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孔的多轴专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08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刀片加工领域,公开了加工孔的多轴专用设备,包括机座,机座上端设有工作台和立柱,工作台能够沿Y轴向立柱移动,工作台上滑动连接有沿X轴移动的长拖板,工作台上设有驱动长拖板移动的X轴丝杠副和X轴伺服电机,长拖板上连接有朝向立柱的卡盘,卡盘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立柱上并排设有通过电动滑台模组驱动沿Y轴移动的端面磨头和内孔磨头,端面磨头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内孔磨头连接有第三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圆形带孔去内毛刺刀片的内孔、端面加工采用通用内圆磨床进行,存在加工精度低的问题。存在加工精度低的问题。存在加工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工孔的多轴专用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刀片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孔的多轴专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存在一系列圆形带孔去内毛刺刀片,其对刀片刃口的均匀性要求高,必须保证内孔与定位面的垂直度,才能保证外圆和内孔的同心度,进而在后续加工锥面形成切削刃口时才能保证圆周端跳动。现目前,采用通用内圆磨床对这类刀片进行内孔和端面进行加工。这样存在较多缺陷,通用内圆磨床为手动进给,磨内孔时手动进给,其操作繁琐,且加工尺寸不稳定;磨端面时需手动放下通用内圆磨床的端面磨头,并手动进给进行端面加工,操作繁琐,且加工尺寸不稳定,工人劳动强度大。综合而言,现有技术对该类产品的加工设备为手动进给,液压驱动走刀,存在加工精度低,加工效率低下,操作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加工孔的多轴专用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圆形带孔去内毛刺刀片的内孔、端面加工采用通用内圆磨床进行,存在加工精度低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加工孔的多轴专用设备,包括机座,机座上端设有工作台和立柱,工作台能够沿Y轴向立柱移动,工作台上滑动连接有沿X轴移动的长拖板,工作台上设有驱动长拖板移动的X轴丝杠副和X轴伺服电机,长拖板上连接有朝向立柱的卡盘,卡盘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立柱上并排设有通过电动滑台模组驱动沿Y轴移动的端面磨头和内孔磨头,端面磨头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内孔磨头连接有第三驱动机构。
[0005]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机座提供底部支撑,工作台为长拖板、长拖板驱动结构提供支撑,长拖板为装夹刀片的卡盘提供支撑,长拖板在X轴丝杠副和X轴伺服电机驱动下直线运动使得刀片做X轴进给。端面磨头和内孔磨头并排,并可分别在电动滑台模组驱动下沿Y轴进给,刀片、端面磨头、内孔磨头在各自驱动机构作用下转动,使得刀片在一次装夹后可在端面磨头、内孔磨头两个工位进行连续加工,端面磨削与内孔磨削过程中刀片的基准统一,刀片定位精度高,通过自动化控制进给,刀片、磨头进给精度高度,加工精度可有效保障,既保证加工质量,又大幅降低加工劳动强度。
[0006]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X轴丝杠副的运行精度为0.018mm/300mm。这样的精度使得长拖板的移动精度达到研磨级,可有效保证刀片在X轴进给过程中保持基准稳定。
[000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X轴伺服电机的单圈解析度为16777216脉冲。这样配合X轴丝杠副的精度,使得对长拖板的定位更加精准,长拖板的移动更加平稳,更有利于保证刀片移动后基准统一。
[000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一驱动机构为径向跳动7μ、转速20

700r/min的主轴组合。这样刀片的转动更加平稳,更有利于两次加工过程中保持基准的统一。
[000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二驱动机构为径向跳动7μ、转速5000r/min的主轴组合。
这样端面磨头在高速转动下更加平稳,对刀片的端面磨削加工精度更高。
[00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三驱动机构为径向跳动2μ、转速12000r/min、主轴精度0.01mm的电主轴。这样内孔磨头在高速转动下更加平稳,对刀盘的内孔磨削加工精度更高。
[00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工作台底部设有两个并排的Y向滑轨,机座上端设有与Y向滑轨配合的滑槽,机座上设有驱动工作台沿Y轴移动的丝杠副,丝杠副和立柱位于两个Y向滑轨之间。这样工作台沿Y轴移动更加平稳,工作台与立柱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00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工作台上端一体成型有X轴向的支撑槽,支撑槽内螺栓连接有两个并排的X向滑轨,X向滑轨的行走平行度为0.015mm/800mm,X轴丝杠副位于两个X向滑轨之间的支撑槽中。这样X轴丝杠副的螺母移动精度更高,对长拖板的移动更加稳定、精准。
