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折环腔体的音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45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1
一种自带折环腔体的音膜,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计的胴体、折环组及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折环组的外侧端内部;所述折环组包括凸折环、凹折环及折环腔体,所述凸折环与凹折环呈上下对向设置,所述折环腔体位于凸折环与凹折环之间;所述凸折环的内侧贴合于球顶胴体的上表面,且该凸折环的外侧贴合于固定环的上表面;所述凹折环的内侧贴合于胴体的下表面,且该凹折环的外侧贴合于固定环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带折环腔体的复合式的折环组取代传统折环,极大地避免了分割振动引起的大幅度失真问题;且折环组的两个折环呈上下对向设置,比传统折环的支撑力度更加大,能够承受更大的扬声器功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强的推广意义。强的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带折环腔体的音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音膜,尤其涉及一种自带折环腔体的音膜。

技术介绍

[0002]音膜即振膜,也常称“纸盆”,是扬声器的核心部件,是扬声器将电平信号转化为音频信号的关键。扬声器在输入电信号时,电信号经由电磁效应、压电效应或者静电效应原理,带动振膜产生振动,从而发出音频信号。
[0003]常规的音膜结构大多是由胴体、折环及固定环等组成,其中折环又以凸型环最为常见。但常规的凸型折环音膜往往支撑力度并不好,不能承受较大的扬声器功率。且凸型折环的设计,在音膜振动过程中分割振动现象也尤其明显,使音膜的声学效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带折环腔体的音膜。
[0005]一种自带折环腔体的音膜,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计的胴体、折环组及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折环组的外侧端内部。所述折环组包括凸折环、凹折环及折环腔体,所述凸折环与凹折环呈上下对向设置,所述折环腔体位于凸折环与凹折环之间。所述凸折环的内侧贴合于球顶胴体的上表面,且该凸折环的外侧贴合于固定环的上表面。所述凹折环的内侧贴合于胴体的下表面,且该凹折环的外侧贴合于固定环的下表面。
[0006]进一步地,所述凹折环上还设有若干透气通孔,若干所述透气通孔均匀间隔排列且均与折环腔体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胴体上设有若干加强筋组,若干所述加强筋组均自胴体中心向外侧呈放射状排列。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组包括凸加强筋及凹加强筋。所述凸加强筋贴合于胴体的上表面,所述凹加强筋贴合于胴体的下表面。同一加强筋组的所述凸加强筋与凹加强筋呈上下对应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凸加强筋及凹加强筋的宽度自胴体中心向外侧逐渐加宽。所述凸加强筋及凹加强筋的弯曲度自胴体中心向外侧逐渐减小。
[0010]进一步地,所述胴体还包括本体部及复合部。所述本体部与复合部上下贴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贴合有若干凸加强筋,所述复合部的下表面贴合有若干凹加强筋,所述若干所述凸加强筋及凹加强筋分别沿圆周均匀间隔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凸折环的下表面与本体部的上表面贴合,所述凹折环的上表面与复合部的下表面贴合。所述凸加强筋及凹加强筋均与凸折环、凹折环间隔设置。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自带折环腔体的音膜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计带折环腔体的复合式的折环组取代传统折环,能够使振动更加稳固,极大地避免了分割振动引起的大幅度失真问题;且折环组的两个折环呈上下对向设置,比传统折环的支撑力度更加
大,能够承受更大的扬声器功率,使音膜产品的市场应用范围更广;凹折环上设计的多个透气通孔便于散热,能够有效减少高温对音膜产品的不良影响;胴体上双面贴合的多个加强筋组则进一步提升了音膜表面的刚性,不仅使音膜产品的结构更加牢固可靠,还令音膜SPL曲线的高频段得到更有效的延伸,中高频的转折也更加平坦顺缓,极大地优化了音膜产品的声学表现;本技术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带折环腔体的音膜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技术。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带折环腔体的音膜100,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计的胴体10、折环组20及固定环30,所述固定环30设置于折环组20的外侧端内部。
