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9886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土茯苓、菝葜、芦荟、西青果共四味中药制备而成;该药具有祛风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银屑病的治疗。本发明专利技术组方制成的中成药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制药

技术背景
[0002]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现有技术:1、中国专利公报1994年7月6日公开了名称为“银屑病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088820A的专利申请,组成此专利技术原料药的配比为:土茯苓5%

95%、菝葜95%

5%。2、中国专利公报2013年8月14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用于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03239653A的专利申请,组成此专利技术原料药的配比为:土茯苓3375g、菝葜3375g。3、中国专利公报2005年10月26日公开了名称为“银屑滴丸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686521A的专利申请,组成此专利技术原料药的配比为:土茯苓1份、菝葜1份。4、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WS3

B

2033

95项下“银屑冲剂”,组方原料药配比为:土茯苓600g、菝葜600g。以上现有技术2

4的组方配比,土茯苓:菝葜均为1:1,专利技术人经多年研究发现,在治疗银屑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在临床的应用中我们发现其疗效还不够理想,我们在此组方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对“银屑冲剂”的处方进行二次开发,意外的发现在原处方的基础上增加“芦荟、西青果”,并对处方用量进行调整,发现本专利技术中药配方制成的中成药,其临床药效学实验效果显著提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疗效更为显著的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4]其特点是,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的配方组成为:
[0005]土茯苓1500

3000g菝葜1500

3000g芦荟700

1500g西青果700

1500g;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优选的配方组成为:
[0006]土茯苓2250g菝葜2250g芦荟1125g西青果1125g;
[0007]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可以制成胶囊剂、片剂和颗粒剂,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08]1、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0009]以上土茯苓、菝葜、西青果三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三次各加10倍量水,分别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在

0.08MPa 8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15

1.25的清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55

60%,静置,滤过,回收乙醇,在

0.08MPa 8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4

1.26的清膏,加淀粉适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芦荟粉碎成细粉,与以上药物细粉混匀,过100目筛,制粒,干燥,整粒,装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胶囊剂。
[0010]2、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方法:
[0011]以上土茯苓、菝葜、西青果三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
二、三次各加10倍量水,分别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在

0.08MPa 8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15

1.25的清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55

60%,静置,滤过,回收乙醇,在

0.08MPa 8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4

1.26的清膏,加淀粉适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芦荟粉碎成细粉,与以上药物细粉混匀,过100目筛,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片剂。
[0012]3、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0013]以上土茯苓、菝葜、西青果三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三次各加10倍量水,分别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在

0.08MPa 8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15

1.25的清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55

60%,静置,滤过,回收乙醇,在

0.08MPa 8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4

1.26的清膏,加糊精适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芦荟粉碎成细粉,与以上药物细粉混匀,过100目筛,制粒,干燥,整粒,制成1000g颗粒,装袋,即得颗粒剂。
[0014]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对“银屑冲剂”的处方进行二次开发,意外的发现在原处方的基础上增加“芦荟、西青果”,并对处方用量进行调整,发现本专利技术中药配方制成的中成药,其临床药效学实验效果显著提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祛风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银屑病的治疗。本专利技术组方制成的中成药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用途是在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
[0015]药效学试验:
[0016]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
[0017]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对比文件1: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WS3

B

2033

95项下“银屑冲剂”,组方原料药配比为:土茯苓600g、菝葜600g。
[0018]主要药效学试验证明:
[0019]本专利技术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土茯苓2250g、菝葜2250g、芦荟1125g、西青果1125g。”同对比文件1重量配比组:“土茯苓600g、菝葜600g。”及同处方1重量配比:“土茯苓2250g、菝葜1125g、芦荟1125g、西青果2250g。”及同处方2重量配比:“土茯苓1125g、菝葜1125g、芦荟2250g、西青果2250g。”相比,药效学试验结果有显著提高。主要药效学试验如下:
[0020](一)实验药物的制备:
[0021]1、原料:
[0022]本专利技术组:由土茯苓2250g、菝葜2250g、芦荟1125g、西青果1125g制备(按本专利技术:土茯苓2250g、菝葜2250g、芦荟1125g、西青果1125g配比)。
[0023]A组为对比文件1重量配比组:由土茯苓3375g、菝葜3375g制备(按对比文件1重量配比组:土茯苓600g、菝葜600g配比)
[0024]B组为处方1重量配比组:由土茯苓2250g、菝葜1125g、芦荟1125g、西青果2250g制备(按处方1重量配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土茯苓1500

3000g菝葜1500

3000g芦荟700

1500g西青果700

150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优选的配方组成为:土茯苓2250g菝葜2250g芦荟1125g西青果1125g。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土茯苓、菝葜、西青果三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三次各加10倍量水,分别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在

0.08MPa8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15

1.25的清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55

60%,静置,滤过,回收乙醇,在

0.08MPa8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4

1.26的清膏,加淀粉适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取芦荟粉碎成细粉,与以上药物细粉混匀,过100目筛,制粒,干燥,整粒,装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胶囊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土茯苓、菝葜、西青果三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三次各加10倍量水,分别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锋云孙颖王波袁芬越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