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56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两静触头、动触头、推动杆部件、线圈和动铁芯,动触头的两端分别与两静触头相对应,推动杆部件顶部与所述动触头活动相连接,推动杆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动铁芯相固定,所述动铁芯配合在线圈的通孔中;所述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分别呈线接触;还包括两永磁体,该两永磁体分别立在所述动触头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且每个永磁体的磁极方向分别位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两静触头和/或动触头设有用于将电弧沿永磁体的吹弧方向引出的引弧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由现有的点接触改为线接触,降低了静触头与动触头的接触电阻及触点间的电动斥力,提升了触点的接触可靠性。了触点的接触可靠性。了触点的接触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高压直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的一种,现有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大多采用动触头直动式结构,即利用两个静触头与一个动触头的配合,根据车载的实际应用,一方面触点需要带载分断,实现“开关”功能,在这过程中会发生触头电弧烧蚀,电弧烧蚀越严重,继电器的寿命越短。另一方面触点需要在“开”之后,持续的载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提升,要求载流工况下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热损耗减小。在客户小体积、低功耗的框架要求下,无法实现线圈安匝值的提升,仅仅通过加大触点压力来降低触点接触电阻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通过对静触头与动触头的接触形式作改进,达到降低静触头与动触头接触电阻电动斥力;提升分断能力的目的。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两静触头、动触头、推动杆部件、线圈和动铁芯,动触头的两端分别与两静触头相对应,推动杆部件顶部与所述动触头活动相连接,推动杆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动铁芯相固定,所述动铁芯配合在线圈的通孔中;所述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分别呈线接触;还包括两永磁体,该两永磁体分别立在所述动触头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且每个永磁体的磁极方向分别位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两静触头和/或动触头设有用于将电弧沿永磁体的吹弧方向引出的引弧结构。
[0005]进一步的,每个静触头与动触头的线接触的方向相同。
[0006]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凸的凸部,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通过其凸部与对应的静触头线接触配合;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一致,或者,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一致。
[0007]进一步的,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凸部的上表面为上凸的第一弧面,该第一弧面的两端位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弧面构成所述动触头的引弧结构;所述静触头用于与所述凸部接触的面为平面,所述平面的四周边缘设有圆倒角,所述圆倒角构成所述静触头的引弧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凸部的上表面为上凸的第一弧面,该第一弧面的两端位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凸部在所述动
触头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承接所述第一弧面并外凸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构成所述动触头的引弧结构;所述静触头底端用于与所述凸部接触的面为平面,所述平面的四周边缘设有圆倒角,所述圆倒角构成所述静触头的引弧结构。
[0009]进一步的,至少一个凸部上与所述静触头接触的部位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或者,至少一个静触头上与所述凸部接触的部位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呈长条状,并沿与所述线接触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形成所述凸部,或者,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通过冲压成型所述凸部,或者,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铆接有铆钉,该铆钉的头部构成所述凸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杆部件包括U型支架、弹簧座、固定片、触点弹簧和推动杆;所述固定片、推动杆的上部和弹簧座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U型支架倒置,且其底部与所述固定片相连接;所述动触头通过触点弹簧装在所述U型支架的顶壁与弹簧座之间,所述推动杆的下部连接所述动铁芯。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上轭铁和至少一下衔铁,上轭铁固定在所述U型支架的顶壁的下端面,下衔铁固定在所述动触头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衔铁呈U型,并套装或插装于所述动触头的中部,且所述下衔铁的两端朝上;所述上轭铁和下衔铁的数量分别为一个,或者,所述上轭铁和下衔铁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两个,且上轭铁与下衔铁一一上下对应。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陶瓷罩,所述两静触头分别穿设于所述陶瓷罩顶部,所述动触头位于所述陶瓷罩内;所述两永磁体分别位于所述陶瓷罩外侧;还包括两个U字形轭铁夹,该两个U字形轭铁夹沿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并围在所述陶瓷罩外侧,所述两永磁体分别位于对应侧的U字形轭铁夹与陶瓷罩之间。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由于所述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分别呈线接触,使得本技术降低了静触头与动触头的接触电阻及触点间的电动斥力,提升了触点的接触可靠性;所述两永磁体及引弧结构的设置,使得触点分离拉弧时,在磁吹磁场的作用下,电弧能沿引弧结构快速外移,且随着触点间隙快速变大,利于电弧弧根外移,从而减少了电弧在触点位置持续烧蚀的时间,减少了触点的磨损,提升了继电器的寿命。
[0017]2、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凸的凸部,通过该凸部与静触头的底端面实现接触配合,使两静触头的结构无需更改,而只需改进动触头两端的结构即可,从而使本技术的动触头、静触头更易于加工成型。
[0018]3、所述第一弧面/第二弧面、平面、圆倒角的设置,使静触头与动触头以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线接触,同时,构成所述引弧结构。
[0019]4、所述凹槽的设置,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实现多点接触,在同等的触点压力下,由于并联的接触电阻小于单个接触点的接触电阻,因此多点接触可以使得继电器触点间的总的接触电阻变小,从而使继电器发热量更小,可靠性更高。此外,动触头与静触头多点接触,还可以实现电流分流,根据电动斥力的原理,多点的电动斥力使得电动斥力下降,有利于产品抗短路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了继电器的可靠性。
[0020]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提
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2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动触头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3]图3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主视图;
[0024]图4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的侧视图;
[0025]图5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静触头与动触头之间的吹弧示意图;
[0026]图6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7]图7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8]图8是实施例一图7的E

E剖视图;
[0029]图9是实施例一本技术在含U字形轭铁夹状态下的吹弧示意图;
[0030]图10是实施例一本技术在无U字形轭铁夹状态下的吹弧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两静触头、动触头、推动杆部件、线圈和动铁芯,动触头的两端分别与两静触头相对应,推动杆部件顶部与所述动触头活动相连接,推动杆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动铁芯相固定,所述动铁芯配合在线圈的通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分别呈线接触;还包括两永磁体,该两永磁体分别立在所述动触头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且每个永磁体的磁极方向分别位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两静触头和/或动触头设有用于将电弧沿永磁体的吹弧方向引出的引弧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每个静触头与动触头的线接触的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凸的凸部,所述动触头的两端分别通过其凸部与对应的静触头线接触配合;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一致,或者,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凸部的上表面为上凸的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的两端位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弧面构成所述动触头的引弧结构;所述静触头用于与所述凸部接触的面为平面,所述平面的四周边缘设有圆倒角,所述圆倒角构成所述静触头的引弧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接触可靠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凸部的上表面为上凸的第一弧面,该第一弧面的两端位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凸部在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承接所述第一弧面并外凸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构成所述动触头的引弧结构;所述静触头底端用于与所述凸部接触的面为平面,所述平面的四周边缘设有圆倒角,所述圆倒角构成所述静触头引弧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文广苏礼季王萌傅大鹏陈松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