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667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包括装夹梁和复合C形夹;装夹梁上对称设置有卸扣;该装夹梁通过中心回转轴与复合C形夹连接;复合C形夹包括横梁、对称设于横梁两侧的C形夹、对称设于C形夹上的夹紧臂组件和用以连接夹紧臂组件的正反丝杆轴组件;C形夹上设有用以固定板件的装夹槽;夹紧臂组件包括通过销轴连接的第一夹紧臂和第二夹紧臂;正反丝杆轴组件包括正反丝杆轴、短杠杆轴和长杠杆轴;两C形夹通过正反丝杆轴的旋转,驱动短杠杆轴和长杠杆轴带动夹紧臂组件压紧板件,实现板件的快速装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板件的快速装夹,且在板件翻身过程中不会出现板件滑落等安全问题,节约人力以及钢板钩的消耗。节约人力以及钢板钩的消耗。节约人力以及钢板钩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板件的装夹翻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板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移动翻身安全性越来越突出;目前板件一般采用钢板钩住板件的一侧,再采用吊具设备将板件钩吊起,使得板件的一侧抬起,然后移动吊具设备,从而进行板件的移动翻身动作,但是由于钢板钩在起吊过程中抓力变化幅度很大,打滑脱钩的现象随时会发生,且板件的加工面也容易损坏,安全问题突出,除此之外,人力善后工作量较大,钢板钩的消耗也很大。
[0003]鉴于上述情况,亟待设计一种新的板件装夹翻身工装,能够实现对板件的快速装夹,且在板件翻身过程中不会出现板件滑落等安全问题,节约人力以及钢板钩的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通过复合C形夹与正反丝杆轴组件配合使用,利用正反丝杆轴组件的旋转驱动长短杠杆轴带动夹紧臂转动将板件压向反向紧定螺钉实现对板件的快速夹紧,使得在板件翻身过程中不会出现板件滑落等安全问题,节约人力以及钢板钩的消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包括装夹梁以及与所述装夹梁连接的复合C形夹;
[0007]所述装夹梁上对称设置有用以连接钢丝绳的卸扣;该装夹梁通过中心回转轴与所述复合C形夹转动连接,该装夹梁与复合C形夹之间设有定位销;
[0008]所述复合C形夹包括与所述装夹梁连接的横梁、对称设于所述横梁两侧的C形夹、对称设于所述C形夹上的夹紧臂组件以及用以连接所述夹紧臂组件的正反丝杆轴组件;所述C形夹上设有用以固定板件的装夹槽;所述夹紧臂组件包括通过销轴连接的第一夹紧臂和第二夹紧臂;所述正反丝杆轴组件包括正反丝杆轴以及设于所述正反丝杆轴上的短杠杆轴和长杠杆轴,所述短杠杆轴和长杠杆轴用以连接两夹紧臂组件;
[0009]两C形夹通过所述正反丝杆轴的旋转,驱动所述短杠杆轴和长杠杆轴带动所述夹紧臂组件压紧板件,实现板件的快速装夹。
[0010]优选地,所述短杠杆轴用以连接靠近所述正反丝杆轴安装的第一夹紧臂,所述长杠杆轴用以连接远离所述正反丝杆轴安装的第二夹紧臂。
[0011]优选地,所述正反丝杆轴组件上还设有用以连接所述夹紧臂组件的短杠杆轴和长杠杆轴;所述短杠杆轴用以连接靠近所述正反丝杆轴安装的第一夹紧臂,所述长杠杆轴用以连接远离所述正反丝杆轴安装的第二夹紧臂。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紧臂和所述第二夹紧臂的上端均开设有用以连接正反丝杆轴组件的第一轴孔和用以安装所述销轴的第二轴孔。
[0013]优选地,所述C形夹通过所述夹紧臂组件和反向紧定螺钉将板件一侧固定在所述
装夹槽内。
[0014]优选地,所述装夹槽的上槽板上开设有用以安装所述夹紧臂组件的销轴孔;所述装夹槽的下槽板上设有用以安装反向紧定螺钉的螺纹孔。
[0015]优选地,所述定位销设置两个。
[0016]优选地,所述正反丝杆轴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正反丝杆轴端部的旋转手柄。
[0017]本技术的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的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杜绝了对人的伤害及构件的拉伤损坏,安静无噪音,无污染,使用便捷快速、安全、可靠、体积小不占空间,节约了人力及钢板钩的消耗,同时也克服了非重心翻身动力消耗大体积大的缺陷;
