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端坐位的防压力性损伤病员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86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端坐位的防压力性损伤病员裤,在患者穿戴后,可以对骶尾部和髋部进行保护减压,避免在端坐位时对骶尾部和髋部皮肤造成过度压迫,以避免压力性损伤。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用于端坐位的防压力性损伤病员裤,包括裤体以及设于裤体上的骶尾部减压机构和髋部减压机构,所述骶尾部减压机构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骶尾部环垫,骶尾部环垫固定于裤体对应骶尾部位,骶尾部环垫中部形成用于骶尾骨粗隆部位落入的第一空腔;所述髋部减压机构包括两个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髋部环垫,两个髋部环垫分别固定于裤体对应左右髋骨部位,髋部环垫中部形成用于髋骨粗隆部位落入的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第二空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端坐位的防压力性损伤病员裤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衣物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端坐位的防压力性损伤病员裤。

技术介绍

[0002]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常需要采取端坐位,使膈肌位置相对下移,胸腔容积相对增大,肺活量增加,以缓解呼吸困难。采取端坐位时,患者的骶尾部位常会落在椅面或床面上,导致骶尾骨部位皮肤受到较大压力,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此外,患者的髋部也容易接触其它硬面而导致髋部皮肤发生压力性损伤。
[0003]目前临床上采用一些辅助性的减压工具以预防患者端坐位时易发的压力性损伤,例如采用软垫垫在患者尾骶骨下方,但采用辅助工具存在携带不便的缺陷,且每次端坐时需要花费时间、人力找取软垫等工具,且由于固定不牢容易发生掉落、丢失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端坐位的防压力性损伤病员裤,在患者穿戴后,可以对骶尾部和髋部进行保护减压,避免在端坐位时对骶尾部和髋部皮肤造成过度压迫,以避免压力性损伤。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端坐位的防压力性损伤病员裤,包括裤体以及设于裤体上的骶尾部减压机构和髋部减压机构,所述骶尾部减压机构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骶尾部环垫,骶尾部环垫固定于裤体对应骶尾部位,骶尾部环垫中部形成用于骶尾骨粗隆部位落入的第一空腔;所述髋部减压机构包括两个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髋部环垫,两个髋部环垫分别固定于裤体对应左右髋骨部位,髋部环垫中部形成用于髋骨粗隆部位落入的第二空腔。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端坐位的防压力性损伤病员裤,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穿戴裤体后,患者的骶尾骨粗隆处能够落在骶尾部环垫形成的第一空腔中,髋骨粗隆处能够落在髋部环垫形成的第二空腔中,使得骨粗隆维持悬空,避免与硬面接触,且骶尾部环垫和髋部环垫均由柔性材料制成,能够进一步降低硬面对上述部位的压迫,以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可能性。
[0009]优选的,裤体包括外松弛层和内束紧层,外松弛层和内束紧层在裤腰处一体化连接,内束紧层采用弹性面料,所述骶尾部环垫和髋部环垫均设于内束紧层内侧。通过内束紧层的收紧效果,能够更稳定地将骶尾部环垫固定在骶尾部,同时将髋部环垫固定在髋部,避免骶尾部环垫和髋部环垫因活动移位而失去减压效果。
[0010]优选的,第一空腔内外贯穿所述内束紧层,外松弛层对应所述第一空腔开设有骶尾观察口;第二空腔内外贯穿所述内束紧层,外松弛层对应所述第二空腔开设有髋部观察口。通过骶尾观察口和髋部观察口可以随时对骶尾部和髋部皮肤的受压情况进行观察,以
便在产生症状时及时采取措施。
[0011]优选的,骶尾观察口外周设有可向一侧掀开的第一遮布,所述第一遮布可完全覆盖骶尾观察口并与骶尾观察口外周的外松弛层表面粘贴连接;髋部观察口外周设有可向一侧掀开的第二遮布,所述第二遮布可完全覆盖髋部观察口并与髋部观察口外周的外松弛层表面粘贴连接。通过第一遮布和第二遮布可以将患者皮肤与外界环境隔离,保持卫生、隔离病菌的同时保护患者隐私,且可以方便地掀开观察皮肤受压情况。
[0012]优选的,骶尾部环垫和髋部环垫均采用气囊结构,气囊结构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可压缩性,受力分布更均匀,能够长久提供支撑和减压效果。
[0013]优选的,裤体为短裤,裤体的两个裤腿均配备有外接裤腿,外接裤腿与裤体的两个裤腿可拆卸连接。患者需外出活动时,直接连接上两个外接裤腿即可形成一条完整的裤子,无需脱裤更换裤子;此外,在外出活动中需要坐下休息时,裤体可以始终提供减压效果。
