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钛/钢复合板三层中间过渡层及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5923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8
一种焊接钛/钢复合板三层中间过渡层及焊接方法,它涉及焊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钛/钢复合板过渡层焊接中“危险点”—钛/钢界面区的过度熔化和铜过渡层与钢之间的渗透裂纹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渡层,钛/钢界面处的过渡层为纯镍、纯铜和纯铌,在钛/钢界面横向使用铜作为过渡层进行焊接;所述的钛/钢复合板中的钛覆层厚度为1mm以上,钢覆层厚度为7mm以上。方法为:装配,试件开坡口,堆焊纯铜熔覆层,按自熔打底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钛/钢复合板三层中间过渡层及焊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
,具体涉及钛/钢复合板的一种纵向三层过渡配合横向过渡层的过渡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钛/钢复合板兼具钛合金和钢的优点,在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还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且相较于钛合金成本更低,在石油化工设备,压力容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工艺适应性的要求来看,熔化焊工艺是最适合钛/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目前钛/钢复合板焊接主要以钛板搭接焊和对接焊、复合板过渡焊工艺为主。采取搭接结构存在结构臃肿,盖板间存在明显缝隙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对接焊工艺克服了接头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而过渡层焊接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但也面临着更多的冶金问题。
[0003]钛/钢复合板在进行熔化焊接时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方面,钛与钢的线胀系数,热导率等物理性质差异巨大,二者直接焊接时会出现较大的应力和变形;另一方面,钛与钢的冶金相容性很差,在焊接过程中钛与钢的相互溶入会导致脆硬的金属间化合物TiFe,TiFe2的生成,严重降低了接头的力学性能。
[0004]目前一些学者就上述问题展开了钛/钢复合板过渡焊接的相关研究,公开号为CN102699484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纯铌作为过渡层进行钛/钢复合板焊接的焊接方法,其坡口为V型坡口,过渡层与钛覆层都使用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顺序为钢层

过渡层

钛层;公开号为CN103785962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纯钒作为过渡层进行钛/钢复合板焊接的焊接方法,钛侧开矩形坡口,钢侧直接对接装配,钢侧使用等离子焊焊透,使用钨极氩弧焊堆焊0.5

1mm厚的钒层后使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堆焊钛层;公开号为CN106112263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以T2紫铜作为过渡层的钛/钢复合板焊接方法,开V型坡口且钛层留有短边,焊接时均使用激光焊接,焊接顺序为钛层

过渡层

钢层;公开号为CN10806773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以钼作为过渡层的钛/钢复合板焊接方法,坡口形式及焊接顺序与CN106112263B相近,过渡层使用钼作为过渡层;公开号为CN107984054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镍及镍基合金作为过渡层的钛/钢复合板焊接方法,该方法均采用钨极氩弧焊进行焊接,开V型坡口且钛侧留有平台,先在钛侧坡口表面堆焊了镍隔离层,再使用镍填充坡口后进行钛盖面。
[0005]公开号为CN11314599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铜镍的双过渡层钛/钢复合板焊接方法,开X型坡口,钛侧焊接方法均为钨极氩弧焊,焊接顺序为钢基层

铜层

镍层

钛盖面;公开号为CN113319405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铜钒或铜铌作为过渡层的钛/钢复合板双丝熔化极气保焊方法,该方法均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包括CMT与脉冲两种方式,采用双丝的焊接方式并采用两种方式的组合,开X型坡口,焊接顺序为钢打底

铜层

铌层

钛层

钢基层,铜层焊接是在钢侧打底焊之后进行,采用双丝CMT/脉冲MIG覆盖住钛/钢界面;钢铁研究总院的安同邦提出了一种以铜铌作为过渡层的钛/钢复合板焊接方法,该方法开X型坡口,且在钛侧留有平台,焊接顺序为铜过渡

