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ZVS的六开关buck
‑
boost变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变换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ZVS的六开关buck
‑
boost变换器及控制策略。
技术介绍
[0002]软开关buck
‑
boost变换器由于其开关损耗低、输出电压可升可降等优点一直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其电路的构成和优化控制策略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如何提高转换效率,减小电感电流均方根值等是需要重点面对的。
[0003]Buck电路只可降压,不可升压,Boost电路只可升压,不可降压,而将Buck电路与Boost电路组合起来得到的buck
‑
boost电路便能通过开关管实现升压和降压。
[0004]在实际的开关电路中,MOSFET、IGBT等开关器件并非理想开关器件,其开通和关断状态之间还存在中间的过渡状态。理想开关状态下,开关器件的端电压为零或流过开关管的电流为零,而两者的过渡状态下,电压、电流均不为零,两者出现交叠,因此会产生开关损耗,而电压和电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ZVS的六开关buck
‑
boost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管Q1、Q2、Q3、Q4、Q5、Q6,谐振电感L,飞跨电容C1以及滤波电容C2,开关管Q1第一极连接直流电压源正极,开关管Q1第二极与开关管Q3第一极连接,开关管Q3第二极经过电感L与开关管Q6第一极连接,滤波电容C2一端与开关管Q6第二极连接,滤波电容C2另一端与直流电压源负极连接,开关管Q6第二极连接负载R一端,负载R另一端与直流电压源负极连接,开关管Q5第一极与开关管Q6第一极连接,开关管Q5第二极与直流电压源负极连接,开关管Q4第一极与开关管Q3第二极连接,开关管Q4第二极与开关管Q2第一极连接,开关管Q2第二极与直流电压源负极连接,飞跨电容C1一端与开关管Q3第一极连接,飞跨电容C1另一端与开关管Q2第一极连接,开关管Q1、Q2、Q3、Q4、Q5、Q6的第三极连接闭环反馈控制系统驱动脉冲输出端,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包括:PI控制,其包括:对变换器电路输入输出电压V
in
、V
out
进行采样,计算输出电压参考值V
ref
与输出电压V
out
的差值ΔU,对ΔU进行PI控制输出代替负载电流I
out
;RMS计算,其包括:对于包括四个阶段T1、T2、T3、T4的一个开关周期T
s
,由代替负载电流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诺晴,刘飞,黄艳辉,刁晓光,庄一展,黄文慧,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