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心内科病人的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751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心内科病人的给药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出药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储药管,所述储药管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储药管的外侧设置有管盖,所述管盖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管盖的内部插接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储药管适配的大活塞,所述按压杆的外侧设置有与管盖固定连接的连接弹簧,所述按压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按压板,所述储药管的底部设置有挡药机构。该给药装置,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在取药过程中无需多圈转动瓶盖,操作较为简单,能够有效节约患者的服药自救时间,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障患者生命安全。障患者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心内科病人的给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心内科病人的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0003]对于患有心内科疾病的患者来说,最为危险的是突发性,所以较为严重的患者基本需二十四小时携带急救药物,便于及时自救,但是现有的给药装置,其瓶盖和瓶体的连接方式一般为螺纹连接,在紧急情况下,患者需要将所服用的每种药物的瓶盖一一拧开才能完成取药,这个过程需要患者来回拧多个圈才能完成,操作较为繁琐,非常浪费服药自救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心内科病人的给药装置,该给药装置,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在取药过程中无需多圈转动瓶盖,操作较为简单,能够有效节约患者的服药自救时间,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心内科病人的给药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出药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储药管,所述储药管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储药管的外侧设置有管盖,所述管盖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管盖的内部插接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储药管适配的大活塞,所述按压杆的外侧设置有与管盖固定连接的连接弹簧,所述按压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按压板,所述储药管的底部设置有挡药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挡药机构包括分别滑动连接在储药管底部的挡药板以及分别开设在储药管两侧内壁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小活塞,两侧所述小活塞的相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出通孔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相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挡药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储药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壳体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中侧内壁倾斜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按压板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垫。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1、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管盖,使管盖与储药管脱离,然后通过上提管盖带动大活塞上移,使大活塞脱离储药管,接着将急救药物添加至储药管的内部,并通过两侧挡药板的配合作用将药物储存在储药管的内部,药物添加完毕后重新将大活塞插入储药管,并通过转动管盖实现储药管与管盖的重新连接(在大活塞重新插入储药管的过程中,壳体处于倒置状态,以防药物从储药管的管口下落),当患者需要紧急服药时,只需下压按压板,使按压
板通过按压杆带动大活塞下移,进而使储药管内部压强增大,进而推动左右两侧小活塞相背运动,两侧小活塞通过活动杆带动连接板相背运动,连接板带动两侧挡药板相背运动,使储药管的管口不再被挡药板封闭,药物通过储药管的管口下落并沿着出药口离开壳体,完成取药过程,从而无需多圈转动瓶盖,操作简单,能够有效节约的患者服药自救时间,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储药管与管盖结构连接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1、壳体;2、出药口;3、储药管;4、外螺纹;5、管盖;6、内螺纹;7、按压杆;8、大活塞;9、连接弹簧;10、按压板;11、挡药板;12、通孔;13、小活塞;14、活动杆;15、连接板;16、复位弹簧;17、保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0018]实施例一
[0019]如图1

3所示的一种适用于心内科病人的给药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中侧内壁倾斜设置,便于药物下落,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药口2,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药管3,储药管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4,储药管3的外侧设置有管盖5,管盖5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6,管盖5的内部插接有按压杆7,按压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储药管3适配的大活塞8,按压杆7的外侧设置有与管盖5固定连接的连接弹簧9,按压杆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按压板10,储药管3的底部设置有挡药机构,挡药机构包括分别滑动连接在储药管3底部的挡药板11以及分别开设在储药管3两侧内壁的通孔12,通孔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小活塞13,两侧小活塞13的相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出通孔12的活动杆14,活动杆14的相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挡药板11固定连接的连接板15,连接板15与壳体1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连接板15与储药管3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6。
[0020]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管盖5,使管盖5与储药管3脱离,然后通过上提管盖5带动大活塞8上移,使大活塞8脱离储药管3,接着将急救药物添加至储药管3的内部,并通过两侧挡药板11的配合作用将药物储存在储药管3的内部,药物添加完毕后重新将大活塞8插入储药管3,并通过转动管盖5实现储药管3与管盖5的重新连接在大活塞8重新插入储药管3的过程中,壳体1处于倒置状态,以防药物从储药管3的管口下落,当患者需要紧急服药时,只需下
压按压板10,使按压板10通过按压杆7带动大活塞8下移,进而使储药管3内部压强增大,进而推动左右两侧小活塞13相背运动,两侧小活塞13通过活动杆14带动连接板15相背运动,连接板15带动两侧挡药板11相背运动,使储药管3的管口不再被挡药板11封闭,药物通过储药管3的管口下落并沿着出药口2离开壳体1,完成取药过程,从而无需多圈转动瓶盖,操作简单,能够有效节约的患者服药自救时间,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0021]实施例二
[0022]参照图1,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按压板10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垫17,通过设置保护垫17,起到了对患者按压部位的保护作用。
[00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心内科病人的给药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药口(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药管(3),所述储药管(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4),所述储药管(3)的外侧设置有管盖(5),所述管盖(5)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6),所述管盖(5)的内部插接有按压杆(7),所述按压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储药管(3)适配的大活塞(8),所述按压杆(7)的外侧设置有与管盖(5)固定连接的连接弹簧(9),所述按压杆(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按压板(10),所述储药管(3)的底部设置有挡药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心内科病人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药机构包括分别滑动连接在储药管(3)底部的挡药板(11)以及分别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奕含史明月高晓慧刘宸汐安紫琪王佳宁田晓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鼎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