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锚杆的分布式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767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锚杆的分布式监测装置,包括第一锚杆和第二锚杆,位于第一锚杆所在的外壁设置有沿轴线方向设置的感测光缆,所述感测光缆的一端部连接于控制中心,另一端部从第一锚杆的尾部沿轴线外壁引出至头部后再反向引出;第二锚杆所在的前端部设置有两组扩张器,同时通过扩张器向外扩张并对钻孔内壁的岩土体进行扩张加固,从第一锚杆引出的感测光缆继续从第二锚杆的尾部沿轴线外壁引出至头部后再反向引出;第一锚杆与第二锚杆采用上下水平设置于基坑不同深度地层的水平钻孔内。可以获得传感光缆沿线各点的应力应变,实现对锚杆受力变形的全分布式监测,克服传统点式监测的漏检和引线繁多的缺点,极大地提高了监测效率。提高了监测效率。提高了监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锚杆的分布式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基坑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坑锚杆的分布式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高层建筑不断修建,基坑深度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增大,相应地对基坑工程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锚杆作为基坑支护的主要手段,具有结构轻、柔韧度强、延展性好、造价低、施工简便、适应性强、工期短及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基坑支护中得到广泛应用。
[0003]深基础工程施工期间,随着开挖进行,基础工程内部土体卸载将会引起基底的回弹;挡土结构与基础工程周边土体相互作用,如果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刚度和强度不足,将造成支护结构倾斜甚至土体滑坡、基础工程坍塌等事故;同时,基础工程施工的降水过程造成的工程地质问题也频发,如土体固结从而导致周边土体地面沉降不均,严重的带来地裂缝灾害,也有砂土地层由于抽水导致砂土损失甚至发生管涌流沙事故等。
[0004]锚杆作为基础支护的主要手段,具有结构轻、柔韧度强、延展性好、造价低、施工简便、适应性强、工期短及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基础支护中得到广泛应用,因而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锚杆的分布式监测装置,包括第一锚杆(1)和第二锚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杆(1)呈直管状结构,同时位于第一锚杆(1)所在的外壁设置有沿轴线方向设置的感测光缆(3),所述感测光缆(3)的一端部连接于控制中心,另一端部从第一锚杆(1)的尾部沿轴线外壁引出至头部后再反向引出;所述第二锚杆(2)所在的前端部设置有两组扩张器(21),同时通过扩张器(21)向外扩张并对钻孔内壁的岩土体进行扩张加固,从第一锚杆(1)引出的感测光缆(3)继续从第二锚杆(2)的尾部沿轴线外壁引出至头部后再反向引出;所述第一锚杆(1)与第二锚杆(2)横向设置于基坑不同深度地层的水平钻孔内;所述第一锚杆(1)与第二锚杆(2)呈多节管状分布连接,并通过法兰件(101)实现相互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刚王振雪李刚强王晔王晓菊任宏德吴发群李冬艳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