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664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呼吸装置包括壳体;气囊,设在壳体内,气囊上连接有带流量表的输气软管;呼吸面罩,设在壳体外部,并与由壳体上所开设通孔穿出的输气软管连通;压缩机构,设在壳体内,用于对气囊施压外力,使得气囊内气体由输气软管输出;管径调节机构,设在壳体内,用于调节输气软管的管径,包括套设在输气软管上的扎带环以及与扎带环的穿出端连接的牵拉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呼吸装置不能根据患者不同的发病程度,控制呼吸装置的供氧量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环境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系统。包括气体的通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以及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肺。鼻、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及各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此外,胸膜和胸膜腔是呼吸的辅助装置。
[0003]当人体出现心血管疾病,会影响呼吸系统的正常吸气与呼气,具体症状如下:

心绞痛、心脏瓣膜病等,会使心肌供血不足,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呼吸困难;

急性心肌梗死也会引起急性左心衰,从而出现急性肺水肿、肺淤血,进而影响呼吸系统的正常吸气与呼气。而为了提高血氧含量,改善低血氧症患者的症状,保证组织供氧,代偿由于血流减少而导致的组织供氧减少的问题,就需要通过吸氧改善。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所给出用于吸氧的呼吸装置,都属于精密仪器,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如果伴随有呼吸窘迫或缺氧症状的患者去心血管内科就医时,通常需要通过呼吸装置改善低氧问题,当出现低氧症的患者较多时,需要大量购置呼吸装置,这样会花费大量的资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已申报的专利(CN204319448U)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给出了采用湿膜加湿器和氧气流量控制阀调节氧气的湿度和输入量,保证患者吸入的氧气不会干燥,湿度足够,二氧化碳吸收器和氧气回收管实现对呼出气体的回收再利用,又不影响吸氧效果,有效降低了吸氧成本,解决了购置精密仪器花费大量资金的问题,但是该呼吸装置并不能根据患者不同的发病程度,控制呼吸装置的供氧量。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调控供氧量的呼吸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包括:壳体;气囊,设在壳体内,所述气囊上连接有带流量表的输气软管;呼吸面罩,设在壳体外部,并与由壳体上所开设通孔穿出的输气软管连通;压缩机构,设在壳体内,用于对气囊施压外力,使得气囊内气体由输气软管输出;管径调节机构,设在壳体内,用于调节输气软管的管径,包括套设在输气软管上的扎带环以及与扎带环的穿出端连接的牵拉组件。
[0007]优选地,所述输气软管外壁上设有两个圆环凸起,所述扎带环设在位于两个圆环凸起之间的输气软管上。
[0008]优选地,所述扎带环包括扎带和开设在扎带一端的穿设孔,所述扎带的另一端为穿出端,所述扎带穿出端由扎带的穿设孔穿出,用于使扎带围成扎带环,所述扎带环的穿出端与牵拉组件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扎带环的穿出端通过滑动组件与牵拉组件连接,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筒、滑块以及沿滑动筒筒长方向开设的滑槽,所述扎带环的穿出端由滑动筒的底端穿
入滑动筒内部,并与设在滑动筒内部的滑块连接,且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筒通过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连接杆与壳体内壁连接,牵拉组件与位于滑动筒顶部上方的滑块连接。
[0010]优选地,位于两个圆环凸起之间的输气软管上设有防滑纹。
[0011]优选地,所述牵拉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齿轮、齿条、长度伸缩杆,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壳体的后侧壁转动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通过减速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穿设并并固定连接在位于壳体内的旋转轴上,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且齿条通过固定杆与壳体的内壁沿纵向滑动连接,所述齿条的端部与扎带环的穿出端相连的滑块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为正反电机,并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挤压板、固定板和支撑杆,所述电动推杆与挤压板连接,固定板通过支撑杆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气囊设在挤压板与固定板之间,电动推杆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与电源电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挤压板与固定板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弧形凹槽。
[0014]优选地,所述弧形凹槽内设有防滑纹。
[0015]优选地,所述壳体由透明树脂材料制成,所述气囊上设有与气瓶连通的带阀门的输气管。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给出的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能够合理的设定氧气需求量,在进行调配时,解决现有技术中呼吸装置并不能根据患者不同的发病程度,控制呼吸装置的供氧量的问题,具体操作需要启动压缩机构的控制开关,压缩机构按压气囊,气囊内的气体经压缩进入输气软管内,并经呼吸面罩输出,而启动管径调节机构用于调控输气软管的管径,从而调节输气软管内输出的气流量,具体的调控,是使牵拉组件拉拽扎带环的穿出端,从而缩紧输气软管的内径,进而使得流经此处输气软管的气流量减小,从而起到限流作用,而具体的气流量的流速通过流量表的数值监测获得,通过流量表的监测数值,逐步调整牵拉组件向上牵拉扎带环的高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的扎带环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的滑动组件、扎带环与牵拉组件连接关系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壳体,2.气囊,3.输气软管,4.呼吸面罩,5.压缩机构,5

1.电动推杆,5

2.挤压板,5

3.固定板,5

4.支撑杆,6.管径调节机构,6

1.扎带环,6

2.牵拉组件,6

21.旋转轴,6

22.齿轮,6

23.齿条,6

24.固定杆,7.滑动组件,7

1.滑动筒,7

2.滑块,8.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给出的呼吸装置不仅价格昂贵,并不能根据患者不同的发病程度,控制呼吸装置的供氧量,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给出的呼吸装置能够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0026]实施例
[0027]如附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包括:壳体1、气囊2、呼吸面罩4、压缩机构5和管径调节机构6,其中气囊2设在壳体1内,气囊上连接有带流量表的输气软管3;呼吸面罩4设在壳体1外部,并与由壳体1上所开设通孔穿出的输气软管3连通;压缩机构5设在壳体1内,用于对气囊2施压外力,使得气囊2内气体由输气软管3输出;管径调节机构6设在壳体1内,用于调节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气囊(2),设在壳体(1)内,所述气囊上连接有带流量表的输气软管(3);呼吸面罩(4),设在壳体(1)外部,并与由壳体(1)上所开设通孔穿出的输气软管(3)连通;压缩机构(5),设在壳体(1)内,用于对气囊(2)施压外力,使得气囊(2)内气体由输气软管(3)输出;管径调节机构(6),设在壳体(1)内,用于调节输气软管(3)的管径,包括套设在输气软管(3)上的扎带环(6

1)以及与扎带环(6

1)的穿出端连接的牵拉组件(6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软管(3)外壁上设有两个圆环凸起,所述扎带环(6

1)设在位于两个圆环凸起之间的输气软管(3)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环(6

1)包括扎带和开设在扎带一端的穿设孔,所述扎带的另一端为穿出端,所述扎带穿出端由扎带的穿设孔穿出,用于使扎带围成扎带环(6

1),所述扎带环(6

1)的穿出端与牵拉组件(6

2)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环(6

1)的穿出端通过滑动组件(7)与牵拉组件(6

2)连接,所述滑动组件(7)包括滑动筒(7

1)、滑块(7

2)以及沿滑动筒(7

1)筒长方向开设的滑槽,所述扎带环(6

1)的穿出端由滑动筒(7

1)的底端穿入滑动筒(7

1)内部,并与设在滑动筒(7

1)内部的滑块(7

2)连接,且滑块(7

2)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筒(7

1)通过沿水平方向设置的连接杆(8)与壳体(1)内壁连接,所述牵拉组件(6

2)与位于滑动筒(7

1)顶部上方的滑块(7

2)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个圆环凸起之间的输气软管(3)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洁吴鸿孙治霞董晓瑞张会超袁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