述侧面平板与所述侧面流道板合围形成所述第二流道;所述侧面平板或所述侧面流道板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流道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侧面冷却单元还包括管接头,所述管接头安装于所述侧面流道板,且所述管接头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管接头用于与进水管或出水管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流道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第二流道子流路,各所述第二流道子流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第一流道子流路,各所述第一流道子流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流道子流路连通。
[0015]优选地,所述底面冷却单元包括底面平板和底面流道板,所述底面平板用于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底面,所述底面流道板安装于所述底面平板背向所述电芯组件的一侧,且所述底面流道板至少部分朝向远离所述电芯组件的方向凹陷,所述底面平板与所述底面流道板合围形成所述第一流道。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电芯组件以及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冷却结构。
[0017]本技术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电池模组冷却结构的有益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的俯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路径示意简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汇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面冷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面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底面冷却单元;11、冷却管;111、折弯端部;12、汇流管;121、第一连通孔;2、侧面冷却单元;21、侧面平板;211、第二连通孔;22、侧面流道板;221、第三连通孔;23、管接头;3、电芯组件;4、第一流道;5、第二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
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31]参见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其包括底面冷却单元1和侧面冷却单元2,所述底面冷却单元1用于设置于电芯组件3的底面处,所述侧面冷却单元2用于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3的相对两侧面处,所述底面冷却单元1设有第一流道4,所述侧面冷却单元2设有第二流道5,所述第一流道4与所述第二流道5连通。
[0032]具体地,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可以包括底面冷却单元1和侧面冷却单元2,底面冷却单元1可以设置于电芯组件3的底面,即底面冷却单元1可以贴合于电芯组件3的底面并且对电芯组件3的底面进行降温冷却。
[0033]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有两个侧面冷却单元2,两个侧面冷却单元2分别设置于电芯组件3的相对两侧面,两个侧面冷却单元2均与底面冷却单元1相邻,即两个侧面冷却单元2可以分别贴合于电芯组件3的相对两侧面,分别对电芯组件3的两个侧面进行降温冷却。
[0034]更具体而言,底面冷却单元1可以设有第一流道4,侧面冷却单元2设有第二流道5,第一流道4和第二流道5连通,冷却液可以在第一流道4和两个第二流道5内循环流动,将电芯组件3产生的热量带走,进而对电芯组件3的底面和两个侧面冷却。
[0035]因此,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可以对电芯组件3的三个面进行降温冷却,可以增大冷却面积进而提高冷却效率,并且第一流道4与第二流道5连通,使得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面冷却单元(1)和侧面冷却单元(2),所述底面冷却单元(1)用于设置于电芯组件(3)的底面处,所述侧面冷却单元(2)用于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3)的相对两侧面处,所述底面冷却单元(1)设有第一流道(4),所述侧面冷却单元(2)设有第二流道(5),所述第一流道(4)与所述第二流道(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冷却单元(1)包括冷却管(11)和汇流管(12),所述冷却管(11)与所述汇流管(12)相交设置,所述汇流管(12)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一连通孔(121),多根所述冷却管(11)的一端分别与各所述第一连通孔(121)连通,多根所述冷却管(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流道(5)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1)远离所述汇流管(12)的一端折弯延伸形成折弯端部(111),且所述折弯端部(111)与所述第二流道(5)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冷却单元(2)包括侧面平板(21)和侧面流道板(22),所述侧面平板(21)用于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3)的侧面,所述侧面流道板(22)安装于所述侧面平板(21)背向所述电芯组件(3)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流道板(22)至少部分朝向远离所述电芯组件(3)的方向凹陷,所述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张山峰项兴富赵福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