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保护气道的双腔型喉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66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保护气道的双腔型喉罩,它包括通气罩、通管管,其特征在于在通气罩上面的凹陷处的前面设置两个近似圆形开口,开口处设置上端开口内置囊袋,内置囊袋随型设计,在通气罩前端吸引开口处的下端设置一个扁椭圆形开口,开口处设置下端开口内置囊袋,内置囊袋随形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双腔型喉罩整体相对封闭,不影响喉罩套囊的充气。上下两个开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收集胃内的反流物,主要规避常规术前禁食水患者胃内残留物造成的反流和误吸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尤其是小儿和儿童,从而提高麻醉的安全性。从而提高麻醉的安全性。从而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保护气道的双腔型喉罩


[0001]本技术属于临床麻醉
,特涉及对喉罩的并发症反流误吸有很大改进。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效保护气道的双腔型喉罩。

技术介绍

[0002]喉罩是介于气管插管和面罩正压通气之间的一种通气工具,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反流误吸的问题一直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最大阻碍。经多次迭代的喉罩已对反流误吸问题、对位问题、密封问题等问题有了极大的改进,同时也作为困难气道时及急救复苏中紧急通气道使用,但是作为声门上气道,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发生误吸的风险依然存在。尤其在小儿的一些手术中喉罩的应用依然有3%左右疑似误吸的发生。另有文献报道双腔型喉罩反流误吸的发生在2/10000左右。
[0003]反流误吸是麻醉时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胃内压力过高,尤其在麻醉诱导期,致残留的胃内容物逆流进入咽喉腔并随之进入气道的过程。四代喉罩有食管通路,虽然已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反流误吸这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还是时常会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传统双腔喉罩无法解决反流误吸的问题。本技术克服了双腔喉罩无法完全避免误吸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有效保护气道的双腔型喉罩。
[0005]本专利技术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
[0006]1、由于喉罩作为声门上通气装置,是不能应用于饱胃的病人的,因此本设计主要针对择期手术常规禁食水的患者。
[0007]2、常规禁食水的患者,胃内还是会存在一些残留物,主要是胃液,尤其是小儿患者。虽然四代喉罩有食管通路,但是目前临床实际工作中,尤其是短小手术很少放置胃管,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食管通路的意义。
[0008]3、由于四代喉罩本身就有食管通路,理论上给反流物提供了一个通路,但是反流始终无法完全避免。造成误吸的反流物,在喉罩对位良好的情况下,由于喉罩前端近似扁平的设计,只能从通气罩上下两个缝隙中溢出,上端溢出物溢出后由于重力作用会落到喉罩的通气罩的凹陷处,本技术上端开口位于患者平卧位最低点,可以收集上端溢出的液态溢出物,下端开口同样可以收集从下端溢出的液体溢出物,收集后由于重力作用会向下压后罩通气罩的下表面,达到更好的封闭作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误吸的发生。
[0009]4、因此,本设计可以再很大程度上规避胃内残留物造成的反流误吸的风险。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如下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一种有效保护气道的双腔型喉罩,它包括通气罩5、通气管6,其特征在于在通气罩上面的凹陷处的前面设置两个近似圆形开口3,开口处设置上端开口内置囊袋4,内置囊袋随型设计,在通气罩前端吸引开口处的下端设置一个扁椭圆形开口1,开口处设置下端开口
内置囊袋2,内置囊袋随形设计。
[0012]本技术所述的有效保护气道的双腔型喉罩,其上端内置囊袋容积为3

5ml;下端囊袋容积为4

6ml。囊袋的材质为相对较硬质的硅胶。
[0013]本技术更加详细的描述如下:
[0014](1)一种有效保护气道的双腔型喉罩,它根据现有的四代双腔喉罩的基础上做出改进,主要包括通气管和上下段各有开口并带有内置储存液体功能囊袋的通气罩。
[0015](2)喉罩上端内侧正中做一个扁椭圆的开口。于套囊内部链接一个囊袋,囊袋采用质硬一些的材料,可以根据喉罩前部的楔形空间走形去做。整体相对封闭,不影响喉罩套囊的充气。
[0016](3)引流端下端做一个扁椭圆的开口于引流通路两侧与2个随型的囊袋连接,囊袋质软,初始时贴壁,有液体进入时张开、张开的囊袋可以更好的封闭食管开口处。
[0017]本技术公开的有效保护气道的双腔型喉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积极效果在于:
[0018](1)本技术设计的双腔型喉罩整体相对封闭,不影响喉罩套囊的充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反流和误吸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从而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0019](2)本设计和现有的i

geal喉罩相比,具有一定的塑形功能,在可以有效的收集反流物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气密性。
[0020](3)本设计对于五官科的手术应用喉罩更具有临床意义。由于此类手术头面部需要铺巾遮盖,有溢出物麻醉医师难于及时发现,且对于少量的溢出物可以完全收纳,从而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双腔型喉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通气罩上面的凹陷处上端囊袋结构示意图;其中
[0023]1扁椭圆形开口2下端开口内置囊袋3近似圆形开口
[0024]4上端开口内置囊袋5通气罩6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技术。除非特别说明,本技术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技术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有效保护气道的双腔型喉罩,它包括通气罩5、通气管6,其特征在于在通气罩上面的凹陷处的前面设置两个近似圆形开口3,开口处设置上端开口内置囊袋4,内置囊袋随型设计,在通气罩前端吸引开口处的下端设置一个扁椭圆形开口1,开口处设置下端开口内置囊袋2,内置囊袋随形设计。上端内置囊袋容积为3

5ml;下端囊袋容积为4

6ml。囊袋的材质为相对较硬质的硅胶。
[0028]实施例2
[0029]双腔型喉罩的使用方法如下:
[0030]此类双腔喉罩置入方法与普通双腔喉罩相同,麻醉诱导达麻醉深度满意后,采用盲探法即可,喉罩置入后充气,调整位置,通气满意即可。
[0031]其优势在于,如果不预防性置入胃管引流胃内容物的话,这种新型喉罩可以有效的收集胃内残留的反流物,如果常规置入胃管的话也可以有效防止胃管堵塞或者弯折所造成的胃内容物沿缝隙溢出,而造成的反流和误吸。
[0032]在详细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该项技术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技术亦不受说明书中所举实例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保护气道的双腔型喉罩,它包括通气罩(5)、通气管(6),其特征在于在通气罩上面的凹陷处的前面设置两个近似圆形开口(3),开口处设置上端开口内置囊袋(4),内置囊袋随型设计,在通气罩前端吸引开口处的下端设置一个扁椭圆形开口(1),开口处设置下端开口内置囊袋(2),内置囊袋随形设计。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洪远刘伟郭如如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