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大硅片超精密减薄技术与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大硅片加工研磨领域,具体是涉及超大硅片超精密减薄技术与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硅片又称硅晶圆,是制作集成电路(IC)的重要材料。运用注入、沉积、光刻等工艺在硅片上制成IC芯片,要求硅片具有超平整超光滑无损伤的表面。大尺寸硅片生产技术在硅单晶微缺陷控制、材料切割、磨削、抛光等加工过程的精度方面具有很高要求,要逾越很多技术壁垒才能达到后工序的要求。
[0003]其中,超精密减薄主要用于衬底硅片的平整化加工,大尺寸硅片磨削的规模化生产要求设备及工艺必须具有高稳定性、高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及高成品率等特点。在传统的减薄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切换加工工具来分别对硅片粗加工、细加工和精加工,在三个工位相互切换的过程中,每次硅片的位置发生变化,操作人员均要对硅片进行重新定位和对刀,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并且每次加工时,同一时间操作人员只能操作机器对一个硅片进行加工,生产效率极大的受到影响。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一种超大硅片超精密减薄技术与设备,本设备可对多个硅片进行自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大硅片超精密减薄技术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平台(5),呈水平状态设置;两个取放机构(1),呈对称状态设置在承载平台(5)的两侧;旋转组件(6),与承载平台(5)相连,旋转组件(6)包括承托底盘(7)、三个加工底盘(11)和三个自转机构(15),承托底盘(7)与承载平台(5)的中部转动连接,三个加工底盘(11)沿承托底盘(7)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三个自转机构(15)设置在三个加工底盘(11)的下方;回正机构(39),设置在承载平台(5)的上端并位于一个取放机构(1)的旁侧;三个研磨机构(43),对应设置在三个加工底盘(11)的旁侧并位于承载平台(5)的上端;三个与研磨机构(43)相连的研磨盘(51),研磨盘(51)包括粗齿磨盘(52)、细齿磨盘(53)和精齿磨盘(54),粗齿磨盘(52)能将待加工硅片进行粗研磨减薄,细齿磨盘(53)能将待加工硅片进行细研磨减薄,精齿磨盘(54)能进一步的降低待加工硅片的表面粗糙度;清洗机构(55),设置在承载平台(5)的上端并位于另一个取放机构(1)的旁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硅片超精密减薄技术与设备,其特征在于,取放机构(1)包括机器臂(2)、第一吸盘(3)和传送带(4),其中,传送带(4)设置在承载平台(5)的旁侧,机器臂(2)设置在传送带(4)和承载平台(5)之间,第一吸盘(3)与机器臂(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硅片超精密减薄技术与设备,其特征在于,回正机构(39)包括支撑圆台(40)、抵紧气缸(42)和两个夹紧弧片(41),其中,抵紧气缸(42)设置在一个机器臂(2)的旁侧,抵紧气缸(42)与承载平台(5)固定连接,支撑圆台(40)设置在抵紧气缸(42)的旁侧,两个夹紧弧片(41)呈对称状态设置在支撑圆台(40)的两侧,其中一个夹紧弧片(41)与抵紧气缸(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个夹紧弧片(41)与支撑圆台(4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硅片超精密减薄技术与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洗机构(55)包括高压喷头(56)、第二吸盘(57)、承托圆管(58)、连接短杆(59)、抽气管(60)、动力轴(63)、输出电机(64)和两个防脱轴承(62),承托圆管(58)固定设置在承载平台(5)的上端,高压喷头(56)设置在承托圆管(58)的旁侧,第二吸盘(57)转动设置在承托圆管(58)的上端,连接短杆(59)同轴心固定设置在第二吸盘(57)的下端,抽气管(60)固定轴接在连接短杆(59)的下端,抽气管(60)的侧壁上成型有透气孔(61),两个防脱轴承(62)套设在抽气管(60)的外部,抽气外壳(65)通过两个防脱轴承(62)与抽气管(60)同轴套设,动力轴(63)固定轴接在抽气管(60)的下端,输出电机(64)的输出端与动力轴(63)的下端通过联轴器相连,同时,输出电机(64)与承载平台(5)的下端通过电机架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硅片超精密减薄技术与设备,其特征在于,研磨机构(43)包括动力电机(44)、支撑平台(45)、移动滑块(46)、螺旋丝杆(47)、电机支架(48)、驱动电机(49)和连接座(50),其中,支撑平台(45)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在加工底盘(11)远离承托底盘(7)的一侧,动力电机(44)设置在支撑平台(45)的上端,螺旋丝杆(47)与动力电机(44)的输出端固定轴接,移动滑块(46)与螺旋丝杆(47)螺纹连接,移动滑块(46)还与支撑平台(45)滑动连接,电机支架(48)与移动滑块(46)靠近加工底盘(11)的一侧固定连接,驱动电机(49)固定倒装在电机支架(48)的上端,驱动电机(49)的输出端向下伸出电机支架(48),连接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明,赵亮,曾庆华,左学良,顾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格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