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聊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悬浮隧道模型水下初张力调节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687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悬浮隧道张力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隧道模型水下初张力调节实验装置。提供一种能够真实模拟隧道入水,便于得出精确数据的悬浮隧道模型水下初张力调节实验装置。一种悬浮隧道模型水下初张力调节实验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撑架、水箱、导轨、滑动架、隧道模型和调节机构,第一支撑架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水箱,水箱内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导轨,导轨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连接有隧道模型,水箱上设有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卷线轮组件对拉绳进行收放,从而便于实验人员真实模拟出悬浮隧道入水的全过程,从而对张力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和分析,使得实验数据更加精确。使得实验数据更加精确。使得实验数据更加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浮隧道模型水下初张力调节实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悬浮隧道张力实验
,尤其涉及一种悬浮隧道模型水下初张力调节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悬浮隧道是一种跨越水域的新型交通结构,依靠水的浮力支撑隧道的重量,由于悬浮隧道修建于水中,因此能够很好的避免水上环境的影响,但是悬浮隧道目前并未形成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人们都在对悬浮隧道进行研究开发,由于水下情况复杂多变,需要对悬浮隧道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模拟实验,从而确保悬浮隧道具备安全性能,支持正常的交通运行,现有悬浮隧道模型水下初张力调节实验装置,难以直观的模拟隧道入水的情况,同时对于模型入水的状态无法精确的把控,从而无法完整的获得悬浮隧道的真实物理响应。
[000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现在研发一种能够真实模拟隧道入水,便于得出精确数据的悬浮隧道模型水下初张力调节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装置难以直观的模拟隧道入水的情况,同时对于模型入水的状态无法精确的把控,从而无法完整的获得悬浮隧道的真实物理响应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真实模拟隧道入水,便于得出精确数据的悬浮隧道模型水下初张力调节实验装置。
[0005]技术方案:一种悬浮隧道模型水下初张力调节实验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撑架、水箱、导轨、滑动架、隧道模型和调节机构,第一支撑架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水箱,水箱内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导轨,导轨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连接有隧道模型,水箱上设有用于对隧道模型入水时进行模拟调节的调节机构。
[0006]进一步说明,调节机构包括有支撑板、卷线轮组件、导向架和拉绳,水箱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均连接有卷线轮组件,水箱左右两部的上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导向架,左侧的滑动架与左侧的卷线轮组件之间连接有拉绳,右侧的滑动架与右侧的卷线轮组件之间也连接有拉绳。
[0007]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形变机构,形变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架、固定板、弹簧和连接块,水箱左右两部上侧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之间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底部连接有弹簧,弹簧底端连接有连接块。
[0008]进一步说明,第一支撑架上开有安装孔,便于实验人员对第一支撑架进行固定安装。
[0009]进一步说明,卷线轮组件包括有卷线轮和转把,支撑板顶部均转动式连接有卷线轮,卷线轮前侧均连接有转把。
[0010]进一步说明,连接块底部为弧形设计,能够贴合隧道模型的外缘,使得接触更加密切。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卷线轮组件对拉绳进行收放,从而
便于实验人员真实模拟出悬浮隧道入水的全过程,从而对张力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和分析,使得实验数据更加精确。
