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动阻尼器及含有该差动阻尼器的轮毂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954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轮毂电机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差动阻尼器及含有该差动阻尼器的轮毂电机,其中,一种差动阻尼器包括阻尼腔盖板和阻尼腔行星架,阻尼腔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油气压缩可变阻尼密闭腔,阻尼腔盖板与阻尼腔基体之间设置有阻尼活塞,阻尼活塞包括活塞基体、轴套和与油气压缩可变阻尼密闭腔一一配合的压变块,阻尼腔行星架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行星口,行星口中设置有行星轮,行星轮的传动端用来与太阳轮和齿圈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保证轮毂电机转速与转矩的匹配度,提高输出扭力的稳定性,而且质量较轻,不再使用较粗的线材,也有利于获得较好的散热性能,进而提高应用本轮毂电机的车辆的运行性能。机的车辆的运行性能。机的车辆的运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动阻尼器及含有该差动阻尼器的轮毂电机


[0001]本技术属于轮毂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差动阻尼器及含有该差动阻尼器的轮毂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传统车辆来说,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乃至分动器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部件总重大且让车辆的结构更为复杂,同时也存在需要定期维护以及多故障率的问题。轮毂电机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因此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大简化,这种驱动方式缩短动力的传动路径,提高车辆的传动效率。由于轮毂电机具备单个车轮独立驱动的特性,所以可以是吸纳前驱、后驱以及四驱等多种驱动方式;轮毂电机可以通过左右车轮的不同转速甚至反转实现类似履带式车辆的差动转向,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
[0003]现有轮毂电机包括外壳、转子总成、定子电枢总成、定子支撑件和轮毂轴承总成。使用轮毂电机的车辆在其成对的轮毂都布置轮毂电机。不过,由于轮毂电机直接与轮胎装配后,轮毂电机会与地面形成间接接触,而轮毂电机将会受到地面反馈的复杂的受力,进而出现轮毂电机轴窜动、振动和转动等问题,影响轮毂电机的输出扭力;再者,前驱、后驱或者四驱车辆的轮毂电机在不同步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某个或某些轮毂电机内部产生驱动摩擦和冲击,而摩擦和冲击都会直接影响轮毂电机的转速与转矩,进而对车辆的行驶性能造成消极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的车辆轮毂电机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利于延长轮毂电机使用寿命且有利于提高车辆运行性能的一种差动阻尼器及含有该差动阻尼器的轮毂电机。<br/>[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差动阻尼器及含有该差动阻尼器的轮毂电机,其中,一种差动阻尼器包括相对设置的阻尼腔盖板和阻尼腔行星架,所述阻尼腔盖板上设置有连接其与阻尼腔行星架的轴向连接件,所述阻尼腔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油气压缩可变阻尼密闭腔,所述油气压缩可变阻尼密闭腔用来储存压力油和空气,所述油气压缩可变阻尼密闭腔的供给端和呼吸端分别设置有加油孔和呼吸阀,所述阻尼腔盖板与阻尼腔基体之间设置有阻尼活塞,所述阻尼活塞包括活塞基体,所述活塞基体的中心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用来与电机轴传动连接并与阻尼腔盖板的内壁以及阻尼腔行星架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活塞基体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与油气压缩可变阻尼密闭腔一一配合的压变块,所述阻尼腔行星架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行星口,所述行星口中设置有行星轮,所述行星轮的传动端用来与太阳轮和齿圈啮合。
[0006]作为优选,所述压变块包括径向部,所述径向部远离轴套中心的一端设置有弧形部,所述油气压缩可变阻尼密闭腔包括与径向部配合的径向口和与弧形部配合的弧形口,所述弧形口的弧形轨迹长度大于弧形部的弧形轨迹长度。
[0007]作为优选,所述轴向连接件包括轴杆部,所述轴杆部的端部设置有沉头部,所述轴杆部的侧面设置有销子,所述阻尼腔行星架上靠近阻尼腔盖的位置设置有与销子配合的销孔。
[0008]一种轮毂电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转子总成,所述转子总成的内侧设置有定子电枢总成和旋变器,所述定子电枢总成的内侧设置有定子支撑件,所述定子支撑件的内侧设置有轮毂轴承总成,所述轮毂轴承总成包括电机轴,所述轮毂轴承总成的内部设置有上述的一种差动阻尼器,所述轮毂轴承总成包括与行星轮配合的太阳轮,所述太阳轮设置在电机轴上,所述转子总成上设置有与电机轴套设的轴向管体,所述轴向管体与太阳轮通过键连接,所述定子支撑件的内侧设置有与行星轮配合的齿圈。
[0009]作为优选,一种轮毂电机还包括混合冷却结构,所述混合冷却结构包括水冷组件和空冷组件。
[0010]作为优选,所述水冷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围绕定子支撑件分布的蛇形管路,所述蛇形管路由多个 U型管依次连接而成。
[0011]作为优选,所述定子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循环风通道,所述循环风通道与外壳前后相通,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循环风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0012]作为优选,所述旋变器设置在定子支撑件上且远离差动阻尼器,所述转子总成上设置有多个与差动阻尼器相对的调节口。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差动阻尼器,油气压缩可变阻尼密闭腔在填加压力油和空气之后可向阻尼活塞提供缓冲阻力,而油气压缩可变阻尼密闭腔与阻尼活塞在受轮毂电机驱动作用下会尽可能保持同速旋转,有效降低甚至避免轮毂电机内部出现摩擦、窜动和抖动的问题,保证轮毂电机转速与转矩的匹配度,提高输出扭力的稳定性,进而保障车辆的运行性能以及本技术的实际使用寿命。
[0015]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轮毂电机,通过增设差动阻尼器不仅可以保障车辆的运行能,而且通过设计行星轮、齿轮和齿圈既能起到减速的作用,也可令本轮毂电机在较小的质量下获得所需的速度加速比,避免使用较粗的线材,而且也有利于获得较好的散热性能,进而提高应用本轮毂电机的车辆的运行性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动阻尼器爆炸图;
[0018]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动阻尼器的主视图;
[0019]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动阻尼器在B