[00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长拖板为矩形板状,长拖板底面中部设有螺母座定位槽,X轴丝杠副的螺母连接在螺母座定位槽中,长拖板顶面和侧面设有T型槽,通过侧面的T型槽连接有导靴,导靴扣合在X向导轨上,通过顶面的T型槽螺栓连接有卡盘座,卡盘通过一卡盘连接板与卡盘座连接。这样的长拖板结构移动更加平稳,对卡盘的支撑更加稳定。
[00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卡盘上方沿X轴向跨设有防水罩,端面磨头和内孔磨头均位于防水罩下方,防水罩螺栓连接有防水罩安装座,防水罩安装座螺栓连接在长拖板上。这样可配合使用磨削液保证磨削效率和良好的粗糙度,通过防水罩可在磨削液四处飞溅的情形下安全可靠的操作和观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座、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长拖板的背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长拖板的断面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座1、X向滑轨2、X轴伺服电机3、支撑槽4、长拖板5、螺母座定位槽51、T型槽52、立柱6、防水罩安装座7、磨头安装板8、磨头连接板9、内孔主轴组合10、内孔磨头11、防水罩12、端面磨头13、三爪卡盘14、卡盘座15、第一主轴组合16、卡盘安装板17、喷管安装孔18、导靴19、工作台20、Y向滑轨21、液箱22、X轴丝杠副23、端面主轴组合24。
[0022]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加工孔的多轴专用设备,包括机座1,机座1上端通过丝杠副连接有工作台20,工作台20在丝杠副驱动下可沿Y轴方向移动,机座1上端一体成型有立柱6,立柱6位于工作台20的Y轴方向外侧。结合图3所示,工作台20底部设有两个并排的Y向滑轨21,机座1上端设有与Y向滑轨21配合的滑槽,丝杠副和立柱6位于两个Y向滑轨21之间。工作台20上端一体成型有X轴向的支撑槽4,支撑槽4内螺栓连接有两个并排的X向滑轨2,X向滑轨2的行走平行度为0.015mm/800mm。两个X向滑轨2之间的支撑槽4中连接有X轴
丝杠副23,X轴丝杠副23为运行精度0.018mm/300mm的研磨级精密丝杠副。支撑槽4的右端螺栓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内嵌装有轴承,轴承与X轴丝杠副23的丝杠左端过盈配合,支撑槽4的左端螺栓连接有X轴电机座,X轴丝杠副23的丝杠右端穿过X轴电机座后通过联轴器连接有X轴伺服电机3,X轴伺服电机3的单圈解析度为16777216脉冲,本实施例中X轴伺服电机3采用现有技术ECMA型号产品。X轴丝杠副23的丝杠螺母固定在螺母座上,螺母座螺栓连接有长拖板5。结合图4、图5所示,长拖板5为矩形板状,长拖板5底面中部设有螺母座定位槽51,螺母座螺栓连接在螺母座定位槽51中,长拖板5顶面和侧面设有T型槽52,通过侧面的T型槽52连接有导靴19,导靴19扣合在X向导轨上。长拖板5上通过顶面的T型槽52螺栓连接有卡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加工孔的多轴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机座上端设有工作台和立柱,工作台能够沿Y轴向立柱移动,工作台上滑动连接有沿X轴移动的长拖板,工作台上设有驱动长拖板移动的X轴丝杠副和X轴伺服电机,长拖板上连接有朝向立柱的卡盘,卡盘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立柱上并排设有沿Y轴移动的端面磨头和内孔磨头,端面磨头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内孔磨头连接有第三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孔的多轴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丝杠副的运行精度为0.018mm/3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孔的多轴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伺服电机的单圈解析度为16777216脉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孔的多轴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径向跳动7μ、转速20

700r/min的主轴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孔的多轴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径向跳动7μ、转速5000r/min的主轴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孔的多轴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径向跳动2μ、转速12000r/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晋予刘扬杨启坤李超杰彭建财唐海权温元平奚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