铌层

钛层

钢层。焊接方法均采用钨极氩弧焊,装配后在坡口表面焊接一层铜过渡层,铌层焊接填满平台以下坡口,未全覆盖铜层,然后按顺
序完成其他层的焊接。
[0006]CN110238504B公开了一种钛合金与钢高强度扩散连接方法,该方法采用镍、铜、铌为复合中间层进行钛合金和钢的真空扩散连接,提高了钛合金与钢的连接强度。该专利所提出的扩散焊接工艺方法只适用于单一异种金属的焊接,无法用于钛/钢复合板的焊接。
[0007]综上所述,目前钛/钢复合板过渡层焊接可以分为单层过渡焊接和双层过渡焊接。单层过渡焊接时,无论是采用铜过渡层焊接,还是采用铌过渡层焊接,都容易在钛侧或钢侧中的一侧出现大量的脆硬的金属间化合物,引起接头力学性能的下降甚至裂纹产生。双层过渡焊接时,采用铜/铌双金属过渡焊接,钛侧焊接时的冶金性能得到了改善,但是,在装配后进行铜层的焊接时,电弧会因坡口的角度而产生偏离,导致坡口处钛覆层产生一定的熔化而向下流淌,使铜层中混入大量的钛元素,产生大量的脆硬金属间化合物。同时,在铜与钢进行焊接时,铜与钢的熔点相差较大,焊接时容易出现渗透裂纹,也会导致接头性能下降。
[0008]除了纵向的过渡形式外,钛/钢界面处的横向过渡也尤为重要,该处钛/钢复合板界面处金属存在熔化风险,已有方法都只是从纵向隔离钛和钢的角度出发,设计过渡层材料,但现有的方法未对“危险点
”‑‑
钛/钢复合板界面处进行保护,在焊接热源的影响下该处钛、铁极易相互扩散形成化合物层,且该处存在过渡层与母材之间的作用,元素混杂,十分容易形成脆硬的金属间化合物,这会大大降低接头的力学性能。整体隔离的方法,对坡口就行全面覆盖,虽然保护了界面区,但同时过渡层材料和钛、钢母材在钨极氩弧焊的较大热输入下大面积接触,同样带来冶金相容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钛/钢复合板过渡层焊接中“危险点”—钛/钢界面区的过度熔化和铜过渡层与钢之间的渗透裂纹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改进钛/钢复合过渡层材料设计和焊接工艺,提出对钛/钢界面处进行精准的(小范围)、有效的(低热输入)保护策略和对铜和钢之间进行隔离的措施。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11]待焊接试件装配之前,首先借助夹具将已开坡口试件的焊接面调整至平焊位置,采用CMT焊接方法堆焊纯铜熔覆层,熔覆层厚度1

3mm,宽度2

4mm,保证熔覆层覆盖钛/钢界面。
[0012]将待焊接试件进行装配,按自熔打底焊

钢基板焊接

镍过渡层焊接

铜过渡层焊接

铌过渡层焊接

钛过渡层焊接的顺序进行焊接。
[0013]首先采用TIG焊接方法进行钢基板的焊接。在完成焊接钢基板打底焊和填充焊之后,采用TIG焊接方法在钢打底焊表面焊接一薄层镍,镍层厚度1

2mm,保证镍过渡层焊后覆盖住钛/钢界面以下的钢基板。然后,使用纯铜焊丝采用CMT焊接方法摆动焊接纯铜过渡层,摆动频率1

10Hz,摆动幅度1

2mm,铜焊道边缘距钛覆板表面1

2mm。在焊接铌过渡层时,第一层使用小规范TIG焊接方法焊接薄层的铌避免铜层的过度熔化,第二层使用正常规范TIG焊接方法来焊接较厚的铌层进一步隔离铜元素。最后,使用纯钛焊丝采用TIG焊接方法焊接钛盖面层。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焊接钛/钢复合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钛/钢复合板三层中间过渡层,其特征在于,钛/钢界面处的过渡层为纯镍、纯铜和纯铌,在钛/钢界面横向使用铜作为过渡层进行焊接;所述的钛/钢复合板中的钛覆层厚度为1mm以上,钢覆层厚度为7mm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钛/钢复合板三层中间过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覆层为TA2钛覆层,所述的钢覆层为低碳钢覆层。3.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钛/钢复合板三层中间过渡层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焊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待焊接试件装配之前,首先借助夹具将已开坡口试件的焊接面调整至平焊位置,在试件的焊接面堆焊纯铜熔覆层,熔覆层厚度1

3mm,宽度2

4mm,保证熔覆层覆盖钛/钢界面;2)将待焊接试件进行装配,按自熔打底焊

钢基板焊接

镍过渡层焊接

铜过渡层焊接

铌过渡层焊接

钛过渡层焊接的顺序进行焊接;所述的镍过渡层焊接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在完成钢基板打底焊和填充焊之后,采用TIG焊接方法在钢打底焊表面焊接一层镍,镍层厚度为1

2mm,保证镍过渡层焊后覆盖住钛/钢界面以下的钢基板;所述的纯铜过渡层焊接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使用纯铜焊丝焊接纯铜过渡层,摆动频率为1

10Hz,摆动幅度为1

2mm,铜焊道边缘距钛覆板表面距离为1

2mm;所述的铌过渡层焊接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铌过渡层焊接是进行两层焊接,第一层采用TIG的焊接条件为:焊接电流为130

140A,焊接速度为2

3mm/s,送丝速度为5

6mm/s,焊接厚度小于等于1mm的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奉雅闫久春王佳骥陈伟付魁军于汉臣韩严法宋洺达傅博刘锦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