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77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根底端梁、沿高度方向设置至底端梁的角柱、隔板和端门;隔板沿高度方向设置至集装箱内,并将集装箱沿长度方向上分隔为电缆间和设备间;端门沿高度方向设置至靠近电缆间的底端梁的上方;端门铰接至角柱;靠近电缆间的底端梁设置有凹槽,且凹槽构造为从电缆间向集装箱外延伸且向下倾斜,以允许电缆间的电缆从凹槽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装箱在使用时,电缆抽出不会影响集装箱端门的关闭。缆抽出不会影响集装箱端门的关闭。缆抽出不会影响集装箱端门的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海洋工程中的电缆设备通常通过集装箱运输和存放,使用时打开集装箱箱门并从中取出电缆。处于海洋环境中的集装箱需要面临海上恶劣气候环境的影响,通常易受到侵蚀。此外,装有电缆的设备箱,电缆的抽出会妨碍到设备箱的关门作业,并且因为频繁地需要抽出电缆应用,不易于设备箱内的防水,箱体在遭遇风雨等恶劣海上环境下,不能保证密封性。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及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
[0006]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根底端梁;
[0007]沿高度方向设置至所述底端梁的角柱;
[0008]隔板,所述隔板沿所述高度方向设置至所述集装箱内,并将所述集装箱沿所述长度方向上分隔为电缆间和设备间;以及
[0009]端门,所述端门沿所述高度方向设置至靠近所述电缆间的所述底端梁的上方,且所述端门铰接至所述角柱;
[0010]其中,靠近所述电缆间的所述底端梁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构造为从所述电缆间向所述集装箱外延伸且向下倾斜,以允许所述电缆间的电缆从所述凹槽穿出。
[0011]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根底侧梁;
[0012]沿高度方向设置至所述底侧梁的立柱;以及
[0013]侧门,所述侧门设置至所述集装箱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侧边,所述侧门沿所述高度方向设置至所述底侧梁的上方,且所述侧门铰接至所述立柱。
[0014]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0015]底横梁,所述底横梁沿所述宽度方向连接至所述两根底侧梁之间,多根所述底横梁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以及
[0016]底板,所述底板铺设于所述底横梁的顶部,且所述底板密封连接所述底侧梁和所述底端梁,
[0017]所述底板构造为在所述高度方向上与所述凹槽的顶部平齐,或者所述底板构造为在所述高度方向上高于所述凹槽的顶部。
[0018]可选地,所述底板设置有排水口。
[0019]可选地,所述排水口设置至所述设备间,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地漏。
[0020]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排水构件,所述排水构件设置至所述集装箱的底部,并且所述排水构件连通所述排水口。
[0021]可选地,所述排水构件的出口设置至所述集装箱外,所述排水构件为排水管或者排水槽。
[0022]可选地,所述电缆间内设置有:
[0023]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至所述底侧梁和所述隔板;以及
[0024]电缆缠绕转轴,所述电缆缠绕转轴架设至所述固定架。
[0025]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0026]铰链装置,所述铰链装置设置至所述立柱,并用于连接所述侧门,以及
[0027]防撞板,所述防撞板设置至所述立柱,所述防撞板靠近所述铰链装置设置,且所述防撞板构造为向所述集装箱的外侧延伸并超出所述铰链装置。
[0028]可选地,所述集装箱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涂层。
[0029]根据本技术的集装箱,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根底端梁、沿高度方向设置至底端梁的角柱、隔板和端门;隔板沿高度方向设置至集装箱内,并将集装箱沿长度方向上分隔为电缆间和设备间;端门沿高度方向设置至靠近电缆间的底端梁的上方;端门铰接至角柱;靠近电缆间的底端梁设置有凹槽,且凹槽构造为从电缆间向集装箱外延伸且向下倾斜,以允许电缆间的电缆从凹槽穿出。本技术的集装箱在使用时,电缆抽出不会影响集装箱端门的关闭。
附图说明
[0030]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
[0031]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2为根据图1集装箱的爆炸图;
[0033]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侧视示意图;
[0034]图4为沿图3中线A

A所截的剖面示意图;
[0035]图5为根据图3中集装箱的在端门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沿图5的线B

B所截的剖面示意图;
[0037]图7为根据图2的集装箱的侧门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8为沿图7中的线C

C所截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0039]图9为根据图7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
[0041]100:集装箱
[0042]111:底端梁
[0043]112:底侧梁
[0044]113:底横梁
[0045]114:底板
[0046]115:角柱
[0047]116:立柱
[0048]120:凹槽
[0049]131:侧门
[0050]141:端门
[0051]150:隔板
[0052]161:排水口
[0053]162:排水构件
[0054]171:门铰链座
[0055]172:防撞板
[0056]181:固定架
[0057]182:电缆缠绕转轴
[0058]D1:长度方向
[0059]D2:宽度方向
[0060]D3: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61]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62]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
[0063]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根底端梁;沿高度方向设置至所述底端梁的角柱;隔板,所述隔板沿所述高度方向设置至所述集装箱内,并将所述集装箱沿所述长度方向上分隔为电缆间和设备间;以及端门,所述端门沿所述高度方向设置至靠近所述电缆间的所述底端梁的上方,且所述端门铰接至所述角柱;其中,靠近所述电缆间的所述底端梁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构造为从所述电缆间向所述集装箱外延伸且向下倾斜,以允许所述电缆间的电缆从所述凹槽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根底侧梁;沿高度方向设置至所述底侧梁的立柱;以及侧门,所述侧门设置至所述集装箱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侧边,所述侧门沿所述高度方向设置至所述底侧梁的上方,且所述侧门铰接至所述立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底横梁,所述底横梁沿所述宽度方向连接至所述两根底侧梁之间,多根所述底横梁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以及底板,所述底板铺设于所述底横梁的顶部,且所述底板密封连接所述底侧梁和所述底端梁,所述底板构造为在所述高度方向上与所述凹槽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志凯冯坤闫霞王欣王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