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向导接的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827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向导接的电子雾化装置,解决了现有电子雾化器的装配作用力不易控制、泄漏的液体容易进入电源装置内部、无法保障电子雾化装置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侧向导接的电子雾化装置,其包括电源装置和雾化器,电源装置上设有一对第一电极和第一导气机构,雾化器上设有一对第二电极和第二导气机构,电源装置与雾化器沿相对水平方向可分离地卡接配合,对应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互地抵接形成两对用于导电的电极对,对应的第一导气机构与第二导气机构相互插接形成一对用于导气的导气机构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侧向导接的电子雾化装置具有容易控制装配作用力、避免泄漏液体的进入、确保正常工作的优点。正常工作的优点。正常工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向导接的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向导接的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装置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电源装置上的雾化器,电源装置和雾化器上均设有用于电性连接的电极和用于引导气流的导气机构,现有电源装置和雾化器常采用上下竖直方向来装配,该装配方式较为老旧,无法为用户提供新体验,并且由于电源装置和雾化器需要互相插接以形成分别进行导电和导气的电极对和导气机构对,但是,目前竖直方向的装配方式,在重力方向上不易控制施加装配作用力大小,造成施力过大,从而导致电极对和导气机构对中至少之一的损坏,而且,由于雾化器中储存有液态可雾化基质,雾化器时有发生液态可雾化基质和液态可雾化基质雾化所产生的冷凝液的两种不利的液体泄漏情况,在重力作用下,泄漏的液体会从雾化器轻易经电极对或/和导气机构对而流向电源装置,泄漏的液体进入电源装置内部,容易使电源装置电路板短路从而工作异常,进而给电子雾化装置正常使用带来很大安全隐患。
[0003]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容易控制装配作用力、避免泄漏的液体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向导接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装置,其上设有一对第一电极和第一导气机构;雾化器,其上设有一对第二电极和第二导气机构;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雾化器沿相对水平方向可分离地卡接配合,对应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互地抵接形成两对用于导电的电极对,对应的第一导气机构与第二导气机构相互插接形成一对用于导气的导气机构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和设于第一外壳内并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的内壳,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接部,所述雾化器包括第二外壳和与所述第二外壳固定的第三外壳,在所述第三外壳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对应地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在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三外壳各自顶部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设有分别卡接配合的突起和凹槽或者凹槽和突起,在所述第三外壳更接近第二外壳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二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对应地与所述第三卡接部卡接的第四卡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上开设有一进气口,所述内壳设有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导气口,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布置在第一外壳内以形成容纳仓的支架,在容纳仓中布置电池,在内壳上设有供与电池电连接的一对第一电极外露的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一导气机构,在第三外壳上设有供一对第二电极外露的第二开孔和所述第二导气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机构包括设于内壳内侧的中空的凸柱、位于凸柱中的中空的突环以及第一导气孔,所述突环分别与导气口和第一导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气机构包括在所述内壳面对所述雾化器的外侧设有的与所述第一导气孔相连通且中空的导气突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机构还包括一气流传导件,所述气流传导件包括传气孔、容腔、凸起环、气腔和凸起柱,所述传气孔位于所述突环内并与所述导气口相连通,所述容腔内布置有咪头,所述凸起柱向着所述第一导气孔方向延伸,所述传气孔开设于所述凸起柱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骞梁嘉欣林盛泓薛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雷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