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过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701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透过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柔性电子器件光学薄膜技术领域,通过将间苯二胺与芳香族类二胺按预设比例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后,再加入间苯二甲酰氯进行缩聚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加入中和剂,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的聚合物溶液;在聚合物溶液中加入低分子量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调配成浆料,经过流延成形、烘干、拉伸、热定型处理以及退火收卷后,得到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膜相比传统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和耐水解性,无需降低电荷转移络合物(CTC)效应后使用,具有优异的可见光线透过率可直接使用,且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满足在柔性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能够满足在柔性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透过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柔性电子器件光学薄膜
,涉及一种高透过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电器件的发展,传统透明玻璃基板已经无法满足柔性器件的要求,无色透明聚合物由于具有透明、质轻、耐冲击等优点,在图案化显示设备、液晶取向层、光学薄膜、有机光伏太阳能电池板、柔性印刷电路板和触摸屏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光电器件加工时,由于沉积电极薄膜和退火过程中需要高温处理,作为基板的聚合物必须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除了透明性和耐热性之外,作为柔性基板的聚合物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柔韧性、优异的耐溶剂性,并且成膜工艺简单。
[0003]由于市面上在柔性器件透明柔性基板的聚合物膜为改性聚酰亚胺膜,聚酰亚胺由于生产工艺原因,技术门槛高,材料和设备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聚酰亚胺自身较深的颜色使其必须经过改性,降低电荷转移络合物(CTC)效应后方可使用,这无疑又增加了其生产成本和技术难度,无法进行批量化生产,因此,亟需寻求一种材料和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的柔性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透过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将间苯二胺与芳香族类二胺按预设比例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后,再分批加入间苯二甲酰氯进行缩聚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加入中和剂处理后,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的聚合物溶液;S2,在所述的高分子量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的聚合物溶液中加入低分子量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调配成浆料,经过流延成形、烘干、拉伸、热定型处理以及退火收卷后,得到高透过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过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苯二胺与芳香族类二胺的摩尔比为(50~97):(3~50),所述间苯二胺和芳香族类二胺的总摩尔与间苯二甲酰氯的摩尔比(1:1)~(1:1.05);所述浆料中的低分子量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的添加量占总量的3wt%~9wt%;所述加入中和剂中和之后高分子量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的聚合物溶液的pH为7~8.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过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制备高分子量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的聚合物溶液的具体过程为:将间苯二胺与芳香族类二胺按预设比例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后,再分三批加入间苯二甲酰氯进行缩聚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加入中和剂中和后,得到的高分子量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的聚合物溶液,其体系粘度为30 Pa
·
s ~60 Pa
·
s;其中,第一批间苯二甲酰氯加入后反应温度控制在25℃~35℃,搅拌速度为500r/min~800r/min,该阶段反应完成后体系溶液的粘度为0.1 Pa
·
s ~0.3Pa
·
s;第二批间苯二甲酰氯加入后反应温度控制在35℃~45℃,搅拌速度为400r/min~600r/min,该阶段反应完成后体系溶液的粘度为6 Pa
·
s~20 Pa
·
s;第三批间苯二甲酰氯加入后反应温度控制在45℃~65℃,搅拌速度为200r/min ~300r/min,该阶段反应完成后体系溶液的粘度为50 Pa
·
s~80 Pa
·
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过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制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膜的具体过程为:将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加入高分子量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的聚合物溶液中调配成的浆料,于钢带上流延成膜,经高温处理后,将成形的薄膜从钢带上剥离进行干燥后,进入双拉定型工序、热定型处理后,最后进行退火收卷后,得到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膜;其中,所述钢带的粗糙度Ra<0.2μm;所述高温处理的温度为120℃~150℃,高温处理时间为1min~20min;所述干燥温度为130℃~200℃,干燥时间为3min~10min,干燥后薄膜内有机溶剂的含量为0.5wt %~1.5wt %;所述双拉定型工序中,通过调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振虹李丹王梅阁杨东平宋西全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泰和新材高分子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