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脉冲交流电驱动的紫外线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853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冲交流电驱动的紫外线杀菌装置,包括:脉冲电路,用于输出脉冲交流电,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与所述脉冲电路连接的调压电路,用于控制脉冲交流电的输出电压;与所述调压电路连接的调频电路,用于控制脉冲交流电的输出频率;与所述频率控制电路连接的发光紫外线二极管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脉冲交流电驱动紫外线杀菌装置,提高了光效率、降低了发热量。降低了发热量。降低了发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脉冲交流电驱动的紫外线杀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脉冲交流电驱动的紫外线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光灯被开发并商用化后,蓝光灯的开发虽然在持续地进行,但一直没能制作出有效 p

type GaN的技术性难题。直到1998年中村修二找到有效活性化pGaN层Mg的方法,同时打开了blue led的技术时代。GIST新材料工学的Sung

Ju Park教授团队把纳米大小的银(Ag)用作表面等离子物质,以纳米粒子的形态插在LED内部活性层的近处,该技术于 2008年实现了世界首个光效率提高了30%以上的利用表面等离子体的氮化镓LED。之后于 2014年,LG INNOTEK以下一代垂直型技术为基础,变更了LED芯片的设计结构,使光效率提高了30%以上。另外,Tae

Geun Kim高丽大学教授团队用玻璃透明电极、氮化硅(SiNx) 替代一般用于LED透明电极层的ITO用作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提升9%的效率。蓝光灯内产生的光大部分由半导体表面反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脉冲交流电驱动的紫外线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电路,用于输出脉冲交流电,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与所述脉冲电路连接的调压电路,用于控制脉冲交流电的输出电压;与所述调压电路连接的调频电路,用于控制脉冲交流电的输出频率;与所述调频电路连接的发光紫外线二极管模组,用于通过发出紫外线杀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脉冲交流电驱动的紫外线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紫外线二极管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发光紫外线二极管UVC LED,其中一个正向连接,用于使用正向电压,一个反向连接,用于使用反向电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脉冲交流电驱动的紫外线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路包括:交流输入电源VDC1、二极管Df、电感L7、电容C1和电阻R4;交流输入电源VDC1的正极分别与脉冲输出端V_L1的正极、电感L7的一端、二极管Df的负极连接,脉冲输出端V_L1的负极与电感L7的另一端连接后,再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Df的正极分别与交流输入电源VDC1的正极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脉冲交流电驱动的紫外线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电路包括:可调电阻R1、R2、R3、晶闸管K1、K2、K3;脉冲输出端V_L1的正极与可调电阻R3的一端连接,可调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V

L2的正极连接,脉冲输出端V_L1的负极与可调电阻R1的一端连接,可调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V

L2的负极连接,可调电阻R2的两端分别接地,晶闸管K1的正极分别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磊徐丽琼吴叶楠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鼎镓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