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舱罩组合式通风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767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舱罩组合式通风过滤装置,将扇叶设计为折线形结构,扇叶上设计有挡雨部和沙槽,扇叶排列组合叶片间形成曲线风道,大风经过曲线风道有效的缓冲了气流直吹时的力量,使风力变缓,避免对过滤棉的撕裂;雨水和风沙经过曲线风道时使一部分雨水和沙子被扇叶阻挡,另外的雨水和沙子经过曲线风道风力已经变小,最终沿着扇叶流下窗框内而经过导水槽排出窗外,避免对过滤棉的破坏;扇叶安装在窗框焊合内侧,通过丝网封闭在侧窗内侧,可防止扇叶脱落,增加了安全系数。固定装置采用专用的压过滤棉的装置,此结构拆卸方便,安装简单且强度高。装简单且强度高。装简单且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舱罩组合式通风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专用于高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中,属于风力发电机舱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舱罩组合式通风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对机舱罩及上面的配套组件过滤器功能、质量、效率成本等需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0003]现有设备上的通风过滤窗结构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多专注于通风过滤功能,并且此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由于机舱罩总成一般安装在百米的高空塔架上,风向随机多变,所以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当遇到大雨和大风沙时雨水通过通风口进入后打湿滤材、加速滤材老化而起不到过滤作用,灰尘和异物进入对电机设备运行带来危害; 2.沙尘通过通风口进入滤材,并堵塞滤材,导致通气量下降,阻力变高,通风的不顺畅导致散热效果降低,对机舱内部设备带来危害;3. 过滤棉定期维护清洗或更换,需要一种易操作且功能牢靠的装置;4. 随着风力发电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配套成本控制也越来越严格,目前市场需要一种多功能,质量好,成本低,安全可靠,性能高的过滤器产品。
[0004]针对以上遇到的各种弊端,作为风电领域技术人员,非常有必要设计一款机舱罩组合式通风过滤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舱罩,其将通风、过滤、防雨和防沙的多种功能集于一体;通过对该产品组装工艺优化,降低了成本,安全性能得到提高。
[0006]本技术所述方案如下表述:一种机舱罩组合式通风过滤装置,其包括框架、扇叶、丝网、过滤装置、固定装置;所述的扇叶设置在出风一侧,所述的丝网设置在进风一侧,丝网的上部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丝网上。
[0007]所述的丝网采用非平面设置。
[0008]所述的扇叶为折线形结构设置,其上部设置固定点,其横截面采用折线形状结构。
[0009]所述的扇叶包括至少两个锁紧孔,扇叶最底部设置有V型折边, V型折边上设置有底部挡板,V型折边连接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后侧通过过渡板连接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后侧连接着导流板;所述的第一挡板延伸出过渡板实现初步气流阻挡;第二挡板延伸出V型折边实现二次气流阻挡。
[0010]所述的丝网焊接设置在框架内部,其实现扇叶的阻挡防护。
[0011]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一个中部铰接座,所述的中部铰接座上铰接有前后两个折叠杆,折叠杆的尾端皆设置有定位分支,两个折叠杆在中部铰接座支撑后实现整个固定装置的支撑结构成型。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根据风阻力学原理,其扇叶设计采用折线
