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嘉良专利>正文

一种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63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膳,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组合物由土茯苓、黑豆、雷公根、竹叶、黄连粉、生石膏、茯苓组成,所述药膳由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组合物、猪骨头、鸡骨头、配料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膳并不是简单的食物与药物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药膳配伍理论的指导下,由药物、食物、调配料三者配制而成,不仅营养丰富,口味佳,并且三者相辅相成,促进药膳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健益脾胃,以可调畅人体气机,达到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功效;且汤性温和,老少咸宜。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膳
,尤其涉及一种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膳。

技术介绍

[0002]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将人体体质分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九种类型,其中平和质属于正常体质,其它类型都属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中医学称之为“未病”,具体又分为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欲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四种状态。中医学的早期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上工治未病”的思想,是迄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循的“预防为主”战略思想的最早渊源,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即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更要防病,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应采取预防措施阻止其发生,这样才能够掌握对疾病的主动权,达到上工之术。中医“治未病”是采取预防及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愈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0003]中医对湿热体质的认识,始于《黄帝内经》。所谓湿热体质,主要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舌苔黄腻,脉数为主要特征,其成因多由于先天禀赋,或久居湿地,喜食肥甘,或长期饮酒,湿热内蕴,或劳倦过度等影响到脾胃功能,使运化失职,水湿滞留体内,再遇外界的湿热之邪加临而致火热内蕴,形成湿热体质。其主要的表现和特征有: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舌质偏红苔黄腻,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或见心烦懈怠,眼睛红赤,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量多,脉多见滑数。性格多急躁易怒。平常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病证等。对潮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的气候较难适应。形体特征常表现为偏胖。
[0004]随着疾病谱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临床预防疾病和人们的健康保健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发现长期服用西药会造成患者胃、肝、肾损害,引起“药源性疾病”,且费用高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而中药虽副作用较小,但熬煎中药费时费力,患者难以下咽,长期服用伤及脾胃,影响体虚老年人食欲,不利正气的恢复。所谓“药疗不如食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基于以上背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组合物,汤性温和,清热利湿,解毒通便,暖脾胃,,对湿热体质具有良好的调理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
[0008]土茯苓30

35份、黑豆60

80份、雷公根100

180份、竹叶25

30份、黄连粉8

10份、生
石膏5

8份、茯苓10

15份。
[0009]优选地,按重量份计,其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
[0010]土茯苓30份、黑豆60份、雷公根100份、竹叶25

份、黄连粉8份、生石膏5份、茯苓10份。
[0011]优选地,按重量份计,其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
[0012]土茯苓35份、黑豆80份、雷公根180份、竹叶30份、黄连粉10份、生石膏8份、茯苓15份。
[0013]优选地,按重量份计,其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
[0014]土茯苓35份、黑豆70份、雷公根150份、竹叶25份、黄连粉10份、生石膏8份、茯苓15份。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一种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药膳,其由所述的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组合物制成。
[0016]进一步地,所述药膳原料还包括猪骨头、鸡骨头、配料。
[0017]进一步地,所述配料包括干姜、干蒜、干葱头。
[0018]进一步地,其制备方法如下:
[0019]将猪骨头、鸡骨头加水,煮沸后,捞出晾干;
[0020]将猪骨头、鸡骨头、中药组合物混合后,加水,大火熬制半小时后,小火炖煮两个小时;
[0021]向熬煮后的汤中加入猪骨头、鸡骨头、配料后,继续熬煮2

10分钟后即可。
[0022]本专利技术中土茯苓归肝、胃经,解毒,除湿,通利关节;黑豆归脾、肾经,消肿下气、活血利水、祛风除痹、补血安神;雷公根归肝、脾经,利湿排尿、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竹叶归心经、肺经、胃经,清热泻火,除烦,利尿;黄连粉归肝、脾、心、大肠经,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生石膏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茯苓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0023]猪骨头补中养血、补气生津、健骨、补脾益胃,且可补充蛋白质、钙质等养颜美容;
[0024]鸡骨头补精填髓、促进消化,且可养颜美容。
[0025]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络、温肺化饮。
[0026]干蒜温中散滞。
[0027]干葱头健脾助消化以及预防感冒。
[0028]本专利技术的药膳并不是简单的食物与药物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药膳配伍理论的指导下,由药物、食物、调配料三者配制而成,不仅营养丰富,口味佳,并且三者相辅相成,促进药膳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健益脾胃,以可调畅人体气机,达到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功效;且汤性温和,老少咸宜。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现将详细地提供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参考,其一个或多个实例描述于下文。提供每一实例作为解释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实际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化而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例如,作为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而说明或描述的特征可以用于另一实施方式中,来产生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
[0030]因此,旨在本专利技术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及其等同范围中的此类修改和变
化。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对象、特征和方面公开于以下详细描述中或从中是显而易见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本讨论仅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更广阔的方面。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1]实施例1:一种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药膳,其由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组合物、鸡骨头、猪骨头、配料制成;
[0032]所述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
[0033]土茯苓30

35份、黑豆60

80份、雷公根100

180份、竹叶25

30份、黄连粉8

10份、生石膏5

8份、茯苓10

15份。
[0034]所述鸡骨头用量400

500份、鸡骨头150

200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土茯苓30

35份、黑豆60

80份、雷公根100

180份、竹叶25

30份、黄连粉8

10份、生石膏5

8份、茯苓10

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膳,按重量份计,其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土茯苓30份、黑豆60份、雷公根100份、竹叶25

份、黄连粉8份、生石膏5份、茯苓1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土茯苓35份、黑豆80份、雷公根180份、竹叶30份、黄连粉10份、生石膏8份、茯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嘉良
申请(专利权)人:徐嘉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