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923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炒锅,涉及炊事用具技术领域,包括炒锅本体和把手,炒锅本体包括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第一锅体与所述第二锅体形成心形,第一锅体远离第二锅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延伸部,第二锅体远离第一锅体一侧设置有第二延伸部,第一锅体与第二锅体相连接位置的一端设置有引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组合形成心形状,并在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的侧面设置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防止炒锅内的食物在快速颠勺翻炒时被甩出,节约粮食,且降低后期台面清洁的工作量;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相结合位置的一端设置引流部,将炒好的食物盛放到盛器中时,食物可以通过引流部排出,食物不会泼洒到盛器外面,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炒锅


[0001]本技术涉及炊事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炒锅。

技术介绍

[0002]炒锅是一种烹饪工具,在其侧面设置有把手以方便抛炒。目前,炒锅多是圆形圆底的形状,也有使用圆形平底的形状,但是,由于他们的边缘都是平滑状的,在快速颠勺翻炒时,非常容易将菜肴或炒饭(面)等食物甩到炒锅外面,造成食物的浪费和后期台面清洁的工作量;且在将炒好的食物盛放到碗或盘中时,也容易将食物泼洒到盛器外面,造成食物的浪费和后期台面清洁的工作量。为此,我们需要对现有炒锅结构进行重新设计,用于解决炒锅在快速颠勺翻炒时容易将食物甩出和盛放食物时容易将食物洒到盛器外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炒锅。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炒锅,包括炒锅本体和把手,所述把手固定安装在所述炒锅本体的一侧,所述炒锅本体包括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所述第一锅体一侧与所述第二锅体一侧固定连接且两者成为轴对称图形,所述第一锅体与所述第二锅体形成心形,所述第一锅体远离所述第二锅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锅体远离所述第一锅体一侧设置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锅体与所述第二锅体相连接位置的一端设置有引流部。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呈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均位于水平面的上方,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一延伸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均呈圆弧状。
[0008]优选地,所述引流部近似呈鸭嘴状。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锅体与所述第二锅体相连接位置的外侧形成锅底,所述锅底呈半圆球形。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锅体、第二锅体、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引流部采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型。
[0011]优选地,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一延伸部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连接或铆接固定连接或焊接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先将食材放入炒锅本体内,在快速颠勺翻炒时,炒锅本体上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可以阻止炒锅本体内的食物被甩出;当需要将炒好的食物盛放在盛器中时,通过炒锅本体上的引流部将炒锅本体内的食物排出至盛器中,引流部对于食物具有限位和引流的作用,防止食物从炒锅本体的边缘位置泼洒至盛器的外面。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采用将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组合形
成心形状的设计,并分别在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的侧面设置呈圆弧状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阻止炒锅内的食物在快速颠勺翻炒时被甩出,节约粮食,且降低后期台面清洁的工作量;(2)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相结合位置的一端设置引流部,且将引流部设置成鸭嘴状,在将炒好的食物盛放到盛器中时,食物可以通过引流部排出,由于引流部的限位与引流作用,食物不会泼洒到盛器外面,操作简单,达到节约粮食和降低后期台面清洁工作量的效果;(3)本炒锅生产制造简单,结构简单,清洗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炒锅本体;11、第一锅体;111、第一延伸部;12、第二锅体;121、第二延伸部;13、引流部;14、锅底;2、把手;3、锅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炒锅,包括炒锅本体1和把手2,把手2固定安装在炒锅本体1的一侧。炒锅本体1包括第一锅体11和第二锅体12,第一锅体11一侧与第二锅体12一侧固定连接且两者成为轴对称图形,第一锅体11与第二锅体12形成心形,心形的中心轴线为第一锅体11与第二锅体12的对称轴。第一锅体11远离第二锅体12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延伸部111,第二锅体12远离第一锅体11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延伸部121,第一锅体11与第二锅体12相连接位置的一端设置有引流部13,引流部13位于第一锅体11与第二锅体12的对称轴上。炒锅本体1与锅盖3搭配使用,满意日常烹饪需求。
[0022]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二延伸部121呈轴对称分布。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121均位于水平面的上方,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121对于第一锅体11和第二锅体12内的食物具有限制阻挡作用,防止第一锅体11和第二锅体12内的食物甩出至第一锅体11和第二锅体12的外面。把手2与第一延伸部111靠近中心的位置固定连接。
[0023]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延伸部111与第二延伸部121均呈圆弧状。圆弧状的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121与第一锅体11和第二锅体12完美衔接,保证第一锅体11和第二锅体12内的食物在快速颠勺翻炒时不会被甩出。
[0024]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引流部13近似呈鸭嘴状。鸭嘴状的引流部13具有引导作用,在将炒好的食物盛放进盛器中时,通过鸭嘴状的引流部13将第一锅体11和第二锅体12内的食物排出至盛器中,这样食物不会从第一锅体11和第二锅体12的边缘位置泼洒至盛器的外面,具有节约粮食和降低后期台面清洁工作量的优点。
[0025]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锅体11与第二锅体12相
连接位置的外侧形成锅底14,锅底14呈半圆球形。半圆球形锅底14与第一锅体11、第二锅体12、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121组合在一起近似形成立体心形状造型,使得本炒锅的内部空间足够大,且炒锅内的食物在快速颠勺翻炒时不会被甩出。
[0026]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锅体11、第二锅体12、第一延伸部111、第二延伸部121和引流部13采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型。炒锅制造时采用成熟的铸造工艺一体成型,生产成本低,且产品质量可靠。
[0027]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把手2与第一延伸部111通过螺栓与螺母可拆卸固定连接;把手2与第一延伸部111也可以通过铆接固定连接;把手2与第一延伸部111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0028]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使用时,先将食材放入炒锅本体1内,在快速颠勺翻炒时,炒锅本体1上的第一延伸部111和第二延伸部121可以阻止炒锅本体1内的食物被甩出;当需要将炒好的食物盛放在盛器中时,通过炒锅本体1上的引流部13将炒锅本体1内的食物排出至盛器中,引流部13对于食物具有限位和引流的作用,防止食物从炒锅本体1的边缘位置泼洒至盛器的外面。
[0029]以上仅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锅,包括炒锅本体和把手,所述把手固定安装在所述炒锅本体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本体包括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所述第一锅体一侧与所述第二锅体一侧固定连接且两者成为轴对称图形,所述第一锅体与所述第二锅体形成心形,所述第一锅体远离所述第二锅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锅体远离所述第一锅体一侧设置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锅体与所述第二锅体相连接位置的一端设置有引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呈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均位于水平面的上方,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一延伸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固定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