形状结构,扇叶上设计有挡雨部和沙槽,扇叶排列组合叶片间形成曲线风道,大风经过曲线风道有效的缓冲了气流直吹时的力量,使风力变缓,避免对过滤棉的撕裂;雨水和风沙经过曲线风道时使一部分雨水和沙子被扇叶阻挡,另外的雨水和沙子经过曲线风道风力已经变小,最终是沿着扇叶流下窗框内而经过导水槽排出窗外,避免对过滤棉的破坏;扇叶安装在窗框焊合内侧,通过丝网封闭在侧窗内侧,可防止扇叶脱落,增加了安全系数。固定装置采用专用的压过滤棉的装置,此结构拆卸方便、安装简单,强度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主视竖向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A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中B区域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3中C区域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固定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扇叶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技术后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本技术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为图9中D区域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框架;11、导水槽,2、扇叶,21、V型折边,211、沙槽,22、第一锁紧孔,23、连接边,24、第一挡板,25、第一锁紧孔,26、第二挡板,27、过渡板,28、导流板,3、螺钉,4,不锈钢丝网,5、过滤棉,6、固定装置,61、中部铰接座,62、折叠杆,63、定位分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5]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舱罩组合式通风过滤装置,如附图所示,其包括框架1、扇叶2、不锈钢丝网4、过滤棉5、固定装置;所述的扇叶1采用铝合金型材设计,其设置在出风一侧,具体结构如图5、 7所示:包括两个锁紧孔,扇叶2最底部设置有V型折边21,V型折边上设置有底部挡板,V型折边中部设置有第一锁紧孔22,通过第一锁紧孔22实现与框架的侧壁锁紧固定,V型折边上连接第一挡板24,第一挡板24的后侧通过过渡板24连接第二挡板26,第二挡板26的后侧通过过渡板24连接着导流板28;所述的第一挡板24延伸出过渡板27实现初步气流阻挡;第二挡板26延伸出V型折边21 实现二次气流阻挡。
[0026]通过以上结构设置,扇叶2采用折线形结构,根据风阻力学原理设计有挡雨功能并设计有沙槽211。扇叶2排列组合叶片后在叶片间形成曲线风道,大风经过曲线风道有效的缓冲了风直吹时的力量,使风力变缓,雨水和风沙经过曲线风道时由于风速变缓雨滴打在扇叶上惯性减小,使一部分雨水和沙子被扇叶阻挡并落入沙槽211,另一部分雨水和沙子进入经过曲线风道时力度已经变小,最终是顺着扇叶2 流下窗框内而经过导水槽11排出窗外,所述的导水槽11设置在框架 1的侧边板体边缘处。所述的丝网设置在进风一侧,丝网的上部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丝网上。
[0027]所述的不锈钢丝网采用波浪形状设计,不锈钢丝网4焊接在框架 1内部,将过滤棉5贴合放置在不锈钢丝网4外侧并用固定装置压制在波浪形状的不锈钢丝网4槽内,使过滤棉5呈折线形状,增加过滤面积。
[0028]所述的固定装置如图6所示,其包括一个中部铰接座61,所述的中部铰接座61上铰接有前后两个折叠杆62,折叠杆的尾端皆设置有定位分支63,两个折叠杆在中部铰接座内部结合点处过盈配合,当两个折叠杆呈直杆结构时,两个折叠杆相互支撑实现整个固定装置的支撑结构成型,以此可实现过滤棉5在不锈钢丝网4上的固定,方便组装以及拆卸,使维护以及更换滤料更加便捷。
[0029]进一步的,所述的扇叶2安装在框架1内侧,扇叶一侧焊接有不锈钢丝网,此种结构将扇叶封闭在侧窗内侧,可有效的防止扇叶脱落,增加了安全系数。
[0030]总结:本技术通过以上结构设计,将扇叶设计为折线形结构,根据风阻力学原理,设计有挡雨和沙槽,扇叶排列组合叶片间形成曲线风道,大风经过曲线风道有效的缓冲了风直吹时的力量,使风力变缓,避免对过滤棉的撕裂;雨水和风沙经过曲线风道时使一部分雨水和沙子被扇叶阻挡,另外的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舱罩组合式通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框架、扇叶、丝网、过滤装置、固定装置;所述的扇叶设置在出风一侧,所述的丝网设置在进风一侧,丝网的上部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丝网上;所述的扇叶为折线形结构,其上部设置固定点,其横截面采用折线形状结构;所述的扇叶包括至少两个锁紧孔,扇叶最底部设置有V型折边,V型折边上设置有底部挡板,V型折边连接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后侧通过过渡板连接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后侧连接着导流板;所述的第一挡板延伸出过渡板实现初步气流阻挡;第二挡板延伸出V型折边实现二次气流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宇刘从兴吕玉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