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结构以及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662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7
一种雾化结构以及雾化器,雾化结构包括:储油箱,储油箱的首端开设出气口,尾端开设进气口。雾化芯,位于储油箱内,并且靠近储油箱的尾端一侧。雾化芯包括中空管状的双层导液基体和发热体。双层导液基体包括外层导液基体和内层导液基体。以及位于储油箱内的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和储油箱首端连接,另一端和雾化芯连接。通气管、储油箱以及雾化芯围合形成用于放置雾化液的储液仓。外层导液基体的导液速度大于内层导液基体的导液速度。外层导液基体能快速将雾化液导到内层导液基体上,具有较好的导液性能。内层导液基体导液速度慢,但有更好的锁液性能。通过双层导液基体可使得雾化结构能兼顾导液性能和锁液性能。兼顾导液性能和锁液性能。兼顾导液性能和锁液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结构以及雾化器


[0001]本申请涉及雾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雾化结构以及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雾化器所采用的雾化芯,如图1所示,均为单层多孔结构。通过雾化芯上的孔隙来将雾化液导到发热丝10上,采用该种结构的雾化芯虽然和采用棉花材质作为雾化芯相比,便于加工生产,有所改进。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单层多孔结构的雾化芯存在一些问题。一般当雾化芯的导液速度偏慢时,导液量跟不上,易出现煳芯现象。因此,为避免出现煳芯现象,通过调整雾化芯上的孔径大小和孔隙率来使得雾化芯具有较快的导液速度。但在导液速度提升的同时,雾化芯的锁油能力又不行,易出现漏油问题。为降低漏油风险,现有技术在雾化芯外侧缠绕无纺布,以降低漏油概率,但却未能完全解决漏油问题,同时由于外包无纺布作业难度大,极大的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结构以及雾化器,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导液性能和锁油性能的雾化结构。
[0004]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雾化结构,包括:
[0005]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一端为首端,另一端为尾端,所述首端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尾端开设有进气口;
[0006]雾化芯,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储油箱内,并且靠近所述储油箱的尾端一侧,所述雾化芯包括中空管状的双层导液基体和设置在所述双层导液基体上的发热体;所述双层导液基体包括由外向内分布的外层导液基体和内层导液基体,所述外层导液基体和所述内层导液基体上均开设有微观孔隙;以及
[0007]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位于所述储油箱内,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和所述储油箱的首端连接,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雾化芯连接,所述通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内层导液基体和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通气管内用于形成气道,所述通气管、储油箱以及所述雾化芯围合形成用于放置雾化液的储液仓;
[0008]所述双层导液基体用于将所述雾化液导到所述发热体上,所述发热体用于加热所述雾化液,所述外层导液基体的导液速度大于所述内层导液基体的导液速度。
[000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和所述雾化芯密封连接。
[001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和所述通气管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雾化芯和所述储油箱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1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层导液基体和所述内层导液基体轴向长度相同,所述外层导液基体或所述内层导液基体朝向所述首端一侧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通气管套设在所述环形凸台上,所述通气管和所述环形凸台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
[001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层导液基体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内层导液基体的轴向长
度,在远离所述尾端的一侧上所述外层导液基体和所述内层导液基体之间形成有向所述储油箱尾端一侧凹陷的空间,所述通气管的端部置于所述外层导液基体内并和所述内层导液基体的端面相抵接;所述外层导液基体的内壁和所述通气管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圈。
[0013]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层导液基体从所述储油箱的首端向所述储油箱的尾端一侧分为一体连接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为锥形状,所述第二基体为柱状。
[0014]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层导液基体的孔隙率大于所述内层导液基体的孔隙率,所述外层导液基体的平均孔径大于所述内层导液基体的平均孔径。
[001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层导液基体和所述内层导液基体均为固态基体,所述外层导液基体的孔隙率不低于60%,所述内层导液基体的孔隙率为40

58%;所述外层导液基体上微观孔隙的平均孔径为50

300微米,所述内层导液基体上微观孔隙的平均孔径为8

25微米。
[001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固定在所述内层导液基体的内壁上,所述发热体为丝状、网状、片状中的任意一种。
[0017]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雾化结构。
[0018]依据上述实施例中的雾化结构,双层导液基体分为内外两层,即外层导液基体和内层导液基体,外层导液基体的导液速度大于内层导液基体的导液速度。通过外层导液基体能够快速的将雾化液导到内层导液基体上,具有较好的导液性能。内层导液基体径向上相对更靠近气道一侧,内层导液基体将外层导液基体上导来的雾化液或储液仓内的雾化液向发热体一侧传递,内层导液基体相对外层导液基体导液速度慢一些,但具有更好的锁液性能,有效避免雾化芯漏液问题。这样,通过双层导液基体即可使得雾化结构能够兼顾导液性能和锁液性能。将雾化芯设置在储油箱内的尾端上,通气管、储油箱以及雾化芯三者围合形成储液仓,即雾化芯和通气管接触形成密封结构、雾化芯和储油箱的内壁接触形成密封结构,进而形成能够储存雾化液的储液仓。储液仓内的雾化液就始终在储油箱首端和雾化芯之间。这样在使用雾化结构的过程中即使储液仓内的雾化液不断减少,雾化芯和储油箱的首端之间始终存在雾化液,雾化芯始终可以向发热体一侧传递雾化液,雾化结构不会出现干烧现象,有效保障发热体的发热率。本申请设计的雾化芯两端不用和储油箱内的首端、尾端相抵接,设置在储油箱内的尾端一侧即可,便于加工、装配。所设计的雾化结构,便于自动化批量加工,且能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雾化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雾化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1]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雾化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雾化芯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雾化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1雾化芯加工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5]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2雾化芯加工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6]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1制备雾化芯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0.发热丝、20.储油箱、21.首端、22.尾端、23.出气口、24.进气口、
30.雾化芯、31.发热体、32.外层导液基体、321.第一基体、322.第二基体、323.第一通道、324.第二通道、33.内层导液基体、331.第三通道、34.第一密封圈、35.第二密封圈、36.环形凸台、40.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0029]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一端为首端,另一端为尾端,所述首端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尾端开设有进气口;雾化芯,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储油箱内,并且靠近所述储油箱的尾端一侧,所述雾化芯包括中空管状的双层导液基体和设置在所述双层导液基体上的发热体;所述双层导液基体包括由外向内分布的外层导液基体和内层导液基体,所述外层导液基体和所述内层导液基体上均开设有微观孔隙;以及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位于所述储油箱内,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和所述储油箱的首端连接,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雾化芯连接,所述通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内层导液基体和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通气管内用于形成气道,所述通气管、储油箱以及所述雾化芯围合形成用于放置雾化液的储液仓;所述双层导液基体用于将所述雾化液导到所述发热体上,所述发热体用于加热所述雾化液,所述外层导液基体的导液速度大于所述内层导液基体的导液速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和所述雾化芯密封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和所述通气管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雾化芯和所述储油箱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导液基体和所述内层导液基体轴向长度相同,所述外层导液基体或所述内层导液基体朝向所述首端一侧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通气管套设在所述环形凸台上,所述通气管和所述环形凸台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荣陈湖杨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