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87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设备,涉及到烘干设备领域,包括烘干箱和空压机,所述空压机安装在烘干箱的外部,所述烘干箱的内部设有用于盛装物料的滚筒,且烘干箱的内部设有摆动板,所述烘干箱的内部设有控制摆动板的一端间歇上扬的上扬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扬组件使得摆动板在烘干箱的内部像“翘翘板”一样来回的摆动,进而使得位于摆动板上表面的滚筒来回的滚动,滚筒滚动时可以将物料进行翻面,使得烘干更加的均匀,同时由于在滚筒滚动的过程中,仅与滚筒相对应位置处的喷气孔打开,从而使得从喷气孔喷出的热气充分的作用在滚筒内部的物料上,从而避免造成热能的浪费。从而避免造成热能的浪费。从而避免造成热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烘干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生产生活中,节能减排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只有将生产过程中必要的富余能量再次利用,才能有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现有烘干物品的方式主要是在烘干箱内部进行,而烘干箱中大部分采用电加热板或者蒸气加热的方式,这些方式在烘干物品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在工厂的干燥工序中多采用回收空压机余热的方式,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390468.1提出了利用空压机余热烘干中药材的装置,该装置通过将空压机主机头上的热量转变为热风,并同时使用引风带将热风引入支管内,使得与支管连接的药盘能够接受到空压机的余热,不会将余热散发出去,显然该专利中的烘干方式可以应用于烘干茶叶中,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的弊端:1、该专利将空压机产生的热量通过管道输送至烘干箱的内部,且管道位于烘干箱的外部,显然这会造成热量的流失,进而导致热能的浪费,同时对烘干箱内部的中药的烘干效果较差;2、该专利并未在药盘的内部设置“翻动机构”,而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1)和空压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2)安装在烘干箱(1)的外部,所述烘干箱(1)的内部设有用于盛装物料的滚筒(8),滚筒(8)为金属网状结构,且烘干箱(1)的内部设有将滚筒(8)进行支撑的摆动板(6),摆动板(6)的底部与竖向安装杆(9)的顶端活动铰接,竖向安装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烘干箱(1)的内部,所述烘干箱(1)的内部设有控制摆动板(6)的一端间歇上扬的上扬组件,且摆动板(6)靠近上扬组件的一端处于非上扬状态时,则摆动板(6)靠近上扬组件的一端处于下沉状态,滚筒(8)在摆动板(6)的上表面来回滚动,滚筒(8)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滚筒(8)的两端设有将其密封的密封组件,所述摆动板(6)的内部开设有分气腔(7),所述烘干箱(1)壁内层结构中设有与空压机(2)上的出气管连通的第一输气通道(17),第一输气通道(17)通过充气管(11)与分气腔(7)的内部相互连通,摆动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分气腔(7)相互连通的喷气孔(28),所述摆动板(6)上设有将喷气孔(28)间歇打开的排气组件,且排气组件使得仅与滚筒(8)相对应位置处的喷气孔(28)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烘干箱(1)上还设有与烘干箱(1)内部相互连通的排气管(3);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在喷气孔(28)内部沿喷气孔(28)轴向来回移动的第二活动杆(30),所述第二活动杆(30)的底端与分气腔(7)内部的第二密封塞(2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密封塞(29)的另一端通过压缩弹簧与分气腔(7)的内壁固定连接,与第二密封塞(29)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二密封塞(29)将喷气孔(28)密封,且第二活动杆(30)伸出喷气孔(28)的上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连接在滚筒(8)两端的空心圆盘(33),空心圆盘(33)的内部开设有盘形空腔(34),且盘形空腔(34)的内部盛装有黏滞性流体,且黏滞性流体未充满盘形空腔(3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扬组件包括充气缸(12)、驱动杆(19)和活塞板(23),所述充气缸(12)竖向设置,充气缸(12)的内部设有上下移动的活塞板(23),活塞板(23)的底部通过拉伸弹簧与充气缸(12)的底部固定连接,活塞板(23)的顶部固定设有伸出充气缸(12)顶部的驱动杆(19),且驱动杆(19)的顶端通过柔性连接件(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瑞达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