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减振器以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97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8
本申请公开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减振器以及发动机,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本体和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多个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沿圆周呈螺旋状分布,所述减振器本体轴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面设有所述散热结构;所述减振器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多个所述散热片。本申请设置的散热片呈螺旋状分布,和减振器本体的端面、端盖形成涡轮结构,可加速减振器本体表面的空气流动,从而加快带走减振器本体散发出的热量以加速减振器本体的降温。发出的热量以加速减振器本体的降温。发出的热量以加速减振器本体的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减振器以及发动机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减振器以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的曲轴会连接减振器,减振器的种类较多,一种典型的减振器为硅油减振器,当温度较高时,会导致硅油劣化,减振性能降低,影响减振器的寿命。
[0003]因此,减振器配设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一般为瓦楞型散热片或者是翅片型散热片,但是散热性能仍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本体和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多个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沿圆周呈螺旋状分布,所述减振器本体轴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面设有所述散热结构;所述减振器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多个所述散热片。
[0005]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宽度由外向内逐渐减小设置。
[0006]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片为铝制或铜制或银制散热片。
[0007]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器本体的端面设有嵌入槽,所述散热片的部分嵌入所述嵌入槽内并焊接固定。
[0008]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器本体设置有所述散热片的端面设置有石墨烯层,所述散热片和所述石墨烯层接触;和/或所述散热片的表面设有石墨烯层。
[0009]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一个所述散热片与相邻的一个所述散热片之间的间距大于和相邻另一个所述散热片之间的间距,间距较大的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间距较小的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分隔部。
[0010]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分隔部宽度的两倍或两倍以上。
[0011]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片为弧形。
[001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器为硅油减振器。
[001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设有曲轴,所述曲轴安装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减振器。
[0014]本申请设置的散热片呈螺旋状分布,和减振器本体的端面、端盖形成涡轮结构,可加速减振器本体表面的空气流动,从而加快带走减振器本体散发出的热量以加速减振器本体的降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散热结构的减振器本体的示意图;
[0016]图2其图1中去除散热结构的盖板后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的主视图。
[0018]图1

3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9]100

减振器本体;100a

轴孔;1001

端面;
[0020]200

散热片;
[0021]300

盖板;
[0022]A

散热通道;A1

外端口;A2

内端口;B

分隔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请参考图1

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散热结构的减振器的示意图;图2其图1中去除散热结构的盖板300后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主视图。
[0025]减振器一般安装在发动机的曲轴上,起到减振的作用,减振器的中部设置轴孔100a,可以和曲轴进行安装。该实施例中的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本体100和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减振器本体100端面的多个散热片200,减振器本体100具有沿轴向分布的两个端面,每个端面呈圆盘形,两个端面分别定义为第一端面1001和第二端面,其中第一端面1001布置有多个散热片200,可知,第二端面也可以布置散热结构,或者是两个端面均布置散热结构也是可行的方案。另外,文中所述的“轴向”、“径向”、“周向”均为减振器本体100的轴向、径向和周向。
[0026]如图2所示,多个散热片200具体沿圆周呈螺旋状分布,即多个散热片200沿周向螺旋分布,同时,该散热结构还包括盖板300,盖板300覆盖多个散热片200,可以和多个散热片200焊接固定。这样,相邻两个散热片200之间的空间由减振器本体100的第一端面1001、盖板300封盖,即相邻两个散热片200之间形成散热通道A,散热通道A由盖板300、减振器本体100的第一端面1001封盖,气流可以在散热通道A内部沿散热通道A的延伸方向流动。图3中,散热通道A的内外端口均敞开,内端口A2即靠近第一端面1001中心的一侧端口,为气流的出口,外端口A1为相对的另一侧端口,为气流的入口。
[0027]如图2、3所示,由于多个散热片200螺旋状分布,则形成的散热通道A的延伸方向相对减振器本体100的第一端面1001的径向倾斜,即与径向存在夹角。当发动机的曲轴转动时,会带动减振器本体100转动,由于散热片200的螺旋状分布,且覆盖有盖板300,相当于形成了涡轮结构,散热通道A径向外围周边的空气可以从散热通道A的外端口A1旋入到散热通道A中,图3中示意出气流进入散热通道A后的流动路径。
[0028]如此设置,涡轮结构的散热结构,可加速减振器本体100表面的空气流动,从而加快带走减振器本体100散发出的热量以加速减振器本体100的降温。该实施例中的减振器可以是硅油减振器,这样快速降温可以避免高温引起的硅油劣化,保持减振性能稳定,提高减振器的使用寿命。由于可加快降温,也就可避免在某种工况下达到热平衡,避免减振器的持续升温劣化。
[0029]可继续参考图3,该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散热片200之间形成散热通道A,散热通道A的宽度由外向内逐渐减小设置,宽度方向即垂直于散热通道A延伸方向的尺寸,散热通道A的延伸方向即自外端口A1向内端口A2的方向。由于散热通道A的宽度由外端口A1向内端口A2渐缩设置,即由进口向出口渐缩设置,则可以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压缩空气,提升流速,降低空气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0030]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多个散热片200分为多对,每一对散热片200的间隔距离小于相邻两对散热片200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将一对散热片200分别定义为第一散热片201、第二散热片202,与第一散热片201相邻的另一对散热片中一个散热片200定义为第三散热片203。
[0031]此时,第一散热片201与相邻的第二散热片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散热片201和第三散热片203之间的间距,间距较大的第一散热片201和第三散热片203之间形成散热通道A的宽度较宽,间距较小的第一散热片201和第二散热片202之间形成的通道的宽度较窄,则气流大多数会从散热通道A内进入,产生旋流、加速降温,而气流不进入或者只是有少部分气流进入到较窄的通道,故此时较窄的通道可以定义为分隔部B。
[0032]如此设置,分隔部B利于将相邻两个散热通道A分隔开,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器本体和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多个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沿圆周呈螺旋状分布,所述减振器本体轴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面设有所述散热结构;所述减振器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多个所述散热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宽度由外向内逐渐减小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为铝制或铜制或银制散热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本体的端面设有嵌入槽,所述散热片的部分嵌入所述嵌入槽内并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本体设置有所述散热片的端面设置有石墨烯层,所述散热片和所述石墨烯层接触;和/或所述散热片的表面设有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文王雪王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