[0020]所述折环组20包括凸折环21、凹折环22及折环腔体23,所述凸折环21与凹折环22呈上下对向设置,所述折环腔体23位于凸折环21与凹折环22之间。所述凸折环21的内侧贴合于球顶胴体10的上表面,且该凸折环21的外侧贴合于固定环30的上表面。所述凹折环22的内侧贴合于胴体10的下表面,且该凹折环22的外侧贴合于固定环30的下表面。所述凹折环22上还设有若干透气通孔24,若干所述透气通孔24均匀间隔排列且均与折环腔体23连通。
[0021]带有折环腔体23的复合式的折环组20,其稳固性及对音膜的支撑力度远大于普通折环,使质地偏软的音膜不仅能够做出更精准有效的振动,从而避免分割振动引起的大幅度失真问题;而且还大大地增加了音膜的振动范围,使音膜能够承受更高功率的驱动。而凹折环22上设计的透气通孔24则提升了折环腔体23与外界的热交换效率,使音膜工作时其内部所累计的热量能够更快散失,减少了因高温而导致的音膜使用寿命缩减及声学效果降低等问题。
[0022]所述胴体10上设有若干加强筋组11,若干所述加强筋组11均自胴体10中心向外侧呈放射状排列。所述加强筋组11包括凸加强筋111及凹加强筋112。
[0023]所述凸加强筋111贴合于胴体10的上表面,所述凹加强筋112贴合于胴体10的下表面。同一加强筋组11的所述凸加强筋111与凹加强筋112呈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凸加强筋111及凹加强筋112的宽度自胴体10中心向外侧逐渐加宽。
[0024]所述凸加强筋111及凹加强筋112的弯曲度自胴体10中心向外侧逐渐减小。胴体10上下表面所贴合的加强筋组11使音膜表面的刚性得到进一步强化,使音膜对SPL曲线的中高频段有着更好的支持与延伸,有效避免了音膜在中高频段易发生掉谷的现象。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胴体10还包括本体部12及复合部13。所述本体部12与复合部
13上下贴合,且所述复合部13呈环状设计。所述本体部12的上表面贴合有若干凸加强筋111,所述复合部13的下表面贴合有若干凹加强筋112,所述若干所述凸加强筋111及凹加强筋112分别沿圆周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凸折环21的下表面与本体部12的上表面贴合,所述凹折环22的上表面与复合部13的下表面贴合。所述凸加强筋111及凹加强筋112均与凸折环21、凹折环22间隔设置。复合设计的胴体10部加强了音膜的刚性,使音膜产品的品质更加可靠。
[0026]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自带折环腔体的音膜100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计带折环腔体23的复合式的折环组20取代传统折环,能够使振动更加稳固,极大地避免了分割振动引起的大幅度失真问题;且折环组20的两个折环呈上下对向设置,比传统折环的支撑力度更加大,能够承受更大的扬声器功率,使音膜产品的市场应用范围更广;凹折环22上设计的多个透气通孔24便于散热,能够有效减少高温对音膜产品的不良影响;胴体10上双面贴合的多个加强筋组11则进一步提升了音膜表面的刚性,不仅使音膜产品的结构更加牢固可靠,还令音膜SPL曲线的高频段得到更有效的延伸,中高频的转折也更加平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折环腔体的音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计的胴体、折环组及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折环组的外侧端内部;所述折环组包括凸折环、凹折环及折环腔体,所述凸折环与凹折环呈上下对向设置,所述折环腔体位于凸折环与凹折环之间;所述凸折环的内侧贴合于球顶胴体的上表面,且该凸折环的外侧贴合于固定环的上表面;所述凹折环的内侧贴合于胴体的下表面,且该凹折环的外侧贴合于固定环的下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折环腔体的音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折环上还设有若干透气通孔,若干所述透气通孔均匀间隔排列且均与折环腔体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折环腔体的音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胴体上还设有若干加强筋组,若干所述加强筋组均自胴体中心向外侧呈放射状排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带折环腔体的音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组包括凸加强筋及凹加强筋;所述凸加强筋贴合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嘉鴻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涌韵音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