[0019]2、本技术的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通过复合C形夹与正反丝杆轴组件配合使用,利用正反丝杆轴组件的旋转驱动长短杠杆轴带动夹紧臂转动将板件压向反向紧定螺钉实现对板件的快速夹紧,整体结构小巧玲珑,无需动力驱动,成本费用低,使用安全可靠,方便耐用。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的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
[0025]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包括装夹梁1以及与装夹梁1连接的复合C形夹2。结合图1所示,装夹梁1上对称设置有用以连接钢丝绳7的卸扣13;该装夹梁1通过中心回转轴11与复合C形夹2转动连接,该装夹梁1与复合C形夹2之间设有定位销12。结合图3所示,复合C形夹2包括与装夹梁1连接的横梁21、对称设于横梁21两侧的C形夹22、对称设于C形夹22上的夹紧臂组件3以及用以连接夹紧臂组件3的正反丝杆轴组件4;C形夹22上设有用以固定板件6的装夹槽;夹紧臂组件3包括通过销轴31连接的第一夹紧臂31和第二夹紧臂32;正反丝杆轴组件4包括正反丝杆轴41以及设于正反丝杆轴41上的短杠杆轴42和长杠杆轴43,短杠杆轴42和长杠杆轴43用以连接两夹紧臂组件3;两C形夹22通过正反丝杆轴41的旋转,驱动短杠杆轴42和长杠杆轴43带动夹紧臂组件3压紧板件6,实现板件6的快速装夹。该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利用两C形夹22上的装夹槽来固定板件6的一侧,再通过正反丝杆轴组件4上的正反丝杆轴41的旋转,驱动短杠杆轴42和长杠杆轴43转动,从而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夹紧臂31和第二夹紧臂32与板件6接触的部分压向钢板,从而实现对板件6的快速夹紧。
[0026]结合图3所示,短杠杆轴42用以连接靠近正反丝杆轴41安装的第一夹紧臂31,长杠杆轴43用以连接远离正反丝杆轴41安装的第二夹紧臂32。
[0027]结合图3所示,第一夹紧臂31和第二夹紧臂32的上端均开设有用以连接正反丝杆轴组件4的第一轴孔和用以安装销轴31的第二轴孔;其中C形夹22两侧的夹紧臂组件3通过销轴31和锁紧螺母34配合安装在C形夹22上。
[0028]结合图1、图2所示,C形夹22通过夹紧臂组件3和反向紧定螺钉5将板件6一侧固定在装夹槽内;即当板件6的一侧置于C形夹22的装夹槽内后,先通过反向紧定螺钉5进行初步固定,然后转动正反丝杆轴41,带动第一夹紧臂31和第二夹紧臂32转动,从而将板件6快速夹紧。
[0029]结合图3所示,装夹槽的上槽板上开设有用以安装夹紧臂组件3的销轴31孔;装夹槽的下槽板上设有用以安装反向紧定螺钉5的螺纹孔。
[0030]结合图3所示,该装夹梁1与复合C形夹2之间的定位销12设置两个,该两个定位销12对称设于中心回转轴11的两侧,该定位销12用以防止复合C形夹2在起吊过程中自行旋转。
[0031]结合图1、图3所示,正反丝杆轴组件4还包括设于正反丝杆轴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夹梁以及与所述装夹梁连接的复合C形夹;所述装夹梁上对称设置有用以连接钢丝绳的卸扣;该装夹梁通过中心回转轴与所述复合C形夹转动连接,该装夹梁与复合C形夹之间设有定位销;所述复合C形夹包括与所述装夹梁连接的横梁、对称设于所述横梁两侧的C形夹、对称设于所述C形夹上的夹紧臂组件以及用以连接所述夹紧臂组件的正反丝杆轴组件;所述C形夹上设有用以固定板件的装夹槽;所述夹紧臂组件包括通过销轴连接的第一夹紧臂和第二夹紧臂;所述正反丝杆轴组件包括正反丝杆轴以及设于所述正反丝杆轴上的短杠杆轴和长杠杆轴,所述短杠杆轴和长杠杆轴用以连接两夹紧臂组件;两C形夹通过所述正反丝杆轴的旋转,驱动所述短杠杆轴和长杠杆轴带动所述夹紧臂组件压紧板件,实现板件的快速装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快速装夹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杠杆轴用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元安周宇淼耿金贯吴凡潘伟秦小兵高云陈建平秦北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