[0014]优选的,裤体的两个裤腿下端外表面均设有易粘部;所述外接裤腿可由侧边展开形成矩形片状结构,外接裤腿上端内表面设有第一胶粘部,第一胶粘部由外接裤腿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外接裤腿其中一侧内表面设有第二胶粘部,第二胶粘部由外接裤腿上端延伸至下端,第一胶粘部覆盖有第一离型纸,第二胶粘部覆盖有多个由上至下依次可分离连接的第二离型纸。
[0015]穿戴外接裤腿时,无需按照传统穿裤方式从足部向上套入,只需将外接裤腿上端的第一胶粘部黏在易粘部上,再将外接裤腿围绕腿部一周,使第二胶粘部粘在背面即可,无需患者配合做较大动作,穿脱更加简便;第二离型纸可以一张张依次撕下,使得第二胶粘部可以以一个方向逐渐贴在外接裤腿背面,保证贴合的整齐。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用于端坐位的防压力性损伤病员裤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施例中内束紧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施例的横剖面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施例中裤体连接外接裤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施例中外接裤腿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外松弛层;10、骶尾观察口;11、髋部观察口;12、第一遮布;13、第二遮布;14、易粘部;2、内束紧层;3、骶尾部环垫;30、第一空腔;4、髋部环垫;40、第二空腔;5、外接裤腿;51、第一胶粘部;510、第一离型纸;52、第二胶粘部;520、第二离型纸。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的用于端坐位的防压力性损伤病员裤,包括裤体以及设于裤体上的骶尾部减压机构和髋部减压机构,裤体包括外松弛层1和内束紧层2,外松弛层1和内束紧层2在裤腰处一体化连接,内束紧层2采用弹性面料。
[0024]骶尾部减压机构包括由乳胶海绵制成的骶尾部环垫3,骶尾部环垫3固定于裤体对应骶尾部位,骶尾部环垫3中部形成用于骶尾骨粗隆部位落入的第一空腔30;髋部减压机构包括两个由乳胶海绵制成的髋部环垫4,两个髋部环垫4分别固定于裤体对应左右髋骨部
位,髋部环垫4中部形成用于髋骨粗隆部位落入的第二空腔40,骶尾部环垫3和髋部环垫4均设于内束紧层2内侧,通过内束紧层2的收紧效果,骶尾部环垫3被稳定地贴紧固定在骶尾部,同时髋部环垫4被稳定地贴紧固定在髋部。
[0025]穿戴裤体后,患者的骶尾骨粗隆处能够落在骶尾部环垫3形成的第一空腔30中,髋骨粗隆处能够落在髋部环垫4形成的第二空腔40中,使得骨粗隆维持悬空,避免与硬面接触。
[0026]第一空腔30内外贯穿内束紧层2,外松弛层1对应第一空腔30开设有骶尾观察口10;第二空腔40也内外贯穿内束紧层2,外松弛层1对应第二空腔40开设有髋部观察口11。骶尾观察口10外周设有可向一侧掀开的第一遮布12,第一遮布12可完全覆盖骶尾观察口10并与骶尾观察口10外周的外松弛层1表面粘贴连接;髋部观察口11外周设有可向一侧掀开的第二遮布13,第二遮布13可完全覆盖髋部观察口11并与髋部观察口11外周的外松弛层1表面粘贴连接。
[0027]通过骶尾观察口10和髋部观察口11可以随时对骶尾部和髋部皮肤的受压情况进行观察;第一遮布12和第二遮布13可以分别将患者的骶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端坐位的防压力性损伤病员裤,其特征在于:包括裤体以及设于裤体上的骶尾部减压机构和髋部减压机构,所述骶尾部减压机构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骶尾部环垫(3),骶尾部环垫(3)固定于裤体对应骶尾部位,骶尾部环垫(3)中部形成用于骶尾骨粗隆部位落入的第一空腔(30);所述髋部减压机构包括两个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髋部环垫(4),两个髋部环垫(4)分别固定于裤体对应左右髋骨部位,髋部环垫(4)中部形成用于髋骨粗隆部位落入的第二空腔(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端坐位的防压力性损伤病员裤,其特征在于:所述裤体包括外松弛层(1)和内束紧层(2),外松弛层(1)和内束紧层(2)在裤腰处一体化连接,内束紧层(2)采用弹性面料,所述骶尾部环垫(3)和髋部环垫(4)均设于内束紧层(2)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端坐位的防压力性损伤病员裤,其特征在于:第一空腔(30)内外贯穿所述内束紧层(2),外松弛层(1)对应所述第一空腔(30)开设有骶尾观察口(10);第二空腔(40)内外贯穿所述内束紧层(2),外松弛层(1)对应所述第二空腔(40)开设有髋部观察口(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端坐位的防压力性损伤病员裤,其特征在于:骶尾观察口(10)外周设有可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笑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