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慈熙专利>正文

植物盆栽喂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1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植物盆栽喂食器,包括储水容器、渗透元件;储水容器下端延伸一瓶口,自瓶口灌入足量水;渗透元件设有一接合部及从接合部向下延伸的桩部,接合部组合于瓶口上,接合部的底面且位于桩部的侧边分别设有向上及向下延伸的连接头,向上延伸的连接头供空气导管插入,向下延伸的连接头供软性管件插入,软性管件设有一调节阀;桩部设有一注水孔及与注水孔相通的出水口。其可避免每日浇水或因休假或长期旅途而无法对植物盆栽浇水的麻烦。(*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花盆的自动浇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盆栽喂食器。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或工作环境品质越来越重视,因此,人们经常在周边环境于花盆内栽种植物供观赏,使其具有绿化、美化环境的效果及舒缓工作情绪。对于这些盆栽植物,人们必须经常照顾,定期浇水,花树才不会枯萎。但是,在花盆内栽种花树,需要每日对花盆内土壤进行浇水。然而,有些人一忙不是忘记,就是随便倒水,有些人则因长期出差或休假,因而无法照顾其盆栽,水量过多或过少,皆会影响盆中植物的生长条件。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业者即推出一种植物盆栽自动给水装置,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该种给水装置10包括一渗透元件11、唧筒元件12、导管13及贮液容器14,其中,该渗透元件11的内部贯穿一注水孔17,并将渗透元件11部分高度埋入栽培盆15的土壤16中。另,该渗透元件11的顶端连设有一唧筒元件12,于唧筒元件12的侧边连设有一导管13,该导管13的另端伸至贮液容器14底部。当贮液容器14内装满水,使用者按压唧管元件12时,由于毛细现象将贮液容器14内的水扬传至土壤16内,达到自动给水的目的。然而,这种习用产品在使用时存在如下缺点1、无节流的结构设计,其贮液容器的水分以一定的水量,不间断地经由导管、渗透元件而供给至土壤内部,使得栽培盆内的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以致使有些植物根部容易发生腐败。2、须借由外力才可将贮液容器内的水扬传至土壤内,若一时忙碌忘了按压唧筒元件,则无法适时供给植物水分,使土壤过干,使植物的死亡率提高,使用非常不便。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盆栽喂食器,其贮液容器内的水分或营养剂可对栽培盆内的土壤依预先设定流速持续约1-2周时间给水,避免每日浇水或因休假或长期旅途而无法对植物盆栽进行浇水的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植物盆栽喂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储水容器、一渗透元件;所述储水容器下端延伸一瓶口,可自瓶口灌入足量的水分;所述渗透元件设有一接合部及从接合部向下延伸的桩部,该接合部组合于瓶口上,接合部的底面且位于桩部的侧边分别设有向上及向下延伸的连接头,向上延伸的连接头供空气导管插入,而向下延伸的连接头供软性管件插入,该软性管件的适当处装置有一调节阀;所述桩部设有一注水孔及与注水孔相通的出水口。本技术可避免每日浇水或因休假或长期旅途而无法对植物盆栽进行浇水的麻烦。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习用植物盆栽自动给水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本技术渗透元件的仰视图。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有一储水容器20、一空气导管30、一渗透元件40及一软性管件50。该储水容器20的外形可设计成各种动植物造型或其他造型,并于外表面上印上图案、花纹、植物名称或栽种日期等资料,使其具有增添美感或标识的功能。该储水容器20的下端延伸有一瓶口21,自瓶口21灌入足量的水分,并可在水分中加入营养剂、肥料等,在重力作用下同水分一起由渗透元件40输进土壤60中,使植物更加茁壮,避免枯死。另,该瓶口21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该渗透元件40设有一接合部41及从接合部41向下延伸的桩部42,该接合部41的内壁面设有内螺纹,其可与瓶口21的外螺纹螺合成一体。在接合部41的底面且位于桩部42的侧边分别设有向上及向下延伸的连接头43、44,该连接头43可供空气导管30插入固定,当渗透元件40固定在储水容器20上时,其空气导管30则会伸出水面至适当位置,令进入空气导管30中的空气排出。该连接头44供软性管件50插入,于软性管件50的适当处装置一调节阀51。该调节阀51包括一座体52及一调节轮53,该座体52设有一开口54,于两侧壁的内壁面设有导轨55,可供调节轮5 3的凸耳56置入其中,并顺着导轨55作轴向滑行。又因该导轨55具有一倾斜角度,这样,该调节轮53可于宽度方向调整夹住软性管件50,使进入软性管件50中的空气量产生变化,进而控制渗透元件40的出水量大小,以适用各种大小的栽培盆及花种的需水量。前述的桩部42外形为花瓣状(如图5所示),内部设有一注水孔45,并于桩部42的下端适当处开设有与注水孔45相通的出水口46,令水分可从注水孔45流向出水口46至土壤60。使用本技术时,是将植物盆栽喂食器的桩部42插入土壤60中,使用者可根据栽培盆及花种的需水量调整水量,其调整方式非常简单,只要利用手指移动调整阀51,即可控制进入软性管件50的空气量,而决定出水量的速度。因此,本技术具有适时适当供水,使用方便、提高植物存活率及适用各种植物等优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盆栽喂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储水容器、一渗透元件;所述储水容器下端延伸一瓶口,可自瓶口灌入足量的水分;所述渗透元件设有一接合部及从接合部向下延伸的桩部,该接合部组合于瓶口上,接合部的底面且位于桩部的侧边分别设有向上及向下延 伸的连接头,向上延伸的连接头供空气导管插入,而向下延伸的连接头供软性管件插入,该软性管件的适当处装置有一调节阀;所述桩部设有一注水孔及与注水孔相通的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盆栽喂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储水容器、一渗透元件;所述储水容器下端延伸一瓶口,可自瓶口灌入足量的水分;所述渗透元件设有一接合部及从接合部向下延伸的桩部,该接合部组合于瓶口上,接合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慈熙
申请(专利权)人:朱慈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