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增涛专利>正文

医用板爪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6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板爪钩,由手柄、弯钩构成,手柄的两端均弯曲为立面,其中一端立面的下端部设置有锯齿状弯钩,另一端立面的下端部固定有钉钩状弯钩,锯齿状弯钩的端部和钉钩状弯钩的端部均向手柄内侧弯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医用板爪钩具有结构简单、使手术过程更加安全可靠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外科器械,具体地说是医用板爪钩
技术介绍
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必需将手术部位上面覆盖的皮肤或其它体内组织分开,露出手术部位以进行手术。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利用板钩或爪钩进行此类操作的。但是,因板钩的端部过于平缓,手术过程中常常出现被板钩分拉开的皮肤或其它体内组织的“脱钩”现象,而使用爪钩时又常会出现皮肤或其它体内组织被撕破的情况。目前,尚没有一种医用外科器械可以同时避免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这就给手术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不便,也给患者带来许多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板钩和爪钩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医用板爪钩。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现有技术中的板钩和爪钩进行有机的融合,设计成型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板爪钩。其结构由手柄、弯钩构成,手柄的两端均弯曲为立面,其中一端立面的下端部设置有锯齿状弯钩,另一端立面的下端部固定有钉钩状弯钩,锯齿状弯钩的端部和钉钩状弯钩的端部均向手柄内侧弯曲。本技术的医用板爪钩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2)垂直立面的设置,增加了板爪钩与皮肤等各组织的接触面积,使得手术过程中皮肤等组织不易被撕破;(3)垂直立面端部的内弯弯钩的设置,使板爪钩对各组织的定位更为牢固,不易发生“脱钩”现象。附图说明附图1为医用板爪钩的主视结构示意附图2为医用板爪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5、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医用板爪钩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医用板爪钩由手柄1、弯钩构成,手柄1的两端部均弯曲成与手柄1相垂直的垂直立面2、3,立面2的下端部加工有端部向内弯曲的锯齿状弯钩4,立面3的下端部加工有端部向内弯曲的钉钩状弯钩5。本技术的医用板爪钩,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以医用不锈钢为材料,按照说明书附图1、2所示的结构加工即可。本技术的手术用提拉钳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手术过程中既不易发生“脱钩”现象,又不会造成皮肤或其它体内组织的破坏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医用板爪钩,由手柄、弯钩构成,其特征在于手柄的两端均弯曲为立面,其中一端立面的下端部设置有锯齿状弯钩,另一端立面的下端部固定有钉钩状弯钩,锯齿状弯钩的端部和钉钩状弯钩的端部均向手柄内侧弯曲。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板爪钩,由手柄、弯钩构成,手柄的两端均弯曲为立面,其中一端立面的下端部设置有锯齿状弯钩,另一端立面的下端部固定有钉钩状弯钩,锯齿状弯钩的端部和钉钩状弯钩的端部均向手柄内侧弯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医用板爪钩具有结构简单、使手术过程更加安全可靠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文档编号A61B17/02GK2699838SQ20042004097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4日专利技术者王增涛, 张连霞, 吴昊, 朱小雷, 朱磊, 刘志波, 胡勇, 孙文海, 林国栋, 许庆家, 皇甫岩斐, 李任 申请人:王增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医用板爪钩,由手柄、弯钩构成,其特征在于手柄的两端均弯曲为立面,其中一端立面的下端部设置有锯齿状弯钩,另一端立面的下端部固定有钉钩状弯钩,锯齿状弯钩的端部和钉钩状弯钩的端部均向手柄内侧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涛张连霞吴昊朱小雷朱磊刘志波胡勇孙文海林国栋许庆家皇甫岩斐李任
申请(专利权)人:王增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