B向的剖视图;
[0020]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动阻尼器内部部分结构轴测图;
[0021]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毂电机的爆炸图;
[0022]图6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毂电机的侧视图;
[0023]图7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毂电机的主视图;
[0024]图8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毂电机在A

A向的剖视图;
[0025]以上各图中,1、外壳;2、转子总成;21、调节口;3、定子电枢总成; 4、旋变器;5、轮毂轴承总成;51、太阳轮;52、电机轴;53、齿圈;6、差动阻尼器;61、阻尼腔盖板;62、阻尼腔行星架;63、轴向连接件;631、轴杆部;632、沉头部;633、销子;64、油气压缩可变阻尼密闭腔;641、径向口;642、弧形口;65、加油孔;66、呼吸阀;67、阻尼活塞;671、活塞基体;672、压变块;672a、径向部;672b、弧形部;673、轴套; 68、行星轮;7、混合冷却结构;71、水冷组件;711、进水口;712、出水口;713、蛇形管路;72、空冷组件;721、循环风通道;722、进气口; 723、出气口;8、定子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阻尼腔盖板和阻尼腔行星架,所述阻尼腔盖板上设置有连接其与阻尼腔行星架的轴向连接件,所述阻尼腔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油气压缩可变阻尼密闭腔,所述油气压缩可变阻尼密闭腔用来储存压力油和空气,所述油气压缩可变阻尼密闭腔的供给端和呼吸端分别设置有加油孔和呼吸阀,所述阻尼腔盖板与阻尼腔基体之间设置有阻尼活塞,所述阻尼活塞包括活塞基体,所述活塞基体的中心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用来与电机轴传动连接并与阻尼腔盖板的内壁以及阻尼腔行星架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活塞基体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与油气压缩可变阻尼密闭腔一一配合的压变块,所述阻尼腔行星架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行星口,所述行星口中设置有行星轮,所述行星轮的传动端用来与太阳轮和齿圈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变块包括径向部,所述径向部远离轴套中心的一端设置有弧形部,所述油气压缩可变阻尼密闭腔包括与径向部配合的径向口和与弧形部配合的弧形口,所述弧形口的弧形轨迹长度大于弧形部的弧形轨迹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连接件包括轴杆部,所述轴杆部的端部设置有沉头部,所述轴杆部的侧面设置有销子,所述阻尼腔行星架上靠近阻尼腔盖的位置设置有与销子配合的销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彤群恒润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