[0012]2、本技术通过使用不同状态的水对隧道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根据弹簧的压缩程度判断不同状态的水对于隧道模型的张力大小并作出记录,同时在弹簧和连接块的配合下,能够使得隧道模型入水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形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形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的标记:1:第一支撑架,2:水箱,3:导轨,4:滑动架,5:隧道模型,6:调节机构,61:支撑板,62:卷线轮组件,63:导向架,64:拉绳,7:形变机构,71:第二支撑架,72:固定板,73:弹簧,74: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1]一种悬浮隧道模型水下初张力调节实验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第一支撑架1、水箱2、导轨3、滑动架4、隧道模型5和调节机构6,第一支撑架1上开有安装孔,便于实验人员对第一支撑架1进行固定安装,第一支撑架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水箱2,水箱2用于承载清水,水箱2内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导轨3,导轨3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4,导轨3均对滑动架4起到导向作用,滑动架4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连接有隧道模型5,隧道模型5用于模拟隧道进行实验,水箱2上设有调节机构6,用于对隧道模型5入水时进行模拟调节。
[0022]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调节机构6包括有支撑板61、卷线轮组件62、导向架63和拉绳64,水箱2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板61,支撑板61上均连接有卷线轮组件62,卷线轮组件62包括有卷线轮和转把,支撑板61顶部均转动式连接有卷线轮,卷线轮前侧均连接有转把,水箱2左右两部的上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导向架63,左侧的滑动架4与左侧的卷线轮组件62之间连接有拉绳64,右侧的滑动架4与右侧的卷线轮组件62之间也连接有拉绳64,拉绳64均绕在导向架63上,导向架63均能够对拉绳64进行导向。
[0023]在对悬浮隧道模型5进行水下初张力实验时,使用本装置能够辅助实验人员快速模拟现场情况,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模拟实验数据,首先向水箱2内添加足量的清水,之后使用卷线轮组件62将拉绳64均进行收卷,使得滑动架4均带动隧道模型5向上运动脱离水面,之后实验人员可以开始着手对数据进行记录,准备就绪后控制卷线轮组件62对拉绳64均进行放出,从而使得滑动架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带动隧道模型5开始向下滑动复位,随着隧道模型5接触水面,实验人员停止放出拉绳64,开始记录隧道模型5与水接触后的张力变化,之后随着再缓慢放出拉绳64,直到隧道模型5完全进入水中,在这个过程中,实验人员
可以通过控制卷线轮组件62随时停止隧道模型5的下放,通过对一系列数据进行记录比对分析,得出隧道模型5在与水接触时不同状态的张力大小,当实验结束后,将水箱2中的清水倒出即可,综上所述,通过卷线轮组件62对拉绳64进行收放,从而便于实验人员更好的模拟出悬浮隧道入水的全过程,从而对张力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和分析,使得实验数据更加精确。
[0024]如图1、图5和图6所示,还包括有形变机构7,形变机构7包括有第二支撑架71、固定板72、弹簧73和连接块74,水箱2左右两部上侧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架71,第二支撑架71之间连接有固定板72,固定板72底部连接有弹簧73,弹簧73底端连接有连接块74,连接块74底部能够与隧道模型5进行接触,连接块74底部为弧形设计,能够贴合隧道模型5的外缘,使得接触更加密切。
[0025]在对隧道模型5进行实验时,可以对水箱2内的水进行更换,例如使用盐分较高的水模拟海水,正常状态的水模拟淡水等,在使用不同状态的水进行测试时,随着隧道模型5接触水面,会因为水的张力不同对隧道模型5进行推动,从而使得连接块74向上运动,造成弹簧73压缩,实验人员可以根据弹簧7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隧道模型水下初张力调节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第一支撑架(1)、水箱(2)、导轨(3)、滑动架(4)、隧道模型(5)和调节机构(6),第一支撑架(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水箱(2),水箱(2)内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导轨(3),导轨(3)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4),滑动架(4)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连接有隧道模型(5),水箱(2)上设有用于对隧道模型(5)入水时进行模拟调节的调节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隧道模型水下初张力调节实验装置,其特征是:调节机构(6)包括有支撑板(61)、卷线轮组件(62)、导向架(63)和拉绳(64),水箱(2)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板(61),支撑板(61)上均连接有卷线轮组件(62),水箱(2)左右两部的上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导向架(63),左侧的滑动架(4)与左侧的卷线轮组件(62)之间连接有拉绳(64),右侧的滑动架(4)与右侧的卷线轮组件(62)之间也连接有拉绳(6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家遥苏志彬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