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体表弧度可调探测角度的β/γ全身污染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18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体表弧度可调探测角度的β/γ全身污染检测仪,属于辐射监测与放射沾染伤员体表污染检测领域。解决了以解决现有表面污染检测无法对人体体表存在的天然弧度进行精确检测的问题。它包括立柱、底座、弯臂和控制终端,所述底座与立柱的底部相连,所述弯臂包括多个弯臂节,所述多个弯臂节之间通过转轴沿水平方向依次转动相连,位于中间位置的弯臂节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在立柱上,所述弯臂节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半导体探测器,所述弯臂节底部设置有多个超声波测距仪,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探测窗,所述探测窗下方设有半导体探测器。它主要用于体表污染检测。测。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体表弧度可调探测角度的
β
/
γ
全身污染检测仪


[0001]本技术属于辐射监测与放射沾染伤员体表污染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体表弧度可调探测角度的β/γ全身污染检测仪

技术介绍

[0002]核爆炸或发生铀钚核素泄露的核武器核事故,很可能发生放射性物质沾染皮肤的情况,处置不及时可能对皮肤造成持续性损伤。因此,筛选体表有放射性污染人员或伤员并去污是核应急医学救援的主要任务之一,通常使用表面污染检测仪判断人员或伤员体表是否存在放射性污染以及污染程度。多个标准规定了人体表面污染检测方法,虽然检测顺序略有不同,但均要求“对β皮肤污染监测时探头离人体皮肤约1cm、对α污染监测时小于0.5cm、探头移动速度为5cm/s”。由于人体体表表面积较大且多数体表并非水平表面,保持上述距离与移动速度非常困难,且费时费力,是整个核应急医学救援的限速步骤。
[0003]目前常用的可对体表进行放射性污染进行表面污染检测的方法和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
[0004]1、使用表面污染检测仪直接测量如Como170、LB124。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传统表面污染检测方法费时费力,长时间保持与皮肤0.5cm至1cm的距离并保持5cm/s的移动速度仅存在理论上的可能,且人体皮肤表面并非平面,表面污染检测仪仅能与部分皮肤保持上述距离,导致皮肤放射性沾染程度遭到不同程度的低估,存在着测不准、测的慢以及测的累的缺点;
[0005]2、使用手足污染监测仪。该方法最大的特点是仅适用于手足放射性污染检测,对除手足之外的其他部位无能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基于体表弧度可调探测角度的β/γ全身污染检测仪,以解决现有表面污染检测无法对人体体表存在的天然弧度进行精确检测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体表弧度可调探测角度的β/γ全身污染检测仪,它包括立柱、底座、弯臂和控制终端,所述底座与立柱的底部相连,所述弯臂包括多个弯臂节,所述多个弯臂节之间通过转轴沿水平方向依次转动相连,位于中间位置的弯臂节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在立柱上,所述弯臂节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半导体探测器,所述弯臂节底部设置有多个超声波测距仪,所述多个超声波测距仪与多个半导体探测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探测窗,所述探测窗下方设有半导体探测器,所述立柱、底座、弯臂、超声波测距仪和半导体探测器均通过电缆与控制终端相连。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手持式表面污染检测仪,所述手持式表面污染检测仪通过电缆与控制终端相连。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弯臂节的数量为五个,所述位于中间位置的弯臂节外侧的中部
与立柱前端面的中部连接。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位置的弯臂节上设置有三个半导体探测器,其余四个弯臂节上均设置有两个半导体探测器。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内部设有铰链传动装置,所述位于中间位置的弯臂节与立柱之间通过铰链传动装置相连,所述铰链传动装置驱动弯臂的升降。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铰链传动装置通过电缆与控制终端相连。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探测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探测窗对称设置在底座上端面中轴线的两侧。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弯臂的升降速度为5cm/s。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两侧均连接有把手。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属于改进型表面污染检测仪,在当前探测器、集成化电路等技术成熟,可生产性能稳定的表面污染检测仪的背景下,生产技术不存在难点。
[0018]2、本技术的多个半导体探测器可依据检测体表的天然弧度通过超声波测距仪经弯臂节之间的转轴进行自动的角度调节,使多个半导体探测器尽可能贴合人体体表天然弧度且每个受检人员的体表与探测器位置固定,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与可信度;
[0019]3、本技术通过弯臂的升降简化了检测的步骤,减小了工作人员的作业量,提高了检测效率;
[0020]4、本技术通过设置手持式表面污染检测仪,可对手臂内侧或腿内侧等装置检测不到的位置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体表弧度可调探测角度的β/γ全身污染检测仪的整体结构三维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体表弧度可调探测角度的β/γ全身污染检测仪的整体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体表弧度可调探测角度的β/γ全身污染检测仪的整体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体表弧度可调探测角度的β/γ全身污染检测仪的整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6]1‑
立柱,2

底座,3

弯臂节,4

超声波测距仪,5

半导体探测器,6

手持式表面污染检测仪,7

探测窗,8

转轴,9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阐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
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参见图1

4说明本实施方式,它包括立柱1、底座2、弯臂和控制终端,所述底座2与立柱1的底部相连,所述弯臂包括多个弯臂节3,所述多个弯臂节3之间通过转轴8沿水平方向依次转动相连,位于中间位置的弯臂节3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在立柱1上,所述弯臂节3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半导体探测器5,所述弯臂节3底部设置有多个超声波测距仪4,所述多个超声波测距仪4与多个半导体探测器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探测窗7,所述探测窗7下方设有半导体探测器5,所述立柱1、底座2、弯臂、超声波测距仪4和半导体探测器5均通过电缆与控制终端相连,所述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手持式表面污染检测仪6,所述手持式表面污染检测仪6通过电缆与控制终端相连。
[0029]本实施例以受检人员的体表污染检测为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一:将装置通过控制终端调整至开机状态,并进行装置自检以及本底检测,开机后受检人员双脚站立至底座2的探测窗7上并面向立柱1;
[0031]步骤二:通过控制终端控制弯臂升至人体头顶处,然后弯臂自上而下的移动并对人体体表进行检测,其检测原理为: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体表弧度可调探测角度的β/γ全身污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立柱(1)、底座(2)、弯臂和控制终端,所述底座(2)与立柱(1)的底部相连,所述弯臂包括多个弯臂节(3),所述多个弯臂节(3)之间通过转轴(8)沿水平方向依次转动相连,位于中间位置的弯臂节(3)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在立柱(1)上,所述弯臂节(3)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半导体探测器(5),所述弯臂节(3)底部设置有多个超声波测距仪(4),所述多个超声波测距仪(4)与多个半导体探测器(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探测窗(7),所述探测窗(7)下方设有半导体探测器(5),所述立柱(1)、底座(2)、弯臂、超声波测距仪(4)和半导体探测器(5)均通过电缆与控制终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体表弧度可调探测角度的β/γ全身污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手持式表面污染检测仪(6),所述手持式表面污染检测仪(6)通过电缆与控制终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体表弧度可调探测角度的β/γ全身污染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臂节(3)的数量为五个,所述位于中间位置的弯臂节(3)外侧的中部与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民李涛李峰生张琛江其生于慧杰代晶王思念东肃河彭仁军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