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自吸锁应急解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79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9
一种车门自吸锁应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拨件、第二拨件、卡爪、应急臂、锁舌、保险杆、第一复位件、第二复位件及第三复位件,应急臂转动后,作用于第一拨销上并驱动保险杆转动,保险杆的第二拨销驱动第二拨件脱开锁舌,同时,应急臂带动卡爪转动,卡爪脱开锁舌,锁舌在第一复位件作用下转动,完成开锁。应急臂动作同时作用于卡爪和第二拨件,这样卡爪和第二拨件同时解除对锁舌的限位,进而自动开锁,运行平稳可靠,结构紧凑合理。结构紧凑合理。结构紧凑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自吸锁应急解锁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车门上的锁具。

技术介绍

[0002]车辆门锁是车辆车身的重要部件组成部分,是一个集安全性、装饰性和工艺性为一体的特殊部件。车辆门锁一般具有内开机构、外开机构及应急解锁机构,内开机构是用于从车内打开车门,外开机构是用于从车外打开车门,应急解锁机构是在失电或电子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情况下使用。目前的应急解锁机构多种多样,但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安装繁琐,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另外提供一种车门自吸锁应急解锁机构。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运行稳定的车门自吸锁应急解锁机构。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门自吸锁应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底座,具有锁口;
[0007]第一拨件,中部能转动地设于前述底座上,一端形成动力输入端;
[0008]第二拨件,能活动地设于前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自吸锁应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具有锁口;第一拨件(31),中部能转动地设于前述底座(11)上,一端形成动力输入端;第二拨件(32),能活动地设于前述第一拨件(31)的另一端;卡爪(9),能转动地设于底座(11)上;应急臂(8),能转动地设于前述底座(11)上并位于卡爪(9)上方;锁舌(7),能转动设于前述底座(11)上并位于前述第二拨件(32)和卡爪(9)之间;该锁舌(7)靠近锁口并具有供锁钩设置的锁槽(71);处于开锁状态下,锁槽(71)与锁口部分重合,处于半锁状态下,锁槽(71)往里转动;处于完全闭锁状态下,锁槽(71)继续往里转动;第一复位件,作用于前述锁舌(7)上并始终迫使锁舌(7)处于开锁状态;保险杆(6),能转动地设于底座(11)上并位于锁舌(7)上方,两端分别具有向下伸出的第一拨销(61)和第二拨销(62),前述的第一拨销(61)靠近应急臂(8)一侧,前述的第二拨销(62)靠近第二拨件(32)一侧;第二复位件,作用于前述第二拨件(32)上并始终迫使第二拨件(32)靠近第二拨销(62)方向移动;以及第三复位件(8b),作用于前述应急臂(8)上并始终迫使应急臂(8)远离靠近第一拨销(61)方向移动;应急臂(8)转动后,作用于第一拨销(61)上并驱动保险杆(6)转动,保险杆(6)的第二拨销(62)驱动第二拨件(32)脱开锁舌(7),同时,应急臂(8)带动卡爪转动,卡爪脱开锁舌(7),锁舌(7)在第一复位件作用下转动,完成开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自吸锁应急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臂(8)上具有受力部(81),所述底座(11)一侧设有安装板(12),该安装板(12)能转动地设有第一开启臂(51)和第二开启臂(52),前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裕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